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质压燃控制方法及均质压燃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0195661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329217.X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均质压燃控制方法及均质压燃发动机,包括:采集发动机的曲轴位置数据、凸轮轴位置数据、进气流量和冷却水温度;根据曲轴位置数据和凸轮轴位置数据计算得到发动机转速;根据发动机转速、进气流量和冷却水温度查询预存的数据表,得到当前工况的理想燃烧参数;将理想燃烧参数转换成发动机控制量;根据发动机气缸的缸压信号,计算当前的实际燃烧参数;根据实际燃烧参数和理想燃烧参数,对发动机控制量进行修正。通过优化进气道喷射与直喷系统的喷射时刻、喷射脉宽以及比例,实现对燃烧相位和燃烧速率的反馈控制,使得该种分层稀薄燃烧既有与均质充量点火燃烧相当的超低排放,又能使发动机具有全负荷范围工作的能力。

    适用于二甲醚燃料的双高压油管喷油器

    公开(公告)号:CN103670851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28009.2

    申请日:2013-11-28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适用于二甲醚燃料的双高压油管喷油器,包括喷油器、喷嘴针阀、柱塞、油腔、线圈、回油孔、衔铁、球阀、第一高压油管、第一高压油腔、第二高压油管和第二高压油腔,第一高压油管通过充油控制孔与第一高压油腔相连通,第二高压油管与第二高压油腔相连通,第一低压油腔与第二低压腔相连通,在第一高压油腔的上端有一个释放控制孔,球阀的下端面与释放控制孔相匹配。当线圈通电时,衔铁和球阀被吸起,柱塞上方的油压变小,喷嘴针阀被顶起,喷油器喷油;当线圈断电时,衔铁和球阀被压回,柱塞上方的油压变大,喷嘴针阀被压回,喷油器断油。本发明带有两个高压油管,可以分别通入柴油和二甲醚,可以实现二甲醚的高压共轨喷油设计。

    双燃料均质压燃发动机进气充量形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33831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33920.6

    申请日:2013-04-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6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发动机进气充量形成系统,包括进气歧管、加热管路、汽油供油系统和正庚烷供油系统等四个部分,进气歧管一侧与发动机相连,另一侧连接加热管路,汽油供油系统的喷油器与第一喷油器座相连,正庚烷供油系统的喷油器与第二喷油器座相连。在工作过程中,应用加热系统调节进气温度;在加热装置之后的管路及进气歧管内外壁面均喷涂氧化锆保温层,可以有效地减少热量损失,降低了发动机对加热器的要求;两组喷油器对称分布于进气歧管末端,油束可以直接喷入温度较高的进气道,有利于实现燃油和空气的均匀混合;两套供油系统实时控制汽油和正庚烷的比例,调节燃料性质。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新型发动机进气充量形成系统。

    双燃料发动机火花点火与均质压燃模式切换策略及其实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25561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131991.2

    申请日:2013-04-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8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火花点火与均质压燃切换策略及其实施装置,包括电子控制单元、进气管压力温度传感器、汽油供油系统和正庚烷供油系统,汽油喷油器、正庚烷喷油器、压力温度传感器均安装在进气管上。在燃烧模式切换过程中,电子控制单元采集进气歧管内的进气温度和进气压力,确定该条件下实现均质压燃所需汽油和正庚烷比例;根据负载要求,电子控制单元确定节气门开度和循环供油量;根据之前所确定的循环喷油量及两种燃料的喷油比例,电子控制单元分别调节汽油喷油器和正庚烷喷油器的喷油脉宽,实现燃烧模式从火花点火切换至均质压燃。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基于燃料设计与管理的发动机燃烧模式切换系统。

    不连续斗笠状燃油喷雾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58114C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410016558.5

    申请日:2004-0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5

    Abstract: 不连续斗笠状燃油喷雾形成装置,主要包括多孔喷油器和位于其前方的碰撞体。多孔喷油器为传统的柴油机喷油器,其喷孔锥角为90度~140度,喷孔数为4~8个。碰撞体是由顶部凹坑壁面和圆台侧面形成的回转体,圆台侧面顶角为120度~178度。碰撞体悬吊在柴油机气缸盖底面上,碰撞体的中心线与多孔喷油器的喷孔锥中心线重合。多孔喷油器各喷孔喷出的燃油,首先在其附近形成实心锥形喷雾;实心锥形喷雾碰撞碰撞体的圆台侧面后在其上形成壁面喷雾;壁面喷雾离开圆台侧面后,向碰撞体的外侧贯穿,最终形成悬空喷雾。壁面喷雾和悬空喷雾沿周向扩散面积大。全部喷孔的喷雾在总体上看象一个不连续斗笠。

    柴油机双燃油泵喷射两种燃料的喷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312393C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410016233.7

    申请日:2004-02-12

    Abstract: 柴油机双燃油泵喷射两种燃料的喷射系统,主要包括:喷油器、喷油器进油孔、滑阀、滑阀右进油管、滑阀左进油管、柴油燃油泵、柴油滤清器、柴油油箱、代用燃料燃油泵、代用燃料滤清器、代用燃料油箱、喷油器回油管,柴油燃油泵与滑阀左端连接,代用燃料燃油泵与滑阀右端连接,滑阀由滑阀左弹簧、滑块和滑阀右弹簧构成,滑阀再与喷油器连接,喷油器上部通过喷油器回油管与代用燃料滤清器连接。本发明既可以方便地通过调整两个燃油泵的供油提前角来控制两种燃料的分段喷射时刻,又可以通过调整两个燃油泵上的油量调节机构来控制每种燃料的喷油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内燃机不连续斗笠状喷雾燃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312385C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410017362.8

    申请日:2004-04-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5

    Abstract: 内燃机不连续斗笠状喷雾燃烧系统主要包括多孔喷油器、缸盖和燃烧室。多孔喷油器的喷孔数为4~8个,喷孔锥角为80度~140度。燃烧室为直口型或缩口型,其底壁的中央部位突起形成中央凸台。该凸台顶部是由凹坑壁面和圆台侧面形成的回转体。圆台侧面顶角为120度~180度。中央凸台中心线与喷孔锥中心线重合。各喷孔喷出的燃油所形成的实心锥形喷雾碰撞圆台侧面后形成壁面喷雾,壁面喷雾离开圆台侧面后,向外侧贯穿,形成悬空喷雾。壁面喷雾和悬空喷雾沿周向扩散面积大。全部喷孔的喷雾象一个不连续斗笠。该燃烧系统综合地充分利用了传统实心锥形喷雾和碰壁喷雾的优点,大大促进燃油与空气的混合和燃烧,进而提高内燃机的综合性能。

    不连续斗笠状燃油喷雾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560459A

    公开(公告)日:2005-01-05

    申请号:CN200410016558.5

    申请日:2004-0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5

    Abstract: 不连续斗笠状燃油喷雾形成装置,主要包括多孔喷油器和位于其前方的碰撞体。多孔喷油器为传统的柴油机喷油器,其喷孔锥角为90度~140度,喷孔数为4~8个。碰撞体是由顶部凹坑壁面和圆台侧面形成的回转体,圆台侧面项角为120度~178度。碰撞体悬吊在柴油机气缸盖底面上,碰撞体的中心线与多孔喷油器的喷孔锥中心线重合。多孔喷油器各喷孔喷出的燃油,首先在其附近形成实心锥形喷雾;实心锥形喷雾碰撞碰撞体的圆台侧面后在其上形成壁面喷雾;壁面喷雾离开圆台侧面后,向碰撞体的外侧贯穿,最终形成悬空喷雾。壁面喷雾和悬空喷雾沿周向扩散面积大。全部喷孔的喷雾在总体上看象一个不连续斗笠。

    双燃料均质压燃燃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0741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29972.8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燃料均质压燃燃烧系统,包括:采集发动机的曲轴位置数据、凸轮轴位置数据、进气流量和冷却水温度;根据曲轴位置数据和凸轮轴位置数据计算得到发动机转速;根据发动机转速、进气流量和冷却水温度查询预存的数据表,得到当前工况的理想燃烧参数;将理想燃烧参数转换成发动机控制量;根据发动机气缸的缸压信号,计算当前的实际燃烧参数;根据实际燃烧参数和理想燃烧参数,对发动机控制量进行修正。通过优化进气道喷射与直喷系统的喷射时刻、喷射脉宽以及比例,实现对燃烧相位和燃烧速率的反馈控制,使得该种分层稀薄燃烧既有与均质充量点火燃烧相当的超低排放,又能使发动机具有全负荷范围工作的能力。

    适用于二甲醚燃料的双高压油管喷油器

    公开(公告)号:CN103670851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628009.2

    申请日:2013-11-28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适用于二甲醚燃料的双高压油管喷油器,包括喷油器、喷嘴针阀、柱塞、油腔、线圈、回油孔、衔铁、球阀、第一高压油管、第一高压油腔、第二高压油管和第二高压油腔,第一高压油管通过充油控制孔与第一高压油腔相连通,第二高压油管与第二高压油腔相连通,第一低压油腔与第二低压腔相连通,在第一高压油腔的上端有一个释放控制孔,球阀的下端面与释放控制孔相匹配。当线圈通电时,衔铁和球阀被吸起,柱塞上方的油压变小,喷嘴针阀被顶起,喷油器喷油;当线圈断电时,衔铁和球阀被压回,柱塞上方的油压变大,喷嘴针阀被压回,喷油器断油。本发明带有两个高压油管,可以分别通入柴油和二甲醚,可以实现二甲醚的高压共轨喷油设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