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6935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292841.X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20/00 , G06Q50/26 , G06F119/08
Abstract: 一种基于SWAT模型和机器学习的流域产水产沙演进模拟方法。该方法在获取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包括可执行文件的SWAT模型和相应流域中水文站点在所需时间段内采集的水文数据后,采用SUFI2方法,基于所需时间段雅鲁藏布江流域中目标数据的实测值,对预先设定的各参数分为上、中、下游三个子区域分别进行调参,得到一组反映气候和下垫面空间异质性的参数。并通过机器学习建立三个子区域水沙与主要气候因子和下垫面因子之间的复杂关系,解决高寒流域水沙资料缺少导致机理不明晰的问题。本发明能充分考虑流域中不同区域的空间异质性,结合机器学习分析流域水沙变化机理,为流域水沙资源管理和预测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64640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505668.7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E02B1/02
Abstract: 一种基于整流栅的水槽分层加沙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含实验水槽、整流格栅(21)、配沙池(31)、加沙管路(41)、加沙控制模块(51);实验水槽根据工况水沙需求提供所需具有坡降的单向恒定流;整流格栅(21)用于减少实验水槽入口来流中的大尺度涡旋,并为加沙系统提供载体;配沙池(31)包括分层搅拌模块和泵送模块,用于根据工况水沙需求提供所需浓度和级配的含沙水流组合;加沙管路(41)依附于整流格栅(21),用于连接配沙池(31)和水槽系统;加沙控制模块(51)用于控制配沙池(31)的泵送部分,提供工况需要的水沙过程序列。
-
公开(公告)号:CN11754226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785803.8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9B2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展示惯性对于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的惯性投球科普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导轨和模型驱动装置;飞机模型;投球装置,投球装置包括投球管道、第一投球挡板、第二投球挡板、投球转轴和投球驱动装置;装填装置,装填装置包括装填管道、第一装填挡板、第二装填挡板、装填转轴和装填驱动装置;目标指示检测装置,支架上设有位于导轨下方的落球槽;回球轨道;抬升回球装置。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展示惯性对于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的惯性投球科普装置具有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28842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78916.9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一种针对柔性植物运动与水流耦合的同步测量方法及系统,所述系统包含实验水槽、运动测量装置、水流测量装置、同步控制单元和分析装置;实验水槽用于根据解析实验需求获得的实验参数向柔性植物模型提供具有坡度的单向稳定均匀流;运动测量装置用于检测柔性植物模型在单向稳定均匀流作用下的三维运动及运动轨迹;水流测量装置用于捕捉实验水槽内预设区域的二维平面水流参数;同步控制单元分别与运动测量装置和水流测量装置相连,用于同步控制运动测量装置和水流测量装置的数据采集时间;分析装置用于根据三维运动及运动轨迹和二维平面水流参数的时间相关性分析获得柔性植物运动与水流耦合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5601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1910132036.8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清华大学
IPC: G02B26/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状变形镜及使用方法,属于光学器件技术领域,所述管状变形镜包括基底层和压电层,且基底层和压电层均呈管状,所述基底层的内表面镀有光学反射膜,且其外表面与压电层的内表面光学粘接,所述压电层的内表面整体镀有第一电极形成变形镜的地电极,且其外表面镀有多个第二电极形成变形镜的驱动器,本发明将基底层和压电层设置呈管状,适用于对环形光束进行波前校正,结构新颖,同时,借助入射环形劈板、出射环形劈板增大环形光束入射至管状变形镜内表面的入射角,增大环形光束与管状变形镜的作用区域,有利于管状变形镜在作用区域设置更多的驱动器,增强变形镜的校正能力,实现更好的波前校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731800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710271505.5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IPC: G01J1/42
Abstract: 一种光强分布的检测系统,包括一设置于生长基底表面的碳纳米管阵列,一冷却装置、一反射镜和一成像元件。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生长基底与所述成像元件之间,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冷却所述生长基底使所述生长基底与所述碳纳米管阵列的接触表面维持恒温。所述反射镜与碳纳米管阵列间隔设置,且所述碳纳米管阵列设置于反射镜与基底之间。所述成像元件与所述冷却装置间隔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654838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510431310.3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受激拉曼散射的激光脉冲尖峰抑制方法及装置,以滤除激光脉冲中的脉冲尖峰。该方法包括:S1、将激光脉冲耦合进拉曼介质,使所述激光脉冲中的脉冲尖峰发生受激拉曼散射;S2、对所述拉曼介质输出的激光脉冲进行滤波,将发生受激拉曼散射的脉冲尖峰滤除。本发明使激光脉冲中的脉冲尖峰发生受激拉曼散射,脉冲尖峰因发生受激拉曼散射而波长红移,因此脉冲尖峰和主光脉冲具有了不同的波长。然后根据波长的不同,对经过拉曼介质的激光脉冲进行滤波,将脉冲尖峰滤除,从而得到主光脉冲。由于本发明的脉冲尖峰抑制方法不需要改变激光器或放大器本身的性能,实施过程简单、方便,而且成本较低,因此具有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1665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448536.4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2F11/00 , C02F11/12 , C02F11/122 , C04B33/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染底泥修复技术领域的一种底泥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来自疏浚区域的底泥造粒成型并烧制成陶粒;S2,将所述陶粒回填至所述疏浚区域。该方法将被污染的底泥陶粒化后回填至原疏浚区域,无需大规模占用土地,有效解决了疏浚底泥的出路问题;同时由于采用原区域疏浚的底泥,避免了引入外来材料造成的污染问题。另外,该方法通过增强床面稳定性、清晰泥水界面、改变底泥中溶氧垂向分布、减少底泥释放通量等,解决了底泥内源污染问题,为河湖生态治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665483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431310.3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受激拉曼散射的激光脉冲尖峰抑制方法及装置,以滤除激光脉冲中的脉冲尖峰。该方法包括:S1、将激光脉冲耦合进拉曼介质,使所述激光脉冲中的脉冲尖峰发生受激拉曼散射;S2、对所述拉曼介质输出的激光脉冲进行滤波,将发生受激拉曼散射的脉冲尖峰滤除。本发明使激光脉冲中的脉冲尖峰发生受激拉曼散射,脉冲尖峰因发生受激拉曼散射而波长红移,因此脉冲尖峰和主光脉冲具有了不同的波长。然后根据波长的不同,对经过拉曼介质的激光脉冲进行滤波,将脉冲尖峰滤除,从而得到主光脉冲。由于本发明的脉冲尖峰抑制方法不需要改变激光器或放大器本身的性能,实施过程简单、方便,而且成本较低,因此具有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47212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310698401.4
申请日:2013-12-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实现激光振荡器模式补偿的寻址泵浦,包括:可寻址泵浦阵列;激光振荡器,激光振荡器的输入端与可寻址泵浦阵列的输出端相对;CCD探测器;分光镜,分光镜与激光振荡器的输出端相对,分光镜将激光振荡器发出的部分激光分配给CCD探测器;以及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CCD探测器和可寻址泵浦阵列相连,控制器根据CCD探测器接收到的激光计算出激光的波前阵面的光强分布情况,控制可寻址泵浦阵列在激光较强的部位提供低光强的泵浦光,激光较弱的部位提供高光强的泵浦光。根据本发明的可实现激光振荡器模式补偿的寻址泵浦,激光系统可以做到实时探测,实时反馈激光阵面分布情况,大大改善高功率输出激光的模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