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取代噁唑和多取代咪唑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3032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83341.7

    申请日:2014-05-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63/32 C07D233/58 C07D233/64

    Abstract: 多取代噁唑和多取代咪唑的合成方法,涉及两类化合物的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先将邻二酮、醋酸铵和醋酸混合搅拌后升温到95~105℃反应170~190min,反应结束后加入水,并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调整体系的pH值至7,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后蒸除溶剂,残留物经柱层析后同时得到三取代噁唑和三取代咪唑。本发明通过一步反应即可同时合成多取代噁唑和多取代咪唑,该方法和同类的多步法相比,明显步骤缩短,同时本发明工艺过程操作简单,不采用昂贵的或者污染较大的物质做催化剂。本发明制成的产品纯度较高,副产物较少。

    一种中空氧化铜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71486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40542.1

    申请日:2014-01-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中空氧化铜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涉及涉及化学合成工艺,本发明采用常压回流方法通过铜盐与浓氨水形成澄清溶液,利用间苯二酚类杯[4]甲磺酸钠型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胶束作为模板,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团磺酸根阴离子对铜氨络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进行铜离子的固定与富集,在回流去除氨气的过程中沉积CuO纳米粒子并形成球状CuO纳米颗粒,由于间苯二酚类杯[4]甲磺酸钠型表面活性剂及其胶束具有大的杯空腔和多头多尾结构,从而在纳米CuO的合成过程中能以胶束结构骨架参与中空球状颗粒的形成。本发明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

    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39003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40453.7

    申请日:2014-01-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涉及一种氧化锌纳米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本发明用常压回流方法通过锌盐与浓氨水形成澄清溶液,利用间苯二酚类杯[4]甲磺酸钠型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胶束作为模板,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团磺酸根阴离子对锌氨络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进行锌离子的固定与富集,在回流去除氨气的过程中沉积ZnO纳米粒子并形成哑铃状的ZnO纳米颗粒,由于间苯二酚类杯[4]甲磺酸钠型表面活性剂及其胶束具有大的杯空腔和多头多尾结构,从而在纳米ZnO的合成过程中能以骨架参与哑铃状颗粒的形成。本发明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

    取代吡咯烷-2-酮的新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2672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78652.7

    申请日:2013-07-0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取代吡咯烷-2-酮的新合成方法。本发明将含1,4-二羰基结构的吲哚-2-酮、醋酸和醋酸铵加入容器中加热搅拌反应至结束后,再将反应液与水混合抽滤出固体,即为合成的多取代吡咯烷-2-酮类化合物。本发明解决了过去存在的后处理时比较繁琐,同时硒和金属的残留往往导致该方法制备的产物难以在医药行业中应用,及双氧水方法因只能合成少量的取代基较为稳定的特殊四氢吡咯化合物而不具备广谱性等缺陷。本发明以醋酸为溶剂,该溶剂无毒易得,并直接以醋酸铵为氮源,该物质能溶解于水,分离容易,后处理极其容易,抽滤出固体即可。

    间三氯苯的制备方法
    7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91587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234536.1

    申请日:2010-07-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景崤壁 朱艳 吴磊

    Abstract: 间三氯苯的制备方法,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将1,2,3-三氯苯和1,2,4-三氯苯的任一种在三氯化铝的催化剂作用下,通过简单的异构化后连续两次精制得到纯度可达99%的间三氯苯。本发明以廉价的1,2,3-三氯苯和1,2,4-三氯苯为原料,以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廉价易得,不需另加有机溶剂,生产成本较低。

    四氢吡啶类药物分子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70515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110007592.6

    申请日:2011-01-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景崤壁 王芳

    Abstract: 四氢吡啶类药物分子的合成方法,涉及一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先将卡宾催化剂3-苄基-5-(2-羟乙基)-4-甲基噻唑氯化盐、三乙胺、苯甲腈和溶剂加入容器中常温搅拌反应;再向所述容器加入丙烯腈,在加热搅拌或微波辐射条件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将溶剂蒸干,取固体用乙醇重结晶,即得四氢吡啶类药物分子。本发明以3-苄基-5-(2-羟乙基)-4-甲基噻唑氯化盐为催化剂,无毒、对环境无害,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催化剂,产率较高,分离提纯容易,本发明可以采取简单的微波辐射的方法代替常规加热,可缩短反应时间,降低能耗,提高合成效率。

    水相中安息香酮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74900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105291.2

    申请日:2010-01-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水相中安息香酮的合成方法,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发明步骤是先将卡宾催化剂N-烷基苯并咪唑溴盐和水加入反应容器中常温搅拌,再加入苯甲醛,加热搅拌,最后在空气中加热至回流得安息香酮。本发明以卡宾催化剂N-烷基苯并咪唑溴盐为原料,无毒、对环境无害,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催化剂。本发明方法中采取的溶剂是水,水是一种来源广泛,成本较低且对环境无害的溶剂,同时安息香酮的产率较高。可不需要加入任何氧化剂,只要将反应体系暴露在空气中搅拌,空气中的氧气即可起到氧化剂的作用。该反应通过空气氧化苯偶姻得到安息香酮,空气来源广泛,几乎没有成本,这大大降低合成成本。

    微波辐射下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83127C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200610039854.6

    申请日:2006-04-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辐射下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发明将邻苯二胺的盐酸盐、酯溶于乙二醇中,用微波照射,加水,用碱调节PH值为7~8,过滤后,用95%乙醇重结晶,得苯并咪唑产物。解决了现有方法需要较高的压力或较长的反应时间,造成制备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成本高、耗能、周期长等缺陷,同时反应溶剂对环境造成污染等缺陷。本发明产率接近100%,无任何分子在反应过程中转化为废物,无污染,成本低。

    1,3,5-三苯基苯的新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36787C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610039855.0

    申请日:2006-04-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1,3,5-三苯基苯的合成方法。本发明将苯乙酮溶于正戊醇中,边搅拌边慢慢滴入催化剂四氯化锡,然后再加入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在110℃的温度下反应数小时,然后将反应物倾倒入无水乙醇中,搅拌,过滤,用二氯甲烷-乙醇重结晶,得产物1,3,5-三苯基苯。解决了强酸催化合成1,3,5-三苯基苯时使的碳化作用,不但降低了该反应的产率而且得到大量污染环境的黑色物质,四氯化硅和三氯化铝要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需要加入当量级的催化剂而且反应时间也长,需要反应24小时以上,浪费大量的能源和高纯氮气等缺陷。本发明反应产率在85%以上,副产物较少,大大减少了大量酸性催化剂对于环境的污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