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船用独立罐体鞍座形式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4771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85190.7

    申请日:2022-10-20

    Inventor: 蒋军 王瑜 胡罗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船用独立罐体鞍座形式,其包括设于独立罐体外部的罐体支撑结构,罐体支撑结构的底部为横向分布的平直面;罐体支撑结构的底部和独立罐体的底端部相切;罐体支撑结构下方设有支撑垫木;支撑垫木下方设有船体支撑结构;支撑垫木包括横向段和用于限制独立罐体横向位移的侧向段,侧向段为两个,两个侧向段分别设于横向段的两端。本发明形式简单,建造安装方便;罐体外支撑结构小,额外的低温材料使用少;同时船体支撑结构受低温影响小。

    顶推组合体驳船与推轮的对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89595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327101.1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推组合体驳船与推轮的对中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推轮首部甲板上设置第一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和第二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在驳船尾部凹槽的壳体上设置第一反射部件和第二反射部件;步骤2、完成推轮与驳船在船宽方向上的对中;步骤3、在推轮首部甲板上设置第三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和第四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在驳船尾部凹槽的左侧耦合口内设置第三反射部件,在驳船尾部凹槽的右侧耦合口内设置第四反射部件;步骤4、完成推轮和驳船在船长方向上对中。本发明的对中方法,提高了驳船与推轮在铰接连接时匹配的精确性,减轻推轮操船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可移动双工位的深浅海精确抛石作业石料输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2433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817754.1

    申请日:2020-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双工位的深浅海精确抛石作业石料输送系统,其设于抛石船上;抛石船上设有月池和石料舱;月池的一侧设有固定式纵向输送带和第一可移动输料斗;第一可移动输料斗具有第一动力部件;月池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可移动输料斗和可移动伸缩输送带;第二可移动输料斗具有第二动力部件;可移动伸缩输送带具有第三动力部件;可移动伸缩输送带还具有伸缩段。本发明可以实现月池工位抛石作业及舷侧工位抛石作业,可以实现不同水深及作业类型的兼顾与覆盖,实现抛石作业能力的提升。本发明节省了配置成本及维护成本,提高了输送带的利用率;还大大降低了甲板占用面积,对总布置十分有利。

    一种运输船
    4.
    发明公开
    一种运输船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18431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401350.4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内河运输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运输船。运输船包括船体、甲板、甲板室和集装箱电池单元,船体包括船艏、船舯和船艉,船艏的船艏甲板高度高于船艉的船艉甲板高度,船艉处设有甲板室或架空层,集装箱电池单元为船体运行的动力单元,集装箱电池单元的更换和充电更加便捷,集装箱电池单元设置于甲板室的顶部,既充分利用了船艉的空间,又在船舶宽度方向上设置足够多的集装箱电池单元,实现绿色航行以及延长续航能力,船艏甲板高于船艉甲板,使船艏的位置高于船艉的位置,重心前移,解决了船艉处集装箱电池单元过重造成的浮态不平衡的问题。

    张紧力校准机构、安装方法、管缆铺设系统及船舶

    公开(公告)号:CN107487420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687405.0

    申请日:2017-08-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张紧器预张紧力的校准采用测试吊块耗时、费力,占用资源较多,且对船舶、工作人员等都存在较高的风险的问题,提供一种张紧力校准机构、安装方法、管缆铺设系统及船舶。本发明提供的张紧力校准机构包括校准梁以及用于连接月池消波板的圆柱形钢铸件,圆柱形钢铸件设置在校准梁的两端。第一吊挂装置,第一吊挂装置设置在校准梁上,通过校准梁方式校准张紧器的预张紧力,既不需要测试吊块的辅助,又能快速反馈不同预张紧力的技术要求。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张紧力校准机构、安装方法、管缆铺设系统及船舶均具备有携带方便,安装简单,操作灵活,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有益效果。

    多功能模块组合式海洋平台以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56293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586684.X

    申请日:2010-12-14

    Abstract: 本发明系一种多功能模块组合式海洋平台结构以及使用方法。一种多功能模块组合式海洋平台,包括浮在水面的功能甲板模块(1)和下部支撑的辅助单体模块(2)以及将两者连接的连接模块(3);所述功能甲板模块(1)为无动力的平板结构,在平板上配置作业设备;所述辅助单体模块(2)为水平截面呈圆形或多边形的筒形结构,模块内置发电装置,由电动泵提供驱动喷水推进装置,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可对所述海洋平台进行多种组合使用以达到不同的要求。本发明能够可自航到达,提升机动性能,扩大甲板作业面积,提高物资存储能力,增强动力配置,提升作业能力;可模块通用化设计,有效提高产品批量,实现海工装备流水线化生产,缩短周期,降低成本。

    可移动双工位的深浅海精确抛石模块作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4252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17733.X

    申请日:2020-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双工位的深浅海精确抛石模块作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抛石塔锁定于抛石塔收存位置,可移动输料系统锁定于输料系统收存位置;步骤二,进行月池工位抛石作业;步骤三,停止输料,抛石塔逐节回收落石管直至水下机器人回收至抛石塔内;步骤四,将抛石塔沿横向滑轨移至舷侧作业工位;步骤五,停止输料,抛石塔逐节回收落石管直至水下机器人回收至抛石塔内;步骤六,将抛石塔滑移至抛石塔收存位置。本发明可以实现双工位的作业,大大提升了抛石模块的利用效率;可以胜任从浅水到深水、从预抛石作业到后抛石作业的各种海洋工程领域的抛石需求,适用范围广,作业能力强。

    多功能模块组合式海洋平台以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56293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010586684.X

    申请日:2010-12-14

    Abstract: 本发明系一种多功能模块组合式海洋平台结构以及使用方法。一种多功能模块组合式海洋平台,包括浮在水面的功能甲板模块(1)和下部支撑的辅助单体模块(2)以及将两者连接的连接模块(3);所述功能甲板模块(1)为无动力的平板结构,在平板上配置作业设备;所述辅助单体模块(2)为水平截面呈圆形或多边形的筒形结构,模块内置发电装置,由电动泵提供驱动喷水推进装置,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可对所述海洋平台进行多种组合使用以达到不同的要求。本发明能够可自航到达,提升机动性能,扩大甲板作业面积,提高物资存储能力,增强动力配置,提升作业能力;可模块通用化设计,有效提高产品批量,实现海工装备流水线化生产,缩短周期,降低成本。

    可移动双工位的深浅海精确抛石作业石料输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2433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010817754.1

    申请日:2020-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双工位的深浅海精确抛石作业石料输送系统,其设于抛石船上;抛石船上设有月池和石料舱;月池的一侧设有固定式纵向输送带和第一可移动输料斗;第一可移动输料斗具有第一动力部件;月池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可移动输料斗和可移动伸缩输送带;第二可移动输料斗具有第二动力部件;可移动伸缩输送带具有第三动力部件;可移动伸缩输送带还具有伸缩段。本发明可以实现月池工位抛石作业及舷侧工位抛石作业,可以实现不同水深及作业类型的兼顾与覆盖,实现抛石作业能力的提升。本发明节省了配置成本及维护成本,提高了输送带的利用率;还大大降低了甲板占用面积,对总布置十分有利。

    一种海洋油田作业船舶的月池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724257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00516.8

    申请日:2015-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油田作业船舶,尤其涉及一种海洋油田作业船舶的月池结构,属于海洋油田作业船舶技术领域。一种海洋油田作业船舶的月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月池的横截面为7.2*7.2m的正方形结构;所述月池下端开口在转角处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圆弧形结构的半径为700mm。通过改变月池下端开口在转角处的形式,增设利于水下流场的转圆,可以改变转角处角流速,减缓对船体的阻力增加。本发明的月池形式,通过以3种尺度转圆的开口形式试验,获得的结果数据显示比较明确的减阻效果,按一倍骨材间距,即R=700mm时,设置的转圆开口减阻效果最优,在中低服务航速下具有明显的降耗节能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