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EBSD检测的钛合金试样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674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62537.9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EBSD检测的钛合金试样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步骤S1:将钛合金试样的待测面进行机械打磨;步骤S2:配置电解抛光液;步骤S3:将机械打磨后的钛合金试样进行电解抛光;电解抛光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步骤S4:将电解抛光后的钛合金试样放入低温酒精中进行超声清洗,超声清洗后将钛合金试样取出并冷风吹干;步骤S5:将钛合金试样的待测面进行氩离子抛光。本发明所述的钛合金试样制备方法适配性高,可满足用于EBSD检测的多种状态的钛合金试样的制备,处理后所得到的钛合金试样能够满足EBSD检测对试样表面的严格要求。

    一种燃煤电站锅炉受热面积灰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5872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83816.7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电站锅炉受热面吹灰预测方法,涉及燃煤电站锅炉受热面吹灰预测领域。包括:获取燃煤电站锅炉受热面全天清洁因子数据集,并截取积灰段清洁因子时间序列数据作为原始清洁因子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对原始清洁因子时间序列数据注入白噪声并构造待分解序列,对其进行分解,获得固有模态函数分量和残差分量;采用双向循环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各分量进行预测,获得各分量预测值;将各分量预测值进行叠加得到用于表征锅炉受热面积灰状况的最终预测值。本发明将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与双向循环神经网络相结合,能够准确预测锅炉受热面积灰的状况,为燃煤电站吹灰操作提供指导。

    基于核壳结构的聚四氟乙烯基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5183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75648.7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是一种基于核壳结构的聚四氟乙烯基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Al/PTFE活性材料释能效率不足的问题。一种基于核壳结构的聚四氟乙烯基活性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铝粉和包覆于铝粉的含能热塑性弹性体,其中,铝粉、含能热塑性弹性体和聚四氟乙烯的质量份数比为25~26:1.5~5:70~72.5。本发明通过在聚四氟乙烯基活性材料中引入含能热塑性弹性体,利用含能热塑性弹性体含能、钝感以及力学性能优异的优点,使活性材料最终释能效率得到增益效果。

    一种实用化射频MEMS开关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40735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0605343.4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MEMS器件制造领域,特别涉及实用化射频MEMS开关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硅片清洗、高阻硅片表面氮化硅的生长、共面波导电镀、上电极极板电镀、铝制下拉电极的制作、牺牲层释放。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造的射频MEMS开关,射频MEMS开关下接触电极平整度较高具有成品率相对较高、开关寿命相对较长,插入损耗较低、隔离度较高。

    一种T型双悬臂梁式单刀双掷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07393767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07507.7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59/0009

    Abstract: 一种T型双悬臂梁式单刀双掷开关,主要结构由衬底、微波传输线、驱动电极、上电极、下电极、固定锚点和空气桥组成,微波传输线和驱动电极设置在衬底上,上电极为双悬臂梁、中间锚点支撑左右各一个悬臂梁结构,下电极采用带弹性梁的单触点、双触点、三触点,从力学方面讲,可减小上电极因静电力作用快速下拉时对下电极产生的撞击力,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保护触点和上电极,可增强有效接触,避免弱接触带来的烧蚀和粘连,当在第一驱动电极上施加驱动电压时,上电极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发生下拉至与触点接触,此时开关处于导通状态,第二驱动电极上方的上电极翘起,既增大了开关的隔离度,防止了上下电极之间的自吸合,同时也增强了开关寿命和微波性能。

    一种省煤器受热面的积灰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4759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11320.3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省煤器受热面的积灰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积灰预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省煤器的实时运行数据;构建省煤器受热面热损失模型,求解得到热损失面积最小时的吹灰起点和对应的吹灰阈值;将热损失面积最小时的吹灰起点和对应的吹灰阈值代入原序列中,截取得到区间预测的目标积灰段;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对目标积灰段进行分解,得到高频分量、低频分量和趋势项;并将其作为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双向门控循环神经网络的输入,得到积灰的预测区间;该方法对目标序列使用区间预测更好地刻画了预测点的不确定性,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为锅炉运行人员进行吹灰操作、制定吹灰策略提供更多的反应时间。

    一种十字型单刀三掷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07424875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710607042.5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十字型的单刀三掷开关,主要结构由衬底、微波传输线、驱动电极、上电极、下电极、固定锚点和空气桥组成,微波传输线和驱动电极设置在衬底上,上电极为T型直板型结构,下电极采用带弹性梁的单触点、双触点、三触点,从力学方面讲,可以减小上电极因静电力作用快速下拉时对下电极产生的撞击力,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保护触点和上电极,从电学方面讲,可以增强有效接触,避免弱接触带来的烧蚀和粘连,当在第一驱动电极上施加驱动电压时,上电极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发生下拉至与触点接触,此时开关处于导通状态,第二驱动电极上方的上电极翘起,既增大了开关的隔离度,防止了上下电极之间的自吸合,同时也增强了开关寿命和微波性能。

    一种实用化射频MEMS开关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40735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710605343.4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MEMS器件制造领域,特别涉及实用化射频MEMS开关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硅片清洗、高阻硅片表面氮化硅的生长、共面波导电镀、上电极极板电镀、铝制下拉电极的制作、牺牲层释放。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造的射频MEMS开关,射频MEMS开关下接触电极平整度较高具有成品率相对较高、开关寿命相对较长,插入损耗较低、隔离度较高。

    一种十字型单刀三掷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0742487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607042.5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59/0009

    Abstract: 一种十字型的单刀三掷开关,主要结构由衬底、微波传输线、驱动电极、上电极、下电极、固定锚点和空气桥组成,微波传输线和驱动电极设置在衬底上,上电极为T型直板型结构,下电极采用带弹性梁的单触点、双触点、三触点,从力学方面讲,可以减小上电极因静电力作用快速下拉时对下电极产生的撞击力,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保护触点和上电极,从电学方面讲,可以增强有效接触,避免弱接触带来的烧蚀和粘连,当在第一驱动电极上施加驱动电压时,上电极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发生下拉至与触点接触,此时开关处于导通状态,第二驱动电极上方的上电极翘起,既增大了开关的隔离度,防止了上下电极之间的自吸合,同时也增强了开关寿命和微波性能。

    一种T型双悬臂梁式单刀双掷开关

    公开(公告)号:CN206931543U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20900730.6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T型双悬臂梁式单刀双掷开关,主要结构由衬底、微波传输线、驱动电极、上电极、下电极、固定锚点和空气桥组成,微波传输线和驱动电极设置在衬底上,上电极为双悬臂梁、中间锚点支撑左右各一个悬臂梁结构,下电极采用带弹性梁的单触点、双触点、三触点,从力学方面讲,可减小上电极因静电力作用快速下拉时对下电极产生的撞击力,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保护触点和上电极,可增强有效接触,避免弱接触带来的烧蚀和粘连,当在第一驱动电极上施加驱动电压时,上电极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发生下拉至与触点接触,此时开关处于导通状态,第二驱动电极上方的上电极翘起,既增大了开关的隔离度,防止了上下电极之间的自吸合,同时也增强了开关寿命和微波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