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05053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480081563.6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B37/22
Abstract: 一种可变容量式涡轮增压器的可变喷嘴机构,具备:环状的第一板(12);环状的第二板(14),其与第一板(12)相对地配置,并在与第一板(12)之间形成排出气体通路(24);多个喷嘴叶片(16),其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板(12)及第二板(14)之间;环状部件(22),其被插入到第一板(12)的内周侧;第一板(12)具有面向排出气体通路(24)的表面(12a)和与表面(12a)相反侧的背面(12b),环状部件(22)具有面向排出气体通路(24)的表面(22a)和与表面(22a)相反侧的背面(22b),在第一板(12)与环状部件(22)之间设有从第一板(12)的表面(12a)的内周缘(12a1)与环状部件(22)的表面(22a)的外周缘(22a1)之间沿第一板(12)的厚度方向延伸的间隙(26)。
-
公开(公告)号:CN101965443B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0880127454.8
申请日:2008-12-24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25/26 , F01D25/14 , F01D25/243 , F01D25/246 , F02C3/14 , F05D2230/70 , F23R3/60 , F23R2900/00017
Abstract: 燃气轮机(1)具有:燃烧部机室(36),容纳包括燃烧器(39)的燃烧部(30),所述燃烧器(39)使燃料燃烧以产生用于使转子(50)旋转的燃烧气体;涡轮部机室,容纳承受燃烧气体而旋转的涡轮部侧动叶片以及轮盘;燃烧部壳体(31),形成燃烧部机室(36);及壳体(60),包括燃烧部壳体(31),并且与转子(50)的旋转轴(RL)垂直的面上的分割部分不在燃烧部壳体(31)上形成,而是在比燃烧部壳体(31)靠燃烧气体流动的下游侧的部分上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7250518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80010370.0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气缸盖具备:多个道壁部(50),其形成进排气用的流路;外周壁部(51),其形成为间隔配置在多个道壁部(50)的外侧的环状,至少在外周壁部和道壁部(50)之间形成有使冷却水流通的水室(48);底壁部,其面向发动机的燃烧室且将道壁部(50)和外周壁部(51)各自的端部彼此连接;外周壁部(51)具备厚度向道壁部(50)侧增加的增厚部(54),以使外周壁部和道壁部(50)之间的距离(L1)为规定距离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946072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980105624.7
申请日:2009-01-27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R3/60 , F01D25/243 , F01D25/246 , F02C3/14 , F05D2230/70 , F05D2230/80 , F05D2260/30 , F23R2900/00017
Abstract: 燃气轮机(1)具备:转子(50),其通过使燃料燃烧的燃烧器(39)所产生的燃烧气体而旋转;及壳体(60),其通过连结多个被分割成多个部件的多个壳体部件而构成,将转子(50)收容于内部,并且构成为包含从内部连结多个壳体部件中的第二上部壳体部件(62U)和与第二上部壳体部件(62U)不同的第三上部壳体部件(63U)的第二上部侧第二纵内侧凸缘(62Uhbi)及第三上部侧第一纵内侧凸缘(63Uhai)。
-
公开(公告)号:CN10956376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80050474.9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三菱重工发动机和增压器株式会社
IPC: F02B37/24
Abstract: 具备:第一板状部件,其具有固定于轴承壳体的环状的第一板部;第二板状部件,其具有在与第一板部之间划定喷嘴流路的环状的第二板部,第二板部的一面与第一板部对置配置,并且第二板部的另一面的至少一部分面向在涡轮壳体内形成的涡旋流路配置;至少一个喷嘴支承件,其轴向的一端与第一板部连结,并且其轴向的另一端与第二板部连结;至少一个喷嘴叶片,其能够旋转地支承在第一板部与第二板部之间;可变喷嘴机构,其使喷嘴叶片的叶片角发生变化;第二板部形成为比第一板部壁厚。
-
-
公开(公告)号:CN101946072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0980105624.7
申请日:2009-01-27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R3/60 , F01D25/243 , F01D25/246 , F02C3/14 , F05D2230/70 , F05D2230/80 , F05D2260/30 , F23R2900/00017
Abstract: 燃气轮机(1)具备:转子(50),其通过使燃料燃烧的燃烧器(39)所产生的燃烧气体而旋转;及壳体(60),其通过连结多个被分割成多个部件的多个壳体部件而构成,将转子(50)收容于内部,并且构成为包含从内部连结多个壳体部件中的第二上部壳体部件(62U)和与第二上部壳体部件(62U)不同的第三上部壳体部件(63U)的第二上部侧第二纵内侧凸缘(62Uhbi)及第三上部侧第一纵内侧凸缘(63Uhai)。
-
公开(公告)号:CN101018983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680000675.X
申请日:2006-03-17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R3/42 , F01D9/023 , F01D11/005 , F05D2230/642 , F23R3/60 , F23R2900/000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提高了燃烧器耐疲劳性的燃气轮机燃烧器。可以有意减小燃气轮机燃烧器的尾管的端部(出口)的上壁和下壁的凸缘中的每一个的硬度。可以减小在尾管部分端部(出口)内的上、下壁与侧壁之间的硬度差别。由此,可以减小强制变形,所述强制变形是当操作传统的燃气轮机燃烧器时由于在尾管部分的端部(出口)内产生的热应力引起的,并且可以减小在侧板中容易产生的高应力。结果,可以实现具有高耐疲劳性的燃气轮机燃烧器。
-
公开(公告)号:CN109563769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780050474.9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三菱重工发动机和增压器株式会社
IPC: F02B37/24
Abstract: 具备:第一板状部件,其具有固定于轴承壳体的环状的第一板部;第二板状部件,其具有在与第一板部之间划定喷嘴流路的环状的第二板部,第二板部的一面与第一板部对置配置,并且第二板部的另一面的至少一部分面向在涡轮壳体内形成的涡旋流路配置;至少一个喷嘴支承件,其轴向的一端与第一板部连结,并且其轴向的另一端与第二板部连结;至少一个喷嘴叶片,其能够旋转地支承在第一板部与第二板部之间;可变喷嘴机构,其使喷嘴叶片的叶片角发生变化;第二板部形成为比第一板部壁厚。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