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572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18101.3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IPC: B60W60/00 , G06N3/084 , G06N3/092 , G06N7/01 , B60W30/18 , B60W30/095 , B60W40/10 , B60W40/105 , B60W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动驾驶决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构造适合自动驾驶中跟驰决策和换道决策训练环境的马尔可夫决策过程;S2、通过深度Q网络和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的聚合算法分别训练特定智能体的跟驰决策和换道决策。本发明有利于提高交通效率、增强交通安全性以及改善行驶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9261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691144.1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8G1/01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的宏微观一体化交通流模型标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提取稳定状态的宏观交通流数据,标定宏观基本图模型;步骤2,提取车辆跟驰对,标定微观车辆跟驰模型;步骤3,求解集成的宏观微观交通流标定问题的多目标函数;步骤4,选择综合满意度最优的交通流模型参数集合。本发明通过引入宏观目标函数连接了宏观和微观交通流模型。并基于相同的轨迹数据集使用IMOWSO算法求解集成的宏观微观交通流标定问题。在标定过程中通过增加宏观和微观交通流的特征来同时保证了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精度,极大地提高了物理可解释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855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96470.0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IPC: G08G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管理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公路事故风险评估与动态管控方法以及设备,以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和安全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公路事故风险评估与动态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数据,获取实时监控数据与事件数据,提取风险评估特征;步骤S2:事故风险评估,将风险评估特征输入交通安全等级划分模型划分交通安全等级,进行事故风险评估;步骤S3:动态管控,根据是否发生事故进行事故前后的动态管控;步骤S4:调整管控措施,每经过15分钟,返回步骤S1,重新进行事故风险评估并采取动态管控。本发明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动态管控策略,能够有效地应对高速公路事故,减少事故对交通的影响,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5268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62049.4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程中的交通仿真领域,具体是一种面向交通道路的交通流在线仿真方法,该方法应能实时仿真和预测交通流,并具有处理高效、仿真准确的特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向交通道路的交通流在线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依据公路路网数据搭建仿真场景;S2:实时采集并上传数据;S3:提取交通流特征进行OD预测;S4:根据预测结果实时仿真交通道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740938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10774733.X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程中的交通仿真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车辆拥堵状态判别的微观仿真拥堵信息统计方法,以实现仿真环境中拥堵检测的精细化管控。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S1、仿真运行前,收集检测区域配置参数,基于微观仿真软件,在基础仿真环境中,对检测区域进行自动化配置,得到若干拥堵检测单元;S2、仿真运行过程中,在每个仿真时间步对步骤S1的各拥堵检测单元内的车辆拥堵状态进行判定,得到每个拥堵检测单元对应的拥堵车辆列表;S3、依次检查步骤S2得到的各拥堵车辆列表中的车辆,识别出拥堵车辆队列,构建各拥堵检测单元的单元拥堵结构;S4、对步骤S3构建的单元拥堵结构进行集合和筛选处理,最终在仿真结束后输出拥堵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674093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74733.X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程中的交通仿真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车辆拥堵状态判别的微观仿真拥堵信息统计方法,以实现仿真环境中拥堵检测的精细化管控。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S1、仿真运行前,收集检测区域配置参数,基于微观仿真软件,在基础仿真环境中,对检测区域进行自动化配置,得到若干拥堵检测单元;S2、仿真运行过程中,在每个仿真时间步对步骤S1的各拥堵检测单元内的车辆拥堵状态进行判定,得到每个拥堵检测单元对应的拥堵车辆列表;S3、依次检查步骤S2得到的各拥堵车辆列表中的车辆,识别出拥堵车辆队列,构建各拥堵检测单元的单元拥堵结构;S4、对步骤S3构建的单元拥堵结构进行集合和筛选处理,最终在仿真结束后输出拥堵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51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40764.8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江西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Q10/0637 , G06Q50/40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UMO的高速公路改扩建仿真场景构建及其疏散救援决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基于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的救援与疏散路线方案,结合交通流运行参数建立动态的方案组合决策模型;步骤2、采用SUMO仿真软件进行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的交通仿真,模拟在交通事故状态下的改扩建路段交通运行状态;步骤3、在改扩建仿真中实现多个救援及疏散路线,收集仿真数据并对决策模型进行回归拟合,统计仿真结果并验证决策模型的有效性。系统包括:模型建立模块、交通仿真模块和结果验证模块。本发明通过构建方案决策模型,根据输入交通流参数,判断当前交通状态下合适的救援以及疏散方案,达到改扩建期间事故快速救援与疏散,有效恢复正常交通流运行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747372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99166.0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N7/01 , G06F111/08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离散交通网络设计的仿真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迭代地将仿真计算资源,分成多次分配给各个备选方案,在每轮迭代中,先使用现有的排序和选择方法智能地将计算资源分配给每个备选方案;S2、在每轮迭代中,使用贝叶斯筛选过程,筛选出可能成为最佳选择的备选方案,去除不可能成为最佳选择的备选方案;S3、在每轮迭代中,使用自适应方案确定下一轮迭代的计算预算资源。本发明引入了一种新的优化框架来解决基于仿真的离散交通网络设计问题,即混合排序和选择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627645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110749426.7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鲁棒优化的电动公交混合充电站充电时刻表设计方法,包括:搭建混合式电动公交充电站框架,确定问题及参数变量;声明基本假设与条件;建立确定性优化模型;考虑进站剩余电量的不确定性,构建基于预算不确定集的鲁棒优化问题;运用仿射变换,将“观望变量”转换为“当下变量”,构建仿射式可调鲁棒对等模型;基于强对偶理论和对偶转换,形成可解的鲁棒优化模型,进行充电时刻表的设计。本发明创新性地融合插入式充电和换电充电,并考虑了进站时车辆剩余电量的不确定性,采用鲁棒优化,基于强对偶定理,进行了电动公交充电时刻表设计,降低了充电成本,为混合式充电站的运营优化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和可靠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446048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111636605.6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8G1/01 , G06F16/215 , G06F16/2457 , G06F16/29 , G06F16/95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轨道交通出行者全出行链分析方法,包括:提取轨道交通出行者的手机信令数据信息,识别出行者的出行轨迹段、途经站点及起终站点数据;基于轨道交通线网拓扑结构,根据出行者每一趟次的出行轨迹段和途经站点,对出行者每一趟次的换乘站点进行识别,得到出行者真实的出行轨迹及换乘站点序列;识别得到出行者每一趟次的来源地和去向地并进行验证;根据出行者每一趟次的来源地和去向地对出行者对应趟次的出行轨迹进行分段,识别得到出行者的接驳方式,由此得到出行者的全出行链分析结果。本发明实现轨道出行者的全出行链分析,对研究轨道系统的运行现状,从而根据现状需求,进行线网规划与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