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塑成形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889828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810582201.5

    申请日:2018-06-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塑成形方法,通过一种双向充气调压的超塑成形新工艺,可实现镁锂合金、铝合金、钛合金等薄壁复杂构件气氛保护下的热成形,可有效解决成形过程材料氧化问题。同时改善了传统超塑成形过程板材单纯承受拉应力的限制,使板材变形过程即有拉应力又有压应力的作用,从而提高成形后构件壁厚均匀性,改善材料性能。

    一种外承力筒式结构舱体精度测量工艺基准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21713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911313270.7

    申请日:2019-1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承力筒式结构舱体精度测量工艺基准建立方法,通过工艺基准、基准面建立、工艺基准及基准的转换等方法,确保舱体结构平台上电子仪器的装配精度。本发明的基准转换方法、稳定的基准的建立、基准棱镜安装、测量工艺环研制,可满足外承力筒式结构舱体大型舱体的精密电子仪器装配,满足舱体机械坐标系精度需求。本发明的基准转换方法、稳定的基准的建立、基准棱镜安装、测量工艺环研制,可以保证该外承力筒式大型结构舱体在空载状态、满载状态、与其它舱体连接、吊装、运输等过程,测量基准稳定、无变形,满足在各种状态下测量精度。

    一种外承力筒式结构舱体精度测量工艺基准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2171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13270.7

    申请日:2019-1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承力筒式结构舱体精度测量工艺基准建立方法,通过工艺基准、基准面建立、工艺基准及基准的转换等方法,确保舱体结构平台上电子仪器的装配精度。本发明的基准转换方法、稳定的基准的建立、基准棱镜安装、测量工艺环研制,可满足外承力筒式结构舱体大型舱体的精密电子仪器装配,满足舱体机械坐标系精度需求。本发明的基准转换方法、稳定的基准的建立、基准棱镜安装、测量工艺环研制,可以保证该外承力筒式大型结构舱体在空载状态、满载状态、与其它舱体连接、吊装、运输等过程,测量基准稳定、无变形,满足在各种状态下测量精度。

    超塑成形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8982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582201.5

    申请日:2018-06-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塑成形方法,通过一种双向充气调压的超塑成形新工艺,可实现镁锂合金、铝合金、钛合金等薄壁复杂构件气氛保护下的热成形,可有效解决成形过程材料氧化问题。同时改善了传统超塑成形过程板材单纯承受拉应力的限制,使板材变形过程即有拉应力又有压应力的作用,从而提高成形后构件壁厚均匀性,改善材料性能。

    金属增材制造在线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3461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18249.9

    申请日:2024-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增材制造在线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输入零件图纸信息,设定机器所需工艺参数,进行增材制造;步骤S2:收集增材制造过程中的激光超声信号,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步骤S3:将电信号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判断增材制造的实际情形。本发明能够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成形过程中由激光超声信号转换的电信号进行充分且合理的处理,实现增材制造的在线检测;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增材制造的效率和成形质量,可以有效降低金属增材制造的成本,为金属增材制造的广泛运用奠定技术基础。

    一种2195铝锂合金载人登月推进舱整体箱底形性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3597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35416.7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2195铝锂合金载人登月推进舱整体箱底形性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板坯下料、板坯预处理、预成形、固溶淬火处理、液压辅助拉深成形、型面测量、人工时效处理。本发明采用对原始板料进行预成形获得具有一定深度的中间曲面零件,然后进行固溶和淬火处理,然后再进行液压辅助拉深成形获得无皱且表面质量优异的箱底成形件,然后再进行人工时效从而使零件的力学性能提升的同时保证零件型面变化的控制,从而解决了整底顶部与口部性能不均匀以及内应力复杂,变形较大的问题,实现了2195铝锂合金整体箱底全部范围内性能的均匀性控制和型面精度的控制。

    基于增材制造的结构功能一体化产品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2315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37995.8

    申请日:2024-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结构功能一体化产品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多组件集成步骤:开展不同的集成,将多个目标组件集成为一体结构,包括基于缩减工序的集成和基于材料的集成;结构功能一体化步骤:对一体结构进行功能分区划分后得到的不同区域建模;所述区域包括轻质承载结构区域、导磁/磁屏蔽复合功能区域和隔热功能区域;基于增材制造的结构优化步骤:将得到的模型耦合,基于增材制造的工艺特性完成优化过程。本发明相比于现有传统制造工艺下的结构设计方法,解放了结构的设计自由度,通过异质材料过渡、跨尺度结构融合的方法挖掘了多功能结构承载、轻量化、隔热、导磁/磁屏蔽极限,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