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OS功率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93814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710678411.X

    申请日:2017-0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MOS功率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提供一第一掺杂类型重掺杂的衬底,并于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掺杂类型轻掺杂的外延层;于外延层内形成阱区;于阱区内形成环绕JFET区的源区,并于环绕源区的阱区内形成保护区;于定义的JFET区进行所述第一掺杂类型的掺杂,形成JFET掺杂区;于外延层表面形成栅结构,并于所述栅结构表面沉积表面钝化层;形成与栅结构电连接的栅金属电极,于源区表面形成源金属电极,于衬底的第二表面形成漏金属电极。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在常规平面栅MOSFET功率器件的JFET区域进行n型离子注入后,可以显著降低JFET区电阻,进而降低器件导通电阻;采用光刻胶代替常规的二氧化硅作为注入掩膜,大大降低工艺成本以及缩减工艺流程。

    一种MOS功率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93814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78411.X

    申请日:2017-0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MOS功率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提供一第一掺杂类型重掺杂的衬底,并于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掺杂类型轻掺杂的外延层;于外延层内形成阱区;于阱区内形成环绕JFET区的源区,并于环绕源区的阱区内形成保护区;于定义的JFET区进行所述第一掺杂类型的掺杂,形成JFET掺杂区;于外延层表面形成栅结构,并于所述栅结构表面沉积表面钝化层;形成与栅结构电连接的栅金属电极,于源区表面形成源金属电极,于衬底的第二表面形成漏金属电极。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在常规平面栅MOSFET功率器件的JFET区域进行n型离子注入后,可以显著降低JFET区电阻,进而降低器件导通电阻;采用光刻胶代替常规的二氧化硅作为注入掩膜,大大降低工艺成本以及缩减工艺流程。

    基于AlGaN/p-GaN沟道的增强型纵向功率器件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77445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1810217899.0

    申请日:2018-0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AlGaN/p‑GaN沟道的增强型纵向功率器件及制作方法,该器件包括层叠的GaN衬底、GaN漂移区、GaN阱区以及GaN外延层,所述GaN衬底、GaN漂移区、GaN阱区及GaN外延层的晶向为a轴竖直向上;栅沟槽,穿过n型导电的GaN外延层及p型导电的GaN阱区,并延伸至n型导电的GaN漂移区内;AlGaN层,形成于栅沟槽的底部及侧壁,AlGaN层与p型导电的GaN阱区形成AlGaN/p‑GaN异质结沟道;栅介质层;栅极金属层;接触槽,接触槽中填充有金属接触层,金属接触层与GaN阱区形成欧姆接触;上电极以及下电极。本发明可有效提高沟道电子迁移率,减小器件导通电阻,同时提高阈值电压实现增强型的器件结构。

    沟槽型MOSFET功率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64964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711410.0

    申请日:2017-0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沟槽型MOSFET功率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1)提供一衬底,于所述衬底的表面形成外延层;2)于所述外延层中刻蚀出环形沟槽;3)于所述环形沟槽内侧形成环形阱区,于所述环形阱区中形成源区和重掺杂区;4)依次形成栅介质层和栅极;5)形成钝化层;6)形成环形窗口,于所述环形窗口内形成源极欧姆接触层,于所述衬底底部表面形成漏极欧姆接触层;7)刻蚀出栅极窗口;8)分别制作栅极电极、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本发明通过把最高电场拉入器件体内,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电场强度太大导致器件被过早击穿的问题,从而提高器件可靠性,保证电路及设备安全,同时能帮助提高电能利用率以及实现电子电力装置的小型化。

    一种基于SOI-量子点异质结的红外探测器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59221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10602303.4

    申请日:2017-07-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OI‑量子点异质结的红外探测器制备方法,包括:1)提供SOI衬底,包括顶层硅、底层硅以及埋氧层;2)刻蚀顶层硅的边缘区域;3)在顶层硅表面两侧沉积金属接触材料,再经退火形成金属硅化物作为源区接触层和漏区接触层;4)沉积覆盖所述源区接触层和漏区接触层的源区金属电极和漏区金属电极,并在所述底层硅的表面沉积底栅金属电极;5)在所述顶层硅与源区接触层、漏区接触层的接触界面上进行离子注入与激活,形成P+区域和N+区域;6)在所述顶层硅表面形成量子点。本发明采用SOI作为衬底,并结合量子点制备获得红外探测器,使Si基红外探测系统具有寄生效应小、抗干扰、速度快、功耗低、集成度高、抗单粒子辐照能力强等优点。

    一种利用金属/氧化物双层掩膜结构刻蚀SiC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75196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480815.8

    申请日:2017-06-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0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金属/氧化物双层掩膜结构刻蚀SiC的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1)提供SiC外延片,在所述SiC外延片表面生长氧化物掩膜层;2)在所述SiC外延片待刻蚀区域的所述氧化物掩膜层表面形成光刻胶层;3)在所述氧化物掩膜层和所述光刻胶层表面形成金属掩膜层;4)去除所述光刻胶层以及所述光刻胶表面的金属掩膜层,形成刻蚀窗口;5)通过所述刻蚀窗口刻蚀所述氧化物掩膜层和SiC外延片至所需深度;6)去除剩余的所述金属掩膜层和所述氧化物掩膜层,获得SiC栅槽结构。本发明利用氧化物掩膜作为阻挡层,可以防止金属元素向SiC外延片以及衬底扩散,从而解决元素污染的问题。另外,该方法可以获得高刻蚀速率、各向异性高、刻蚀表面光滑没有残留物的栅槽结构。

    SiC器件栅介质层及SiC器件结构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27803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710737098.2

    申请日:2017-0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SiC器件栅介质层及SiC器件结构的制备方法,栅介质层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SiC基材,并将SiC基材置于ALD反应腔室中;将ALD反应腔室升温至适于后续所要形成的栅介质层生长的温度;采用ALD工艺于SiC基材表面形成栅介质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栅介质层在生长过程中,未消耗SiC外延片中的Si原子从而避免了栅介质薄膜与SiC界面处C族聚集的现象,提高了界面特性;本发明利用ALD技术形成栅介质层,热预算低,简化器件制备工艺过程;本发明的利用ALD技术形成的栅介质层临界击穿强度高,漏电小,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可大幅降低引入栅介质薄膜中的电场强度,避免栅介质击穿。

    基于界面钝化层的MOS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07829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710661954.0

    申请日:2017-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界面钝化层的MOS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包括:提供一重掺杂的衬底,并于衬底一表面上形成轻掺杂的外延层;于外延层内形成欧姆接触区;于外延层表面形成界面钝化层,并于界面钝化层表面形成栅结构,于结构表面形成表面钝化层,并于表面钝化层内形成第一窗口及第二窗口;制作栅极金属电极、第一欧姆接触电极及第二欧姆接触电极。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对MOS电容器的界面进行了优化,在栅介质层与外延层之间引入了界面钝化层,可消除MOS器件界面处不利的界面层,降低了界面密度和界面陷阱,制备方法简单,效果显著,提供了一种有效提高栅介质层与碳化硅界面特性的途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沟槽型MOSFET功率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64964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710711410.0

    申请日:2017-0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沟槽型MOSFET功率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1)提供一衬底,于所述衬底的表面形成外延层;2)于所述外延层中刻蚀出环形沟槽;3)于所述环形沟槽内侧形成环形阱区,于所述环形阱区中形成源区和重掺杂区;4)依次形成栅介质层和栅极;5)形成钝化层;6)形成环形窗口,于所述环形窗口内形成源极欧姆接触层,于所述衬底底部表面形成漏极欧姆接触层;7)刻蚀出栅极窗口;8)分别制作栅极电极、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本发明通过把最高电场拉入器件体内,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电场强度太大导致器件被过早击穿的问题,从而提高器件可靠性,保证电路及设备安全,同时能帮助提高电能利用率以及实现电子电力装置的小型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