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山地城市地下越行车站配线结构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75162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195746.0

    申请日:2018-03-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车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山地城市地下越行车站配线结构及其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线路和所述下行线路在高度方向上叠置,所述上行线路和所述下行线路布置于单洞双向上下重叠的同一大断面结构之中。本发明的优点是:在线路埋深不变的情况下,有效解决越行站设置、展线距离短、换乘便捷等问题。同时有效减小地下越行车站总体长度、控制土建规模、缩短建造施工工期、减小了对地面道路交通的影响。而且线路运营车辆出现故障时,越行线可作为故障车待避线使用。

    一种地铁轨行区道床排水沟智能除垢系统的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92420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17477.9

    申请日:2021-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轨行区道床排水沟智能除垢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由高清摄像机采集并储存地铁轨行区道床两侧排水沟壁的视频图像,并将视频图像上传至图像分析服务器;通过图像分析服务器对视频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道床两侧水沟壁水垢有无情况及水垢严重程度;并将分析结果上传至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再将其结果上传至显示终端;根据图像分析服务器综合分析结果,联动控制对水垢进行喷药、自动刮铲、冲洗和收集。本发明的优点是:该系统建立图像识别计算模型,判断水垢有无情况及水垢严重程度,其判别精确度高,避免人为判别的误差;智能化程度高,提升了排水沟除垢的效率,减轻了维护工作量,降低了运营维护成本。

    一种用于山地城市地下越行车站配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085706U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20326123.8

    申请日:2018-03-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车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山地城市地下越行车站配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线路和所述下行线路在高度方向上叠置,所述上行线路和所述下行线路布置于单洞双向上下重叠的同一大断面结构之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线路埋深不变的情况下,有效解决越行站设置、展线距离短、换乘便捷等问题。同时有效减小地下越行车站总体长度、控制土建规模、缩短建造施工工期、减小了对地面道路交通的影响。而且线路运营车辆出现故障时,越行线可作为故障车待避线使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地铁轨行区道床排水沟智能除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195054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722766.9

    申请日:2021-11-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轨行区道床排水沟智能除垢系统,包括设置在轨道巡检车上的摄像机、图像分析服务器、智能控制系统、显示终端、喷水控制器、刮铲控制器、喷药控制器、高压水喷头、水垢收集器、弧形刮铲刀、药剂喷头;摄像机与图像分析服务器连接,图像分析服务器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智能控制系统与显示终端连接,智能控制系统还与喷水控制器、刮铲控制器、喷药控制器连接,喷水控制器与高压水喷头连接,刮铲控制器与水垢收集器、弧形刮铲刀连接,喷药控制器与药剂喷头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系统与区间轨道巡检车相结合,实现自动识别、快速清除水垢,解决了传统依靠人工现场巡查水垢发现不及时、水垢清除时间长、进度慢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