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40713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0984955.X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Inventor: 何水龙 , 李东海 , 吴星 , 邓益民 , 李贝 , 谭荣彬 , 陈善彪 , 施佳能 , 申富强 , 王伟 , 全勇 , 廖有 , 张释天 , 韦尚军 , 高飞 , 徐源俊 , 莫号一 , 石胜文 , 陈锦辉 , 何万嘉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N3/00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1/08 , G06F119/02 , G06F119/04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疲劳耐久性的商用车驾驶室轻量化方法,主要由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模型的建立及验证、虚拟迭代、疲劳仿真分析、轻量化设计与验证组成。本发明综合了样车耐久性道路试验、有限元疲劳仿真和物理台架试验三种疲劳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为今后汽车系统级耐久性和轻量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5548391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0984991.6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nventor: 韦尚军 , 吴星 , 邓益民 , 李贝 , 丘云燕 , 施佳能 , 廖有 , 徐源俊 , 陈立创 , 何志忠 , 朱恩洲 , 冯艺 , 岑霁霖 , 何万嘉 , 杨永杰 , 李东海 , 李霄 , 李林 , 杨磊光 , 石胜文
IPC: H01M8/04858 , H01M8/04992 , H01M8/045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输出功率校准的标定方法,包括采用如下设备:标定设备、整车控制器、燃料电池系统总成、用电设备、功率分析设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总成功率输出测试标定方法,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对燃料电池输出功率进行校准,为燃料电池功率分配的准确性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47685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1033655.X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Inventor: 李霄 , 何水龙 , 邓益民 , 杨磊光 , 陈善彪 , 施佳能 , 吴星 , 谭荣彬 , 张宁 , 徐富水 , 盘佳狄 , 玉达泳 , 石胜文 , 申富强 , 张海峰 , 李贝 , 宁胜花 , 廖有
IPC: B60W30/19 , B60W40/00 , B60W40/06 , B60W40/105 , B60W50/14 , G06V20/56 , G06V10/762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然驾驶数据控制换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行驶车辆所在道路指定范围内公路信息,公路信息包括公路类型、车道类型;根据公路信息生成路网信息,从燃油经济性最佳驾驶数据集中动态匹配最佳驾驶行为,生成换挡决策信息,决策信息包括最优换挡挡位;将换挡决策信息输出至驾驶端;其中,获取车道类型包括:提取车道线图像,对车道线图像执行模糊化处理,判断和输出车道类型,车道类型包括直道、弯道。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商用车的挡位控制进行仿人工智能的模拟控制,以实现在最佳的时机选择最佳挡位控制,从而使商用车具有最佳的燃油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2003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0984936.7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nventor: 邓益民 , 吴星 , 李贝 , 韦尚军 , 廖有 , 徐源俊 , 陈立创 , 何志忠 , 朱恩洲 , 冯艺 , 丘云燕 , 施佳能 , 岑霁霖 , 何万嘉 , 杨永杰 , 李东海 , 李霄 , 李林 , 杨磊光 , 石胜文
IPC: B60L15/20
Abstract: 本发明旨公开了一种商用电动车调节动力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车辆状态初始化、设定油门基准、标定空载油门、动态平衡信号检测、整车动力调节、司机根据控制器判断情况进行调节动力,本发明可自动判断工况调节车辆动力性,提高司机驾驶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5476857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033655.X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Inventor: 李霄 , 何水龙 , 邓益民 , 杨磊光 , 陈善彪 , 施佳能 , 吴星 , 谭荣彬 , 张宁 , 徐富水 , 盘佳狄 , 玉达泳 , 石胜文 , 申富强 , 张海峰 , 李贝 , 宁胜花 , 廖有
IPC: B60W30/19 , B60W40/00 , B60W40/06 , B60W40/105 , B60W50/14 , G06V20/56 , G06V10/762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然驾驶数据控制换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行驶车辆所在道路指定范围内公路信息,公路信息包括公路类型、车道类型;根据公路信息生成路网信息,从燃油经济性最佳驾驶数据集中动态匹配最佳驾驶行为,生成换挡决策信息,决策信息包括最优换挡挡位;将换挡决策信息输出至驾驶端;其中,获取车道类型包括:提取车道线图像,对车道线图像执行模糊化处理,判断和输出车道类型,车道类型包括直道、弯道。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商用车的挡位控制进行仿人工智能的模拟控制,以实现在最佳的时机选择最佳挡位控制,从而使商用车具有最佳的燃油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40713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0984955.X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柳州职业技术大学
Inventor: 何水龙 , 李东海 , 吴星 , 邓益民 , 李贝 , 谭荣彬 , 陈善彪 , 施佳能 , 申富强 , 王伟 , 全勇 , 廖有 , 张释天 , 韦尚军 , 高飞 , 徐源俊 , 莫号一 , 石胜文 , 陈锦辉 , 何万嘉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N3/00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1/08 , G06F119/02 , G06F119/04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疲劳耐久性的商用车驾驶室轻量化方法,主要由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模型的建立及验证、虚拟迭代、疲劳仿真分析、轻量化设计与验证组成。本发明综合了样车耐久性道路试验、有限元疲劳仿真和物理台架试验三种疲劳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为今后汽车系统级耐久性和轻量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18673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111493207.3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广西科技大学 ,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6Q10/04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装载机铲装作业过程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装载机进行多次实地铲装作业,收集每次作业的15个铲斗位置参数;B、收集每次作业铲装重量、作业能耗、作业时间这三个优化目标参数;C、收集每次作业的15个铲斗位置参数和优化目标参数形成多个铲斗位置参数数据组和优化目标参数数据组,去除数据组中的异常数据并进行归一化处理;D、构建BP神经网络;E、利用代价函数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验证;F、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输入15个铲斗位置参数进行预测,经实际作业验证后选择最优的铲斗位置参数组,实现装载机铲装作业过程的优化。本发明可以对装载机铲装作业过程进行优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478580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0975673.3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挖掘机挖掘功的测量方法,通过在挖掘机的动臂油缸上装设动臂油缸位移传感器,伸臂油缸上装设伸臂油缸位移传感器,铲斗油缸上装设的铲斗油缸位移传感器,并于铲斗与铲斗连杆的铰接处装设第一销轴传感器,于铲斗与伸臂的铰接处装设第二销轴传感器,可方便获得被挖掘料堆对铲斗的阻力及铲斗在作业过程中的位移,进而可实现对挖掘机作业时的挖掘功值进行测量。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挖掘机挖掘功的测量方法所采用的挖掘机。
-
公开(公告)号:CN11477119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00375.9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拖拽臂后悬架结构,车架包括车身前部支架、车身尾部支架及U形纵梁,所述拖拽臂后悬架结构包括第一连杆、加强杆、连接片、减震器、第二连杆及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U形纵梁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的顶部焊接固定;所述加强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焊接固定,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的底部焊接固定,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后轮系统固定,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所述后轮系统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车身尾部支架铰接;所述第三连杆一端与所述后轮系统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车身尾部支架铰接,且所述第三连杆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下方。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全地形车。本发明可以提高驾驶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1446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111576808.0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脆性颗粒滚动摩擦系数测量装置,包括弧形台,还包括平台和侧壁,所述平台相切接在弧形台的底端,所述侧壁设于弧形台和平台的同一侧面,所述侧壁上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位于弧形台与平台的交接线上方,所述转轴上分别设有用于测量待测颗粒转动角度的角度测量机构和用于将待测颗粒沿弧形台的弧面移动和释放的颗粒挡件;还公开脆性颗粒滚动摩擦系数的测量方法,是采用一种脆性颗粒滚动摩擦系数测量装置进行测量。本发明的装置将原本具有高度差的竖直高台替换为平台,待测颗粒不需要抛出,降低了脆性颗粒发生破碎的风险,可以得到足够的测量数据,提高测量时的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