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71104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38007.8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镁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级沉淀强化Mg‑Zn‑Cu高导热变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Mg‑Zn‑Cu合金中,Zn和Cu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4%,其余为Mg;且Zn和Cu含量相等;先将合金熔炼得到铸态Mg‑Zn‑Cu;之后对铸态Mg‑Zn‑Cu进行反复多次的均质化处理;将均质化处理后的Mg‑Zn‑Cu进行热挤压变形处理,挤压角度为90°,挤压速度为0.4mm/s,挤压比为25:1,挤压温度为220℃~240℃;本发明通过设置Zn/Cu比、低合金化、挤压温度及90°挤压角度,实现了微米级、纳米级沉淀强化,在增强机械性能的同时平衡了导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574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890459.7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铜铁硼四元准晶‑碳化硅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铝铜铁硼四元准晶‑碳化硅涂层包括质量比为1:2的Al59Cu25Fe12.6B3.4四元准晶粉末和碳化硅粉末,所述Al59Cu25Fe12.6B3.4四元准晶粉末包含40~41%的铝粉、41~42%的铜粉、17~18%的铁粉、0.7~0.9%的硼粉;所述铝铜铁硼四元准晶‑碳化硅涂层制备方法通过配置粉末、气雾化、筛选及混合粉末、准备基体材料、采用高超音速火焰喷涂设备进行喷涂等步骤,制备得到铝铜铁硼四元准晶‑碳化硅涂层。本发明的铝铜铁硼四元准晶‑碳化硅涂层孔隙率得到有效降低且硬度得到显著提升,克服了传统准晶涂层孔隙率大的不足,该铝铜铁硼四元准晶‑碳化硅涂层应用于钛合金,可显著提高钛合金材料的耐磨性,有效拓展了钛合金的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98767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851953.4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挤压大塑性变形超细晶Mg97Y2Zn1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属于镁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先进行合金熔炼:按照合金的各组成元素的原子百分含量配比准备原料;通过熔炼法将Mg、Y、Zn的原料金属混合熔炼后浇注成铸态合金;然后以挤压温度450℃对铸态合金进行一次挤压,一次挤压的凹模角度为45°;最后以挤压温度390‑450℃再进行二次挤压,二次挤压的凹模角度为30°;本发明采用大变形二次挤压工艺,通过改变二次挤压温度,对Mg97Y2Zn1镁合金组织进行调控,获得了一种晶粒尺寸为亚微米级的高强高韧Mg97Y2Zn1镁合金;Mg97Y2Zn1镁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得到协同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77878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51981.6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高导热Mg‑Zn‑Cu‑Mn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属于镁合金制备技术领域;按照Mg‑3Zn‑3Cu‑xMn,0≤x≤1合金的各组成元素的原子百分含量配比准备金属原料,然后依次进行合金熔炼、均质化处理、热挤压变形;挤压温度为260‑270℃、挤压速度为0.3‑0.6mm/s;本发明通过对Mg‑Zn‑Cu系镁合金进行Mn的合金化变质处理,实现了Mn元素的均质分散到团簇析出;当添加0.6wt.%含量的Mn时,合金表现出最优异的导热率和抗拉强度;本发明使Mg‑Zn‑Cu‑Mn镁合金的晶粒细化,并消除部分铸造缺陷,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合金的强度与导热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19213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72283.5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G16C60/00 , G16C10/00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场法定量预测含铌奥氏体不锈钢铌化物析出规律的方法,属于含铌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数值模拟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热加工及热处理工艺设计中因大批量试错实验研究而产生的高成本、低效率等问题;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力学计算软件得到含铌奥氏体不锈钢中铌化物析出的温度范围;将温度范围梯度划分为多个热处理实验需要的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采用相场法进行不同工艺下的含铌奥氏体不锈钢中铌化物的组织形貌演化计算,获得析出相尺寸及体积分数演变规律;将相场模拟尺度时间参数与实际热处理实验的真实时间进行对应转换;本发明应用于含铌奥氏(56)对比文件Wenkui Yang 等.Dislocation loopassisted precipitation of Cu-richparticles: A phase-field study.《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2023,1-12.Markus Apel 等.Phase Field Modelingof Microstructure Formation, DSC Curves,and Thermal Expansion for Ag-Cu BrazingFillers Under Reactive Air BrazingConditions《.ADVANCED ENGINEERINGMATERIALS》.2014,1468-1474.Jurandir Marcos Sa´ de Sousa 等.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under abrasivewear of Fe-Cr-C+Nb coating deposited byFCAW process《.Wear》.2023,1-13.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59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463827.1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相场法的含铌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工艺集成优化方法,属于含铌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工艺技术领域;解决了采用有限元方法无法对含铌奥氏体不锈钢生产加工过程中微观组织进行模拟预测使得采用连铸工艺得到的铸坯产生裂纹导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包括如下步骤:建立非平衡凝固相场模型;建立连续相场模型构建的初始浓度条件,依据溶质浓度、相尺寸、晶粒尺寸、晶界参数描述晶粒生长、晶界扩散、析出相演变过程,同时耦合弹性应变能,得到含铌奥氏体不锈钢组织随时间演变过程的等效应力应变分布;基于等效应力应变分布,结合损伤准则模型得到集成优化模型;本发明应用于含铌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工艺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16579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303254.6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铸造Al‑Mg‑Li合金的制备方法,其针对现有技术中铸造铝锂合金强度高但延伸率低的技术问题,通过在Al‑Mg‑Li基体中添加合金化元素,并且经真空熔炼、氩气底吹、机械搅拌、电磁搅拌、热处理,制成高性能铸造Al‑Mg‑Li合金;此制备方法工艺先进,工序严密,制备出的高性能铸造Al‑Mg‑Li合金化学成分均匀,抗拉强度达443MPa,延伸率达12.8%,是一种先进的高性能铸造Al‑Mg‑Li合金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983813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1303918.X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熔炼技术,具体是一种高通量镁合金熔炼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熔炼炉只能同时熔炼单一种类镁合金的问题。一种高通量镁合金熔炼装置,包括箱形炉体、矩形炉底、矩形炉盖、圆筒形炉胆、若干根电加热棒、步进电机、联轴器、传动轴、两个单向轴承、传动套管、下层坩埚托架、上层坩埚托架;其中,箱形炉体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敞口,且箱形炉体的内腔为圆柱形内腔;矩形炉底封盖于箱形炉体的下端敞口上,且矩形炉底的上表面中央开设有安装槽;矩形炉盖为空心结构;矩形炉盖的上壁中央贯通开设有导气孔A;矩形炉盖的下壁贯通开设有若干个沿周向等距排列的导气孔B。本发明适用于镁合金熔炼。
-
公开(公告)号:CN116833414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593117.4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硼增强铝/钛叠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针对现有铝/钛叠层复合材料中铝层的强度较低、碳化硼难以均匀分散在基体中、粉末烧结空气残留的情况,以碳化硼、铝、钛为原料,经超声分散、混粉、烘干、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烧结、原料箔制备、箔片叠放、碳化硼增强铝/钛叠层复合材料烧结成型,制备了碳化硼增强铝/钛叠层复合材料。此制备方法工艺先进,工序严密,生产效率高,制备出的碳化硼增强铝/钛叠层复合材料为圆柱状块体,碳化硼在铝层中分散均匀,钛、铝叠层界面之间结合良好,是先进的碳化硼增强铝/钛叠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67652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32773.0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于表面抛光用铬镍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铬镍不锈钢可抛光性能不稳定的问题。一种适于表面抛光用铬镍不锈钢,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02%~0.06%,Si≤0.75%,Mn≤2%,P≤0.04%,S≤0.03%,Cr17%~18.5%,Ni10%~11%,N≤0.05%,余量为Fe。本发明适用于装饰材料、钟表表壳等产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