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60101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0980106877.6
申请日:2009-01-27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C7/20 , F01D25/28 , F01D25/30 , F05D2260/941
Abstract: 涡轮中,排气机室(27)和排气室(14)通过能够吸收热延伸的排气室支架(32)连结,排气室(14)和排气管(31)通过能够吸收热延伸的排气管支架(33)连结,在排气室(14)的外周面安装有绝热件(63),排气室支架(32)和排气管支架(33)形成为多个长方形状并配置在绝热件(63)的外侧,通过降低排气室的连结部的热应力来实现耐久性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946488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280057479.1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15/3452 , F01D11/003 , F01D11/005 , F01D25/246 , F05D2260/38
Abstract: 该旋转机械的密封结构中,外周侧构件(1)具有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且绕轴延伸的环状的凸缘(11),内周侧构件具有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且呈绕轴延伸的环状、从轴向与外周侧构件(1)的凸缘(11)对置的凸缘,在外周侧构件(1)的凸缘(11)及内周侧构件的凸缘中的任一方形成有从朝向另一方的凸缘侧的端面凹陷且绕轴延伸的环状的槽部(13),在槽部(13)收容有以能够与另一方的凸缘抵接的方式进退的环状的密封体(14),所述旋转机械的密封结构具备:对密封体(14)向另一方的凸缘侧施力的第一施力机构;对密封体(14)向槽部(13)的朝向径向的壁面(13b)施力的第二施力机构(22)。
-
公开(公告)号:CN103732886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80037564.1
申请日:2012-10-25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25/285 , F01D9/023 , F05D2230/68 , F23R3/60 , F23R2900/00017 , Y10T29/53974
Abstract: 本发明的尾筒组装装置具备:一对轨道(11),在与燃烧器尾筒(3)的轴平行的方向上且与轴正交的平面内相互隔开间隔设置;支承部(12),与燃烧器尾筒连结,将所述燃烧器尾筒支承为沿着轨道的长度方向移动自如;梯形丝杠(31),与燃烧器尾筒的轴平行地配置在一对轨道之间;内螺纹块(32),与所述梯形丝杠螺合;以及滑动构件(34),设置在所述内螺纹块与燃烧器尾筒之间,将内螺纹块和燃烧器尾筒连结成能够在与内螺纹轴正交的平面内相对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946072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0980105624.7
申请日:2009-01-27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R3/60 , F01D25/243 , F01D25/246 , F02C3/14 , F05D2230/70 , F05D2230/80 , F05D2260/30 , F23R2900/00017
Abstract: 燃气轮机(1)具备:转子(50),其通过使燃料燃烧的燃烧器(39)所产生的燃烧气体而旋转;及壳体(60),其通过连结多个被分割成多个部件的多个壳体部件而构成,将转子(50)收容于内部,并且构成为包含从内部连结多个壳体部件中的第二上部壳体部件(62U)和与第二上部壳体部件(62U)不同的第三上部壳体部件(63U)的第二上部侧第二纵内侧凸缘(62Uhbi)及第三上部侧第一纵内侧凸缘(63Uhai)。
-
公开(公告)号:CN101978138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0980110175.5
申请日:2009-01-08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具备:排气室(34),其由圆筒状的车室壁(51)、以及在车室壁内支承转子(4)的轴承部(42)的轴承箱(52)构成;支承件(53),其沿轴承箱的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且沿轴承箱的切线方向延伸而将车室壁和轴承箱连结;扩散器部(54),其具有车室壁的内周侧的外侧扩散器(54a)及轴承箱的外周侧的内侧扩散器(54b);冷却室(55),其利用覆盖支承件的支承件罩(53a)将外侧扩散器及内侧扩散器连结,并通过车室壁与外侧扩散器之间、轴承与内侧扩散器之间、以及支承件罩内,其中,在轴承箱与内侧扩散器之间具备覆盖轴承箱外周的隔壁(56)。
-
公开(公告)号:CN104487722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80038688.6
申请日:2013-02-19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5/02 , F01D5/026 , Y10T29/49316
Abstract: 具备轴构件和套筒,轴构件配置在第一螺栓孔内且具有与第一螺栓孔嵌合的嵌合柱状部的,套筒配置在第二螺栓孔内且具有与第二螺栓孔嵌合的嵌合筒状部,轴构件还具有锥部,该锥部形成在嵌合柱状部的端部,从第一螺栓孔朝向第二螺栓孔逐渐缩径,在套筒的嵌合筒状部形成有锥孔,该锥孔以套筒的轴为中心而从第二螺栓孔朝向第一螺栓孔逐渐扩径。
-
公开(公告)号:CN102132047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0980133125.9
申请日:2009-09-24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11/001 , F01D5/16 , F01D5/26 , F01D11/02 , F04D29/542 , F04D29/668 , F05D2250/184 , F05D2250/611 , F05D2260/52 , Y02T50/6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因激振力引起的振动衰减且容易组装和分解的涡轮叶片及燃气轮机。所述涡轮叶片的特征在于具备:覆环部(13),其配置在翼形部(12)的端部;端部箱体(14),其相对于覆环部(13)能够滑动移动且能够装拆,且在与覆环部(13)之间形成空间;弹性部(15),其配置在空间内,向使覆环部(13)与端部箱体(14)分离的方向施力且配置成能够与覆环部(13)相对移动;按压部(16),其配置在弹性部(15)与端部箱体(14)之间,且能够相对于覆环部(13)接近、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3827508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80047221.3
申请日:2012-07-30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4D29/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563 , F01D17/162 , F04D29/059
Abstract: 本发明的可变静叶片驱动装置(30)具备:环状的可动环(31),配置在轴流式压缩机的壳体(20)的外周侧;环支承机构(40),沿着可动环的周向隔开间隔而配置四个,并将可动环支承为能够绕着转子进行旋转;及连杆机构(70),以通过可动环的旋转而可变静叶片的朝向改变的方式将可动环和可变静叶片连结。环支承机构(40)具有:内侧辊(41i);外侧辊(41o);及辊支承台(43),在内侧辊和外侧辊夹入可动环的状态下将内侧辊及外侧辊支承为能够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01960121B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0980106938.9
申请日:2009-01-08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25/28 , F01D15/10 , F01D25/00 , F01D25/285 , F02C7/04 , F05D2230/70 , F05D2230/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1),具备:燃气轮机主体(100),利用使燃料燃烧后的燃烧气体的能量使转子(10)旋转并将旋转能量从转子(10)取出;入口壳体(121),安装于燃气轮机主体(100)上并向压缩空气的压缩部导入空气;吸气室(31),与入口壳体(121)连结,将从大气取入的空气向燃气轮机主体(100)导入;及切口部(34),完全包含在移动转子(10)时转子(10)通过或存在的范围而形成于吸气室(31)。
-
公开(公告)号:CN101965443B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0880127454.8
申请日:2008-12-24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25/26 , F01D25/14 , F01D25/243 , F01D25/246 , F02C3/14 , F05D2230/70 , F23R3/60 , F23R2900/00017
Abstract: 燃气轮机(1)具有:燃烧部机室(36),容纳包括燃烧器(39)的燃烧部(30),所述燃烧器(39)使燃料燃烧以产生用于使转子(50)旋转的燃烧气体;涡轮部机室,容纳承受燃烧气体而旋转的涡轮部侧动叶片以及轮盘;燃烧部壳体(31),形成燃烧部机室(36);及壳体(60),包括燃烧部壳体(31),并且与转子(50)的旋转轴(RL)垂直的面上的分割部分不在燃烧部壳体(31)上形成,而是在比燃烧部壳体(31)靠燃烧气体流动的下游侧的部分上形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