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事故风险评估与动态管控方法以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7855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96470.0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管理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公路事故风险评估与动态管控方法以及设备,以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和安全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公路事故风险评估与动态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数据,获取实时监控数据与事件数据,提取风险评估特征;步骤S2:事故风险评估,将风险评估特征输入交通安全等级划分模型划分交通安全等级,进行事故风险评估;步骤S3:动态管控,根据是否发生事故进行事故前后的动态管控;步骤S4:调整管控措施,每经过15分钟,返回步骤S1,重新进行事故风险评估并采取动态管控。本发明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动态管控策略,能够有效地应对高速公路事故,减少事故对交通的影响,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一种基于车辆拥堵状态判别的微观仿真拥堵信息统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40938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10774733.X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程中的交通仿真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车辆拥堵状态判别的微观仿真拥堵信息统计方法,以实现仿真环境中拥堵检测的精细化管控。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S1、仿真运行前,收集检测区域配置参数,基于微观仿真软件,在基础仿真环境中,对检测区域进行自动化配置,得到若干拥堵检测单元;S2、仿真运行过程中,在每个仿真时间步对步骤S1的各拥堵检测单元内的车辆拥堵状态进行判定,得到每个拥堵检测单元对应的拥堵车辆列表;S3、依次检查步骤S2得到的各拥堵车辆列表中的车辆,识别出拥堵车辆队列,构建各拥堵检测单元的单元拥堵结构;S4、对步骤S3构建的单元拥堵结构进行集合和筛选处理,最终在仿真结束后输出拥堵信息。

    一种基于车辆拥堵状态判别的微观仿真拥堵信息统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4093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74733.X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程中的交通仿真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车辆拥堵状态判别的微观仿真拥堵信息统计方法,以实现仿真环境中拥堵检测的精细化管控。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S1、仿真运行前,收集检测区域配置参数,基于微观仿真软件,在基础仿真环境中,对检测区域进行自动化配置,得到若干拥堵检测单元;S2、仿真运行过程中,在每个仿真时间步对步骤S1的各拥堵检测单元内的车辆拥堵状态进行判定,得到每个拥堵检测单元对应的拥堵车辆列表;S3、依次检查步骤S2得到的各拥堵车辆列表中的车辆,识别出拥堵车辆队列,构建各拥堵检测单元的单元拥堵结构;S4、对步骤S3构建的单元拥堵结构进行集合和筛选处理,最终在仿真结束后输出拥堵信息。

    基于鲁棒优化的电动公交混合充电站充电时刻表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27645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110749426.7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鲁棒优化的电动公交混合充电站充电时刻表设计方法,包括:搭建混合式电动公交充电站框架,确定问题及参数变量;声明基本假设与条件;建立确定性优化模型;考虑进站剩余电量的不确定性,构建基于预算不确定集的鲁棒优化问题;运用仿射变换,将“观望变量”转换为“当下变量”,构建仿射式可调鲁棒对等模型;基于强对偶理论和对偶转换,形成可解的鲁棒优化模型,进行充电时刻表的设计。本发明创新性地融合插入式充电和换电充电,并考虑了进站时车辆剩余电量的不确定性,采用鲁棒优化,基于强对偶定理,进行了电动公交充电时刻表设计,降低了充电成本,为混合式充电站的运营优化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和可靠的技术支撑。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轨道交通出行者全出行链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46048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111636605.6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轨道交通出行者全出行链分析方法,包括:提取轨道交通出行者的手机信令数据信息,识别出行者的出行轨迹段、途经站点及起终站点数据;基于轨道交通线网拓扑结构,根据出行者每一趟次的出行轨迹段和途经站点,对出行者每一趟次的换乘站点进行识别,得到出行者真实的出行轨迹及换乘站点序列;识别得到出行者每一趟次的来源地和去向地并进行验证;根据出行者每一趟次的来源地和去向地对出行者对应趟次的出行轨迹进行分段,识别得到出行者的接驳方式,由此得到出行者的全出行链分析结果。本发明实现轨道出行者的全出行链分析,对研究轨道系统的运行现状,从而根据现状需求,进行线网规划与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