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704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55212.X
申请日:2025-03-25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层状结构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型高温气化铸造法制备榫卯界面结构叠层材料的方法,以钛粉、铝粉、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经过球磨、烘干、制作气化模型、铺放粉末与EPS模片、以及等离子烧结,制备榫卯界面结构的钛/铝叠层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模型高温气化铸造法与放电等离子烧结相结合,在各层粉末之间夹杂气化模型使其形成稳定的榫卯结构,随着烧结温度提升,模型气化,各层粉末相接触并烧结成形,由此制备出层间物理互锁的榫卯界面结构的钛/铝叠层复合材料,显著提高钛/铝叠层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粉末难以形成榫卯结构以及钛/铝叠层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943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59604.5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C22F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板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强韧匹配的多层异质结构TC21钛合金板材加工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步骤一:将TC21钛合金铸锭放入加热炉中进行预备热处理,在β转变温度以下30℃保温一段时间;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TC21钛合金铸锭快速加热到β转变温度以上,短时间保温,待组织发生调幅分解后,迅速转移进行热轧;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钛合金试样迅速转移到预热好的轧制设备上进行一道次轧制;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钛合金样品放入加热炉中进行时效处理,使组织产生多层异质结构。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钛合金板材加工方法所制产品强韧匹配性差的问题,适用于钛合金板材的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80674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62537.9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G01N1/32 , G01N23/20008 , G01N23/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EBSD检测的钛合金试样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步骤S1:将钛合金试样的待测面进行机械打磨;步骤S2:配置电解抛光液;步骤S3:将机械打磨后的钛合金试样进行电解抛光;电解抛光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步骤S4:将电解抛光后的钛合金试样放入低温酒精中进行超声清洗,超声清洗后将钛合金试样取出并冷风吹干;步骤S5:将钛合金试样的待测面进行氩离子抛光。本发明所述的钛合金试样制备方法适配性高,可满足用于EBSD检测的多种状态的钛合金试样的制备,处理后所得到的钛合金试样能够满足EBSD检测对试样表面的严格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7787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51848.0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模量高强高韧Mg90Y4Zn2Ni4变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属于镁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合金熔炼:按照待制备的镁合金的成分配比,通过熔剂覆盖保护熔炼法将Mg、Y、Zn、Ni的原料金属混合熔炼后浇注成铸态合金;然后对所述的铸态合金进行固溶处理;最后以挤压温度400‑420℃、挤压速度0.4mm/s、挤压比25:1、挤压角度30°对固溶处理后的铸态合金进行挤压;本发明通过在Mg‑Y‑Zn合金中引入大量Ni元素进行合金变质处理,获得大量层状和块状LPSO相,通过固溶处理技术进一步提高LPSO相体积分数,最后通过热挤压变形,获得纤维状排列的LPSO相,制备得到了高模量高强高韧协同一体的Mg‑Y‑Zn‑Ni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595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63827.1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相场法的含铌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工艺集成优化方法,属于含铌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工艺技术领域;解决了采用有限元方法无法对含铌奥氏体不锈钢生产加工过程中微观组织进行模拟预测使得采用连铸工艺得到的铸坯产生裂纹导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包括如下步骤:建立非平衡凝固相场模型;建立连续相场模型构建的初始浓度条件,依据溶质浓度、相尺寸、晶粒尺寸、晶界参数描述晶粒生长、晶界扩散、析出相演变过程,同时耦合弹性应变能,得到含铌奥氏体不锈钢组织随时间演变过程的等效应力应变分布;基于等效应力应变分布,结合损伤准则模型得到集成优化模型;本发明应用于含铌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工艺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40437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233536.9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C22C1/05 , B22F3/105 , B22F3/14 , B22F3/23 , B22F3/02 , B22F3/00 , C22C14/00 , C22C21/00 , B22F1/10 , B22F1/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合成碳化铝和三铝化钛增强铝/钛叠层材料制备方法,其针对背景技术的状况,以石墨烯、铝、钛为原料,制备了原位合成碳化铝和三铝化钛增强铝/钛叠层材料。此制备方法工艺先进,工序严密,生产效率高,制备出的原位合成碳化铝和三铝化钛增强铝/钛叠层材料为圆柱状块体,硬度达319HV,抗拉强度达639.4MPa,延伸率达10.6%,碳化铝在基体中分散均匀,钛、铝叠层界面之间结合良好,是先进的原位合成碳化铝和三铝化钛增强铝/钛叠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75380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24655.X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机器视觉缺陷检测的铸件表面图像采集装置,涉及铸造领域和深度学习技术领域;改善采集工作量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方的采集工作板,底板与采集工作板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保证装置的稳定性,所述采集工作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主动滑槽,主动滑槽用于安装主动滑块,所述主动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主动滑块,所述主动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半筒;本发明通过外半筒的设置,两个外半筒相互靠近并扣合,便能够对影像数据进行采集,采集起来更加的方便,减轻了工作量,通过内半筒的设置,内半筒旋转时,铸件表面影像采集器会跟随内半筒的旋转而旋转,从而可以对采集对象的四周进行影像采集,采集范围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91366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1088880.9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阻尼Mg‑Zn‑Ni‑Y合金及其制备工艺,属于镁合金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合金元素的组成及其质量百分比为:Zn 1.28~3.5wt%,Ni 1.16~3.2wt%,Y 4.68~12.8wt%,余量为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微观组织形貌特征为:主相由镁相和长周期相组成,晶界处为平行长周期相。合金主要由镁相和长周期相组成的二相合金,其中长周期相为镁合金中有效的强化相,并也有利于合金的阻尼性能。本发明工艺简单,可移植性强,且容易操作,成本较低,节约能源,通过控制合金成分和热处理工艺,控制合金LPSO相形貌及固溶原子,能大幅提高合金的阻尼性能,并保证了合金的强度,实现镁合金的阻尼与力学的平衡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80768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683729.8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向排列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针对石墨烯在铝基体中分散不均匀、难以与铝基体形成牢固界面结合的情况,以铝为基体、石墨烯为增强体,经球磨、超声分散、混粉、烘干、振动加压、等离子放电烧结,制备了定向排列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此制备方法工艺先进,数据精确翔实,工序严密,制备出的定向排列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硬度达97.7HV,抗拉强度达189MPa,石墨烯在铝基体中定向排列,且与铝基体有良好的界面结合,是先进的定向排列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10627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0385702.6
申请日:2021-04-1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锌钇准晶和碳化钛协同强化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针对镁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差的情况,以镁锌钇锆合金中的镁锌钇准晶和内生的碳化钛来协同强化镁锌钇锆合金,通过熔炼、氩气底吹、机械搅拌、电磁搅拌和挤压铸造,制成镁锌钇准晶和碳化钛协同强化镁基复合材料;此制备方法工艺先进,工序严密,数据精确翔实,制备出的镁基复合材料抗拉强度达268MPa,硬度达93.5Hv,延伸率达8.1%,是一种先进的镁锌钇准晶和碳化钛协同强化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