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13130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010262569.7
申请日:2010-08-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IPC: B25B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68707 , B25J7/00 , B25J15/12
Abstract: 一种电致动夹持器,包括一支撑部,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电致动夹持臂,所述至少两个电致动夹持臂通过支撑部固定。其中,每一个电致动夹持臂包括一片状柔性高分子基体以及一碳纳米管膜结构,其中,所述碳纳米管膜结构至少部分包埋于所述柔性高分子基体一表面,所述碳纳米管膜结构为多个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结合而成,所述至少两个电致动夹持臂具有碳纳米管膜结构的表面间隔相对。所述电致动夹持器可应用于仿生领域,如机器人的手。
-
公开(公告)号:CN101231932B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0810003781.4
申请日:2008-01-22
Inventor: T·杜登 , A·施米德 , I·G·佩特罗夫 , T·I·唐切夫 , E·A·奥尔森 , J·范德沃特 , R·瓦格纳 , J·范登奥特拉尔 , J·W·布鲁格斯 , A·奥特文格 , H·N·斯林格兰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7/20 , B25J7/00 , G01N23/2204 , G02B21/32 , H01J2237/20214 , H01J2237/20221
Abstract: 本发明说明了一种用于例如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中的操纵器,所述操纵器能够旋转和平移样品支架(4)。该操纵器将圆形样品支架扣紧在两个元件(3A、3B)之间,所述元件被安装到执行器(2A、2B)上。在相同方向内移动执行器导致样品支架的平移,而同时在相反方向内移动执行器导致样品支架的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00436067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03801662.1
申请日:2003-01-1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小钳子,它具有:电机;夹持部件,其有一端部,另一端部根据往复的平移变位量在扩大前端的开合量的同时松开和夹持被夹持物;基座部件,其具有与夹持部件的另一端部相接合的接合部;保持部件,其连接固定所述一端部,该保持部件具有贯通的中空部;开关机构,其用于使电机转动和停止;变换机构,其收纳于保持部件内,并具有:凸轮,该凸轮与电机的轴连接以进行转动,并且该凸轮具有凸部;和凸轮从动杆,其具有与该凸部相对应的、接触式结合的凹部,变换机构将电机朝一方向的转动变换为相对于夹持部件的另一端部的在规定的往复两个方向的平移变位量;及安装机构,其将基座部件相对保持部件可自由拆卸地安装在多个不同位置上。
-
公开(公告)号:CN1325228C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410031684.8
申请日:2004-04-02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nventor: 林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1C99/002 , B25J7/00 , B25J15/0004 , C12M35/00 , G01N2035/1039 , G01N2035/1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手,具有即使对于细小的目标物也可以在确实握持的状态下容易地进行姿态控制等细致操作的构成。本发明的机械手,例如,在与操作目标物的接触部上,具有与通过流体控制机构控制压力的压力室相连通的开口,利用流体控制机构控制经由开口的流体出入,从而进行目标物的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233511C
公开(公告)日:2005-12-28
申请号:CN02117851.8
申请日:2002-05-23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B25J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7/00 , B25J9/0015 , B25J9/0039 , B25J9/0042 , B25J17/0266 , Y10T74/20305
Abstract: 一种可重组模块化3~6自由度结构解耦并联微动机器人。属于机械制造领域。主要解决并联结构微动机器人采用完全装配式装配误差大;整体加工式工艺性较差的问题。主要技术要点是具有三个两两正交安装面的底座模块上的连接孔与由带连接孔的底盘、柔性移动副、连杆、柔性铰链和方杆构成的支链模块底盘的连接孔固定连接,支链模块的方杆插入运动工作台模块正交面的槽内固定连接,驱动模块固接在支链模块的移动副柔性部位与底盘之间。该机器人可以通过模块重组成3~6自由度结构解耦并联微动机器人。在精细操作与加工、微制造、微动工作台、集成电路、生物和遗传工程、显微外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630117A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申请号:CN200410104967.0
申请日:2004-12-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4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41/0933 , B25J7/00 , B25J15/12 , G02B6/3512 , G02B6/352 , G02B6/3578 , G02B6/359 , G02B26/0825 , G02B26/0858 , H01L41/094 , H01L41/0986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一种压电体薄膜装置,包括:由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夹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且在膜厚方向具有极化矢量并且若通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规定值以上的电压则极化矢量颠倒的压电体薄膜构成的压电体薄膜元件;供给使极化矢量颠倒的电压的电源电路;压电体薄膜根据极化矢量的方向具有不同的晶格常数,压电体薄膜元件即使在不外加电压的状态下,也保持与极化矢量的方向对应的不同的变位位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