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20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11979.0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等截面隧道斜交挑顶方法。等截面隧道相交位置采用异型拱架,每榀异形拱架根据与线路相交不同的角度,其结构形式均不同,同时通过斜撑和门架的设置保证斜交位置的结构稳定。本发明作为斜交等截面隧道挑顶支护结构,有效解决了等截面隧道斜交位置初期支护施工的问题,提高了施工质量,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60095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074401.1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基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水固结联合振冲碎石桩处理围堰纳泥过渡区的方法。包括:土石围堰与纳泥区界面勘测;施工准备;纳泥区电渗排水固结;泥石交界面及纳泥区振冲处理;整平碾压;质量检测。本发明通过精确的地质勘测和个性化的施工参数设置,结合电渗排水固结和振冲处理两种技术,有效地解决围堰纳泥过渡区地基处理中的难题,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为海上陆域吹填工程提供可靠的地基处理方案。本发明可以显著解决过渡区地基处理过程中刚性过渡不佳的难题,且减小后期不均匀沉降。
-
公开(公告)号:CN11849868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10241.3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脚手架连接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抛撑、抛撑固定套筒和定位架,所述抛撑的底部插入抛撑固定套筒的内部并与抛撑固定套筒活动连接,所述抛撑固定套筒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与定位架配合使用的活动杆,所述定位架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角度限位弧槽,所述定位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安装组件,所述抛撑固定套筒的左侧连通有定位组件,所述角度限位弧槽内壁内侧的两侧均开设有四十五度孔和六十度孔。本发明通过设置四十五度、六十度孔,使抛撑能够快速的进行对应角度倾斜度定位,解决抛撑在搭建过程中人工手动调节抛撑倾斜度,需要长时间校准问题,提升脚手架搭建时的进度;抛撑搭建时定位快速精准,增加脚手架整体搭设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23465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49320.3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压旋喷联合引孔强夯置换处理特殊地质的方法,涉及地基处理施工技术领域。包括S1、地质勘测;S2、施工准备;S3、高压旋喷施工;S4、引孔强夯置换;S5、普夯;S6、整平碾压;S7、质量检测。本发明通过高压旋喷对下卧淤泥层进行固化,再采用错位引孔强夯置换对上覆盖层级衔接处进行加固处理,即可以对下层软弱地基进行固化,又可以对衔接层有效衔接过渡。可以显著解决常规地基处理工艺无法达到设计使用要求的难题,且具有加固深度深、刚性过渡好、施工效率高、沉降均匀、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可以显著提高地基承载力,有效控制海上人工岛此种复杂地质不均匀沉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5724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695042.5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填海陆上软基处理施工技术领域。一种通过碎石扩径桩快速构筑复合地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淤泥覆盖层厚度探测;S2、施工准备;S3、淤泥覆盖层碎石桩施工;S4、打设锥尖预制桩、扩径碎石桩;S5、填筑排水垫层;S6、分级压载、碾压;S7、后期沉降、排水监测。本发明在不排水抗剪强度较低的软土中,通过预制桩阶段性补强,充分发挥复合地基承载力增长和排水减压地基处理效果双方面优势,保证了上部施工设备作业空间,对比常规的真空预压地基处理方式,能够缩减工期约70%,又能保证碎石桩排水减压地基处理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碎石桩桩体和周围土体强度,为快速恢复陆域交通和上部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创造了有利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4417488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210316047.3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铁路深埋软岩大变形隧道地应力场反演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反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布设多个围岩应力监测点;步骤二:监测各个围岩应力监测点的围岩应力值;步骤三:分析各个围岩应力监测点围岩压力的变化;步骤四:根据三个围岩应力监测点的应力值和围岩应力监测点坐标建立地应力函数表达式;步骤五:将各个围岩应力监测点的围岩压力值带入地应力函数中,计算各个围岩应力监测点的围岩应力;步骤六:比较各个围岩应力监测点的地应力函数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大小,地应力函数计算值与实测值高度相似。本方法采用地应力函数形式简洁明了,计算量小,在局部区域内具有较高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41764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22291.0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06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软岩隧道沉降量的计算方法,涉及铁路隧道施工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软岩隧道沉降量计算的可能影响因子;建立软岩隧道实测隧道沉降的数据库;确定影响隧道沉降计算的关键影响因子;确定软岩隧道沉降量最大值的表达式。本发明提出影响隧道预留沉降量的围岩强度Rb、围岩裂隙间距J、地下水水量L、变形等级S、隧道开挖跨度B、拱架材料惯性矩I 6个关键影响因子,这6个影响因子对软岩隧道沉降量的单因素影响规律与实际工程相符。本发明可计算软岩隧道未开挖地段的预留沉降量。减少因材料超耗造成的成本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3882421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18983.5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行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上风力发电重力式基础及安装方法。重力式基础的中心为中立柱,中立柱内开设有多个贯穿中立柱的升浆预留通道,中立柱中部以下外接八角形箱体,八角形箱体包括底板、箱体外壁和将八角形箱体分隔成若干个辐射状隔舱的箱体隔板,箱体隔板一侧与中立柱外壁连接,箱体隔板另一侧与箱体外壁连接,箱体隔板底部与底板之间留有空隙作为穿水孔,箱体外壁的下部安装有多个进水阀门,重力式基础的底部设有基础扩展趾。本发明使用基床升浆工艺,将重力式基础与块石基床连接成整体,并将块石基床的缝隙使用水泥砂浆填充密实,与护趾棱体共同作用,保证基床稳定,防止海浪掏刷,不发生沉降。
-
公开(公告)号:CN119754296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37473.1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宏鹏 , 霍阳 , 杨润来 , 徐宾宾 , 黄渝清 , 曲中宇 , 曾晰 , 王月婧 , 王晓姝 , 陈兆海 , 张亮 , 程玮 , 罗益 , 杨晨辉 , 郭文静 , 唐志远 , 郑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陆上纳泥区预处理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泥区预埋竖向排水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填筑围堰,形成纳泥区;制作竖向排水装置;疏浚吹填前埋设竖向排水装置;进行吹填作业;吹填完成后在纳泥区埋设含水率监测装置;疏浚土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开挖倒运;重复利用竖向排水装置,进行下一次疏浚吹填施工。本发明可快速将下层疏浚土中的水分有效排出,降低了疏浚土的含水率,改变疏浚土的物理状态,同时本方法可重复利用排水装置,无需多次打设排水通道。缩短疏浚土晾晒时间的同时,节省工程造价,节能环保,有效解决了下层疏浚土含水率过高、运输倒运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251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322783.3
申请日:2025-03-19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预留洞补修模板使用方法,包括模板本体和基座,基座的顶部通过轴销活动连接有螺套,螺套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架,调节架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板。本发明通过设置螺套,旋转螺套带动模板本体靠近预留洞的楼板,接着使用者将混凝土注入预留洞内部,接着使用者便可旋转模板本体,使模板本体带动刮条来将混凝土不够平整的部分刮平,并启动液压杆带动模板本体向上挤压,将预留洞覆盖,解决了模板的固定较为麻烦,无法便捷将模板进行固定,同时在将混凝土填充到预留洞内后,需要使用者手持刮铲将填充的混凝土抹匀才能够将模板贴合在预留洞处,降低了预留洞处理效率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