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l-Zn-Mg-Cu系铝合金板的弯曲蠕变时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40875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074584.2

    申请日:2013-0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Al-Zn-Mg-Cu系铝合金板的弯曲蠕变时效方法,在保证成形的同时获得优于传统人工时效的材料性能,并有效地控制成形件的残余应力在50MPa以内。包括下述工艺步骤:(1)固溶淬火,在温度465℃~490℃下保温1h~4h,出炉后立即水淬;(2)弯曲加载,弯曲半径为800mm~5000mm;(3)蠕变时效,第一级制度为:100℃~140℃保温4h~7h,第二级制度为:150℃~190℃保温2h~24h;(4)卸载回弹,得到弯曲半径范围为1200mm~8000mm的成形件。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工件在成形的同时获得了可以比同厚度Al-Zn-Mg-Cu系铝合金板经传统双级人工时效制度处理后的屈服强度提高15%~20%,抗拉强度提高10%~15%,伸长率提高70%~100%,降低了合金板材残余应力。

    一种用于Al-Cu-Mg系合金板材的蠕变时效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22035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074621.X

    申请日:2013-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Cu-Mg系合金板材的蠕变时效成形方法,主要用于减弱Al-Cu-Mg系合金板材蠕变时效各向异性,改善合金性能的热处理方法。采用490~505℃固溶30min~70min后水淬,淬火后板材进行2-10%的预变形处理,随后进行蠕变时效,其中蠕变温度选取150℃~200℃,蠕变时间为0~12h,蠕变应力为150MPa~300MPa。预变形处理时间控制在4h以内。利用本发明处理Al-Cu-Mg系合金,可以通过调控合金蠕变时效强化相的析出,提高合金板材的力学性能,降低板材的各向异性程度。采用本发明处理Al-Cu-Mg合金,与常规热处理相比,室温拉伸强度至少提高10%,各向异性至少降低10%。该工艺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相比运用微合金化改善合金微观组织成分,节约成本,且易于在工业生产中实现。综合效益明显高于已报道的处理方法。

    一种用于Al-Cu-Mg系合金板材的蠕变时效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22035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074621.X

    申请日:2013-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Cu-Mg系合金板材的蠕变时效成形方法,主要用于减弱Al-Cu-Mg系合金板材蠕变时效各向异性,改善合金性能的热处理方法。采用490~505℃固溶30min~70min后水淬,淬火后板材进行2-10%的预变形处理,随后进行蠕变时效,其中蠕变温度选取150℃~200℃,蠕变时间为0~12h,蠕变应力为150MPa~300MPa。预变形处理时间控制在4h以内。利用本发明处理Al-Cu-Mg系合金,可以通过调控合金蠕变时效强化相的析出,提高合金板材的力学性能,降低板材的各向异性程度。采用本发明处理Al-Cu-Mg合金,与常规热处理相比,室温拉伸强度至少提高10%,各向异性至少降低10%。该工艺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相比运用微合金化改善合金微观组织成分,节约成本,且易于在工业生产中实现。综合效益明显高于已报道的处理方法。

    评价铝合金材料抗腐蚀性能的水浸式超声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511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0951653.8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评价铝合金材料抗腐蚀性能的水浸式超声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采用水浸式超声波技术对铝合金腐蚀试验样品整体进行扫描获得C扫描图,然后通过C扫描图对试样的腐蚀等级直接进行量化评定,对腐蚀深度最大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在对腐蚀深度最大位置进行解剖和使用金相显微分析法进行观察测量获得最大晶间腐蚀深度数值;通过超声波C扫描数据快速、准确地统计腐蚀试样的抗晶间腐蚀性能。本发明是一种准确、经济、便捷和能够量化评价晶间腐蚀性能的方法,其工程应用对铝加工行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种搅拌摩擦焊接装置及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1861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56162.6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接领域,具体是一种搅拌摩擦焊接装置及方法,其包括搅拌头和TIG焊枪,搅拌头和TIG焊枪存在间距,TIG焊枪通过连接装置安装在搅拌头的行进方向上,TIG焊枪的行进方向与搅拌头的行进方向相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精准去除合金焊件表面氧化膜,能够有效促进金属塑性流动性,消除焊缝内部隧道孔洞、微孔洞及“S”线等缺陷,能够使焊缝组织分布更均匀,能够有效减少搅拌头磨损,能够有效提高接头室温拉伸性能、冲击韧性、耐腐蚀性能及抗疲劳性能。

    一种6×××系铝合金时效热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680193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10154912.7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叶凌英 柯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6×××系铝合金材料时效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经过固溶或在线淬火处理后的铝合金在时效炉中加热至180‑250℃,保温0‑4h后,以5‑80℃/h的速度冷却至不高于160℃后出炉,然后冷却至室温即可。与传统的时效热处理相比,本发明在时效热处理时只经过短暂的保温,甚至不经过保温,直接冷却,可以有效降低电耗和天然气耗,降低时效的综合成本,并达到节省设备运行时间、减少设备磨损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一种2050铝锂合金细晶板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34909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342093.6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F1/0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050铝锂合金细晶板材的制备方法,步骤为:先在450~550℃下进行固溶,水淬;之后在室温下进行轧制预变形,总预变形量为35~55%;再在350~450℃下进行24~60h过时效处理;之后在150~250℃下保温1~3h后将板材进行轧制变形,总变形量为80~96%,道次变形量为10~30%;最后在盐浴炉中进行再结晶退火,条件450~550℃/1~60min。本发明采用大变形量轧制预变形,将过时效与中间退火相结合,在低温塑性差的铝锂合金中实现了92%的低温轧制变形,充分保留合金的变形储能的同时有效抑制板材开裂,实现晶粒细化,制备出晶粒尺寸为8~10μm无开裂的2050合金板材。

    一种抑制DC铸造铝合金铸锭宏观偏析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5762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18842.0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DC铸造铝合金铸锭宏观偏析的方法及装置,其工艺为:将电磁搅拌器设于结晶器正上方,铸造时,调整电磁搅拌器的磁力线与液穴斜边的夹角а≥90°,直至DC铸造过程结束。本发明电磁搅拌器在铝合金熔体中形成的附加流场,可削弱或消除结晶器内铝合金熔体热对流引起的铝合金熔体流场,促进结晶器内铝合金熔体和液穴凝固前沿溶质原子的均匀分布,抑制铝合金铸锭宏观偏析,同时减小液穴凝固前沿斜率以及液穴深度,促进液穴中铝合金熔体温度场均匀,以此显著提高超大规格铝合金铸锭后续加工产品组织和性能均匀性。与现有技术相比,铸锭合金元素相对宏观偏析可由10~17%降至5%以内,解决了DC铸造超大规格铝合金铸锭及其后续加工产品组织和性能均匀性差的问题,适于工业化应用。

    一种增加铝合金棒材残余压应力的工艺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7674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62696.1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加铝合金棒材残余压应力的工艺方法及应用,包括:将铝合金棒材固溶处理后淬火、拉拔;拉拔的累计变形量不高于15%。本发明提出一种增加铝合金棒材残余压应力的工艺方法,采用拉拔加工方法对铝合金挤压毛坯进行预拉伸,其内部应力状态会发生变化并重新分布。选择小变形量拉拔,使拉拔仅在棒材表面发生塑性变形,让棒材表层的收缩受到内部的限制,从而在轴向上棒材表面层为残余压应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