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摩托车制动操纵系统及三轮摩托车

    公开(公告)号:CN11335318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719737.9

    申请日:2021-06-28

    Inventor: 鄢常红 黎春琴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轮摩托车制动操纵系统及三轮摩托车,包括连接于车架上的安装梁以及以可上下摆动的方式转动配合于安装梁上的制动踏板臂,所述安装梁位于转向组件的横向一侧且高于三轮摩托车底板,所述制动踏板臂的前端作为驱动端、后端作为主动端并斜向下延伸,且制动踏板臂后端向下摆动形成制动状态对应的最低点高于三轮摩托车底板;结构既匹配了驾驶者的驾乘习惯,同时配合该驾乘习惯也自然控制了制动踏板臂的最低点位置,使得制动踏板摆动的最低点高于三轮车的底板位置,有效避免制动时,制动踏板臂位置最低影响三轮车通过性能的问题。

    钢板弹簧减震系统及三轮车

    公开(公告)号:CN11604493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73574.8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弹簧减震系统及三轮车,包括钢板弹簧和压紧机构,所述钢板弹簧包括由多片主簧片迭加形成的主簧体和由多片副簧片迭加形成的副簧体,所述主簧体两端形成与车架连接的连接部并在使用时形成主簧体减震结构,所述副簧体位于所述主簧体上方,并在主簧体减震变形到设定位置时参与减震,形成递进式减震结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接合组件和自适应调节组件,所述接合组件用于保证车架与所述压合面的受力接触,所述自适应调节组件用于保证所述车架与所述压合面在二级受力时接触面的良好贴合及副簧体退出受力时接合组件的及时复位。本发明能够保证缓冲垫与副簧的压合面之间实现自适应的承载接触,减少副簧与车架之间的摩擦。

    用于三轮车的转向助力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三轮车前叉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12693549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110003477.5

    申请日:2021-01-04

    Inventor: 李德 杨驰

    Abstract: 本发明首先提供用于三轮车的转向助力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三轮车前叉总成,包括被配置为与方向盘连接的扭力输入装置,还包括被配置为与方向柱连接可带动方向柱转动的扭力输出装置;所述扭力输入装置和所述扭力输出装置被配置为在同一力矩调整装置中,所述力矩调整装置为行星齿轮系机构;所述力矩调整装置被配置为在扭力输入端与扭力输出端在力矩保持平衡的状态下,扭力输入端以小于扭力输出端需要克服的阻力驱动。

    空滤器及发动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7605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70554.8

    申请日:2022-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滤器及发动机,包括空滤器本体,所述空滤器本体用于容纳空滤器滤芯;通气流道,所述通气流道位于空滤器本体上;所述空滤器滤芯位于通气流道上,在通气流道的末端包含出气口;缓冲箱,所述缓冲箱包含缓冲腔,所述缓冲箱设置于通气流道的出气口;空滤器本体外部的空气进入空滤器本体,流经通气流道上的空滤器滤芯过滤后进入所述缓冲箱,随后引入至发动机;能够降低空滤器噪音的产生,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钢板弹簧减震系统及三轮车

    公开(公告)号:CN11604493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0173574.8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弹簧减震系统及三轮车,包括钢板弹簧和压紧机构,所述钢板弹簧包括由多片主簧片迭加形成的主簧体和由多片副簧片迭加形成的副簧体,所述主簧体两端形成与车架连接的连接部并在使用时形成主簧体减震结构,所述副簧体位于所述主簧体上方,并在主簧体减震变形到设定位置时参与减震,形成递进式减震结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接合组件和自适应调节组件,所述接合组件用于保证车架与所述压合面的受力接触,所述自适应调节组件用于保证所述车架与所述压合面在二级受力时接触面的良好贴合及副簧体退出受力时接合组件的及时复位。本发明能够保证缓冲垫与副簧的压合面之间实现自适应的承载接触,减少副簧与车架之间的摩擦。

    钢板弹簧及三轮车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4663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73573.3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弹簧及三轮车,包括由多片主簧片迭加形成的主簧体和由多片副簧片迭加形成的副簧体,所述主簧体两端形成与车架连接的连接部并在使用时形成主簧体减震结构,所述副簧体位于所述主簧体上方,并在主簧体减震变形到设定位置时参与减震,形成递进式减震结构。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钢板弹簧及三轮车,主簧体与副簧体结合形成递进式的两级受力结构,减震受力更均匀,达到较好的减震力传递路径,满足车厢在重载和轻载的两种情况下的减震需求,同时减少钢板弹簧的用料,节约成本,满足轻型货运车辆的轻量化和低成本要求,钢板弹簧薄弱处的卷耳进行强度加强之后与钢板强度匹配,增加耐磨性,延长钢板弹簧的使用寿命。

    三轮车发动机高位进气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7383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42542.0

    申请日:2022-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进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轮车发动机高位进气装置,包括空滤器,位于车架上呈密闭状态的车架前横梁,空滤器进气口通过进气连接管与车架前横梁连通,车架前横梁上设置有用于空气进入的开口,所述开口位于车架前横梁靠近空滤器的一面,所述开口连通有倾斜设置的支管,所述支管远离车架前横梁的一端连通有垂直且远离地面设置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车架前横梁的一端连通有进气口帽,形成进气口帽远离空滤器和发动机设置的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三轮车发动机进气系统位于座椅的下方造成的进气环境差影响空滤器使用寿命以及空滤器容积小造成噪音大的问题,本发明在机动三轮车生产厂家有良好的用途。

    钢板簧减震系统及三轮车

    公开(公告)号:CN11473841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81074.9

    申请日:2022-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簧减震系统及三轮车,包括钢板簧和压紧机构,所述钢板簧包括由多片主簧迭加形成的主簧体和由多片副簧迭加形成的副簧体,所述副簧体位于所述主簧体上方,所述主簧体的两端形成与车架连接的卷耳,所述副簧体的两端均形成压合面;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与所述压合面接触的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车架铰接的支耳、设置于支耳上的缓冲垫及保持支耳转动和复位的弹簧。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钢板簧减震系统及三轮车,通过对压紧机构进行改进,使压紧机构在与副簧压合面贴合的过程中减少与副簧之间的刚性摩擦,从而有效加强板簧使用寿命并降低减震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同时也提高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钢板簧及三轮车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39644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191323.8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簧及三轮车,钢板簧包括簧体,所述簧体由多片簧片迭加形成,所述簧片包括多片副簧和多片主簧,所述副簧位于所述主簧上方,且多片副簧的长度从上到下依次递减,所述主簧的长度从上到下依次递减,所述簧体两端形成与车架连接的卷耳。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钢板簧及三轮车,能够减少各钢板片之间的摩擦,同时减少钢板弹簧的用料,节约成本,满足轻型货运车辆的轻量化和低成本要求,使钢板弹簧薄弱处的卷耳强度与钢板强度匹配,延长钢板弹簧的使用寿命。

    提升发动机散热效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67058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420426.2

    申请日:2017-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发动机散热效果的方法,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散热方法存在的散热效率不高,散热结构设计的错误的问题,包括通风道,与缸头对应的通风道处设置一聚风罩,所述聚风罩用于提升吹向发动机缸头的风量占比,还包括电子扇,电子扇配置为当整车轻载发动机低转速、高车速时风道时电子扇关闭,由通风道和聚风罩实现对发动机的降温;当整车重载高转速时电子扇开启,由通风道和聚风罩以及电子扇共同作用对发动机进行降温,本发明可根据发动机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降温模式的切换,始终保持发动机保持较高的发动机散热效率,使得发动机始终有着良好的工作环境,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