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5601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1910132036.8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清华大学
IPC: G02B26/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状变形镜及使用方法,属于光学器件技术领域,所述管状变形镜包括基底层和压电层,且基底层和压电层均呈管状,所述基底层的内表面镀有光学反射膜,且其外表面与压电层的内表面光学粘接,所述压电层的内表面整体镀有第一电极形成变形镜的地电极,且其外表面镀有多个第二电极形成变形镜的驱动器,本发明将基底层和压电层设置呈管状,适用于对环形光束进行波前校正,结构新颖,同时,借助入射环形劈板、出射环形劈板增大环形光束入射至管状变形镜内表面的入射角,增大环形光束与管状变形镜的作用区域,有利于管状变形镜在作用区域设置更多的驱动器,增强变形镜的校正能力,实现更好的波前校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65601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910132036.8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清华大学
IPC: G02B26/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状变形镜及使用方法,属于光学器件技术领域,所述管状变形镜包括基底层和压电层,且基底层和压电层均呈管状,所述基底层的内表面镀有光学反射膜,且其外表面与压电层的内表面光学粘接,所述压电层的内表面整体镀有第一电极形成变形镜的地电极,且其外表面镀有多个第二电极形成变形镜的驱动器,本发明将基底层和压电层设置呈管状,适用于对环形光束进行波前校正,结构新颖,同时,借助入射环形劈板、出射环形劈板增大环形光束入射至管状变形镜内表面的入射角,增大环形光束与管状变形镜的作用区域,有利于管状变形镜在作用区域设置更多的驱动器,增强变形镜的校正能力,实现更好的波前校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554096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1910956061.8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声发射信号处理装置及光学元件损伤检测系统,通过将传感器设置到待测光学元件上,并将获取到的待测光学元件所产生的声发射信号传输给声发射信号处理装置;声发射信号处理装置进行信号放大、滤波、转换为数字信号、提取出声发射信号的特征参数后,将特征参数输送给计算机系统,以供计算机系统基于特征参数确定出待测光学元件的损伤类型和损伤程度。相较于相关技术而言,声发射信号检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检测结果可以直接由计算机系统确定出来,不需要用户进行人工观察,检测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05294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710149292.9
申请日:2017-03-1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代万俊 , 杨英 , 薛峤 , 陈良明 , 胡东霞 , 袁强 , 张鑫 , 王德恩 , 赵军普 , 张晓璐 , 曾发 , 王深圳 , 张崑 , 周维 , 朱启华 , 郑奎兴 , 粟敬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压电陶瓷驱动器的变形抛光盘,属于非球面镜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的多个压电陶瓷驱动器和位于压电陶瓷驱动器上方的基盘,还包括多个弹性片,所述弹性片沿其径向安装于底座上表面,且其与压电陶瓷驱动器一对一设置,所述压电陶瓷驱动器沿其轴向安装于底座上表面,且其一端指向底座中心,所述弹性片与压电陶瓷驱动器指向底座中心的一端相抵,压电陶瓷驱动器对弹性片施加挤压力后,弹性片会产生沿其轴向的伸缩量,以改变基盘的面形,本发明增加了抛光盘的径厚比,结构紧凑,显著提高抛光盘在自转时的稳定性以及与工件的吻合性,成本低,有助于延长压电陶瓷驱动器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798710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111222383.3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导光臂的开合关节结构,包括:导光关节,其通过两个用于对接导光臂的密封壳活动连接而成;所述导光关节内部设置有定位球和连接杆;所述定位球后端分别抵靠在两个密封壳相交面内壁上;所述连接杆后端可转动设置在导光关节下端;所述连接杆中部滑动穿设在定位球中;所述连接杆前端固定设置有反射镜;所述反射镜与定位球之间固定设置有压缩弹簧。本发明提供的导光关节开合结构可以实现激光导光臂反射镜角度的高精度、高效调节,保障导光臂内激光的高指向精度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709281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347407.7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2B26/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旋转双光楔的光束偏折装置,属于光学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光楔固定单元、旋转驱动单元及平移驱动单元,光楔固定单元用于夹持并固定光楔,双光楔包括同光轴的第一光楔以及第二光楔,光楔固定单元设有2个,分别用于夹持并固定第一光楔以及第二光楔,旋转驱动单元分别与2个光楔固定单元传动连接,旋转驱动单元位于双光楔的光轴上,并带动第一光楔与第二光楔同步旋转,平移驱动单元与其一光楔固定单元传动连接,用于改变第一光楔与第二光楔的间距,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旋转双光楔系统结构庞大、因长时间使用导致旋转精度下降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196325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810192861.2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2B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激光系统杂散光吸收能量密度的装置及方法,属于高功率激光技术领域,包括基座、透明熔石英玻璃吸收片和黑色中性玻璃吸收片,所述透明熔石英玻璃吸收片和黑色中性玻璃吸收片均呈倾斜式设于基座内部,且两者均设有多个,本发明将透明熔石英玻璃吸收片与黑色中性玻璃吸收片相结合,在保证杂散光强度透射率低于杂散光强度的10%的前提下,优化出杂散光入射至透明熔石英玻璃吸收片的入射角,同时,优化透明熔石英玻璃吸收片的安装角度,促使杂散光在相邻的透明熔石英玻璃吸收片之间反射3次以上,实现杂散光分级多次吸收,提高激光系统杂散光吸收能量密度至50J/cm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861216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0938421.2
申请日:2017-10-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2B7/18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7/18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固定镜架,镜架由反射镜框、反射镜、镜座和压板等零件组成。反射镜框安装在镜座顶部,镜座顶部平面法线与镜座圆筒轴线呈一定倾角,沿顶部平面法线开设有圆柱孔与镜框圆柱面连接定位,镜框可沿镜座顶部圆柱孔轴线转动,从而实现镜框俯仰角度调节,调节到位后通过螺钉锁紧。镜座连同锁紧后的镜框可绕镜座圆筒轴线旋转,实现镜片的方位调节。镜座底部设置的压板可绕镜座圆筒轴线转动,压板上开设有长条孔,因此可进行前后及左右平移操作,实现四维调节。该镜架结构不含弹性元件,结构简单体积小巧、调节方便且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677300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213021.5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3/105 ,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天文望远镜的tip‑tilt校正系统及校正方法,属于光学工程技术领域,所述校正系统包括第一平移台、第二平移台、快反镜、第二全反镜和CCD传感器,所述第一平移台上设有同光轴的第一全反镜和反射镜,所述第二平移台上设有中心带孔且位于观测星焦点的取样镜,所述快反镜位于第二平移台的上方,所述第二全反镜位于第二平移台的下方,所述CCD传感器与快反镜通讯连接,本发明存在两条相互独立的伴星取样光路,灵活度高,且只需一个CCD传感器便可以兼顾采集两条伴星取样光路的光能信息,便于快反镜进行tip‑tilt校正,提高成像分辨率,同时,天文望远镜的卡焦焦点位置不变,避免影响其它探测设备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75538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20249.9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2B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合式导光臂关节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导光臂关节的基本结构,之后建立其等效二维平面理论分析模型,给定初始结构参数,进行特殊结构的参数设计,最后利用导光臂关节三维模型进行开合式导光臂关节的激光传输指向误差分析。本发明针对开合式导光臂关节的设计方法,在完成结构参数的设计后,结合具体结构参数与关节的系统内误差,对开合式导光臂关节的指向误差进行分析,实现了包含结构设计与误差分析的开合式导光臂关节系统性设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