-
公开(公告)号:CN11975668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72304.1
申请日:2025-03-07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希蒙电子国际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力感量校准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主机机架、大质量砝码组、砝码加卸载机构、局部示值错误砝码组、移动横梁、反向器、吊挂机构和力感量校准机构;主机机架为镂空的上下两层的结构,上下两层见设有中间有贯穿孔的隔板,且主机机架的下层设置有中间支撑平台;大质量砝码组能够沿着主机机架的下层上下移动;砝码加卸载机构设置在主机机架的下层的两侧;局部示值错误砝码组设置在中间支撑平台上;移动横梁设置在主机机架的上层;反向器设置在主机机架的上层;吊挂机构设置在主机机架的下层穿过隔板与反向器连接;力感量校准机构设置在隔板上;本申请通过以上的设置,解决大质量高精度称重设备的力感量校准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5965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111604386.3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非介入式扭矩传感器,适用于测量轴类结构的扭矩,包括左卡环,右卡环,连接部及应变片,左卡环和右卡环结构相同,底部均设置有凹槽,凹槽与待测轴相匹配,左卡环和右卡环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上部通过连接部连接,连接部呈片状结构,应变片黏结于连接部与左卡环和/或右卡环的连接处,且左卡环,右卡环及连接部一体成型。通过选用相同材质的连接部与其两端的卡环,使其一体成型制成,相较于螺纹连接的卡环与连接部,能够有效的避免通过螺纹连接造成系统的不重复性和系统溯源的可靠性,提高了整个扭矩测量系统的准确度。并且可以通过两个非介入式扭矩传感器相配合测量扭矩,解决了舰船上不可拆卸以及不可介入的轴系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44109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616520.1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L25/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力标准机测试空间调节装置,包括上吊挂上横梁、上吊挂连接柱、上吊挂下横梁、下吊挂上横梁、下吊挂连接柱和下吊挂上横梁。下吊挂下横梁固定连接下吊挂连接柱,下吊挂下横梁未与下吊挂连接柱连接的一端连接升降装置。下吊挂上横梁安装在下吊挂连接柱上,上吊挂上横梁和上吊挂下横梁通过上吊挂连接柱固定连接,上吊挂上横梁安装在杠杆横梁上。限位件安装在下吊挂连接柱上。通过下吊挂下横梁、下吊挂上横梁以及下吊挂连接柱的相对移动,根据本申请的各方面的力标准机测试空间调节装置可以在有限的环境高度条件下增加压力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的安装空间,使力标准机可以在有限空间内测试更多型号、尺寸的力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0104580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60043.0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级套筒式自动顶升装置,属于飞机称重设备的结构设计和应用领域。本发明主要由一级丝杆、二级丝杆、旋转筒体、一级导向筒、二级导向筒、外筒体、伺服动力装置和漫反射激光光电开关组成。一级丝杆为普通梯形丝杆。二级丝杆为套筒式丝杆。旋转筒体底部装有蜗轮。一级导向筒上端盖与一级丝杆固连,在一级丝杠上升的同时带动一级导向筒上升。一级导向筒底部装有一级活塞块,当一级导向筒升至最高时带动二级导向筒上升。二级导向筒内壁与一级导向筒通过一级活塞块滑动连接,外壁通过二级活塞块与外筒体滑动连接。本发明能够增强顶升装置的抗侧向力能力,能够满足飞机在姿态调整时的自动化、高精度化、安全性和高效率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68677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86583.3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希蒙电子国际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应变传感器用交流载波电路,该电路包括供电电路和交流载波电路,且交流载波电路接收供电电路的供电电压;交流载波电路包括电阻R5、反相器U5、全桥Q1、电容C12和电容C13;电阻R5一端与供电电路电连接,另一端与反相器U5的2脚电连接,反相器U5的5脚同时与供电电路和电容C12的一端电连接,反相器U5的4脚与全桥Q1的4脚和5脚电连接,全桥Q1的1脚和2脚短接后与电阻R5一端电连接,全桥Q1的3脚与电容C13的一端电连接;全桥Q1的7脚与传感器供桥激励正极电连接,全桥Q1的6脚与传感器供桥激励负极电连接。本申请采用交流载波电路,使传感器的信号以交流载波的方式输出,能够在后续电路中去除放大器偏移以及噪声和工频干扰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0783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260149.4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希蒙电子国际有限公司
IPC: G01L25/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卧式参考式扭矩标准机,采用了工作台、控制系统、扭矩加载单元和传感器双滚动轴承支撑机构,通过所述控制系统启动所述扭矩加载单元,对所述被校传感器施加扭矩,以所述标准扭矩传感器为参考,所述被校传感器进行扭矩测量或校准。其中,扭矩标准机采用了带有DS2401芯片的传感器作为标准传感器,实现仪表读取DS2401芯片识别码,查找与识别码对应的传感器系数和量程,防止因人为插错或选错通道造成的测量误差或设备损坏。利用了双滚动轴承作为标准传感器的支撑结构,大大减少了接触摩擦对扭矩值产生的影响,降低了成本高,控制方式简单,在标准传感器端采用这个双滚动轴承可以大大降低支撑结构和标准传感器间的摩擦。
-
公开(公告)号:CN112556922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1337510.X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L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自限位式螺栓模拟器,属于电气动扳子校准领域,本发明主要由壳体、扭矩传动杆、旋转扭矩传感器、旋转丝杠、旋转加力螺母、反向受力壳体、碟簧、弹簧和法兰底座组成。本发明在底座与旋转加力螺母之间串接一只弹簧的方式,能够解决过度松开的情况,满足校准使用需求。所述弹簧安装在受力壳体内,主要的作用是当旋转加力螺母卸载时,弹簧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旋转加力螺母与旋转丝杠完全脱开,影响下一次使用,进而进而满足电气动扳手校准时的自动化和高效率的要求。本发明有助于规范我国电气动扳手计量校准的可行性,促进我国电气动扳手计量校准行业的发展,为我国电气动扳手提供计量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975668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69312.0
申请日:2025-03-07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希蒙电子国际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连续加载的力感量校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该装置包括主机机架、砝码加卸载系统、砝码、反向器、移动横梁、力感量校准机构、吊挂机构和控制系统;通过砝码自动加卸载单元将设备常用测量点相应质量的砝码加载至被称重设备上;通过力感量校准机构产生与被校称重设备力感量相等的力值或等效质量值,并逐级加载至称重设备上,其中力感量校准机构根据电磁力定律,通过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流源输出合适的电流,电流通过线圈产生与被校称重设备力感量相匹配的电磁力,该电磁力作用于称重设备上,解决了传统方式往往采用砝码作为标准力源对不同的感量值需要更换多串不同规格的砝码才能实现且施加的力值/等效质量值只能是离散点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7118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15091.8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希蒙电子国际有限公司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负荷传感器的弹性体应变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应变柱;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分别位于应变柱的两端;应变柱为工字梁结构,应变柱包括腹板和两个翼缘板,腹板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连接,翼缘板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连接。本申请将应变柱设计为工字梁结构,大大提升其抗偏心载荷能力,对在上端面受到集中力作用的区域产生的局部变形起到约束作用,因为工字梁结构本身的特性,不平衡应力将会重新分布,腹板会产生相当大的拉力并阻碍挠度的增大,使得应变柱整体的受力更为合理和均衡,进而提高所设计的负荷传感器的抗偏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20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561129.X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自适应高精度数字测试系统设计方法及测试系统,属测力系统制造领域。本发明通过识别图像数据实现应变式力传感器身份图像的识别和系数的自动导入,采用图像定位三维空间下传感器坐标,结合传感器测试数据实现三维空间下物体的质量质心测量,结合红外非接触测温原理,能够实现非接触条件下传感器自动温度补偿标定,还能够为复杂环境下测力传感器的使用提供多点非接触温度补偿。本发明能够将硬件问题转化为软件计算问题,降低硬件系统复杂度,提高系统的电磁兼容性,且能够减少测试设备过多导致测试系统的局限性以及人工因素引入误差的不确定性,同时避免置入温度传感器引起弹性体受力不均匀造成的误差,提高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