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耐蚀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6997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086117.5

    申请日:2019-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耐蚀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镁合金生产技术领域。该镁合金的原料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Gd:3.0%~5.0%、Y:2.0%~4.0%、Zn:0.4%~0.8%、Mn:0.4%~1.0%、Sc:0.2%~0.5%,余量为Mg。采用如下工艺制备:熔炼、均匀化、挤压、冷拉/压变形、双级人工时效。采用多元合金化,通过多种元素的协同作用,在辅以制造技术的改进,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得到的镁合金具有高强,高塑和高耐蚀等多重优点,而且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可以生产的产品类型多,应用范围广。

    一种近β型低成本钛合金壳体的挤压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65711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810326610.9

    申请日:2018-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β型低成本钛合金壳体的挤压成形方法。本发明首先是将钛合金预制坯料放入对电阻加热炉中加热至Tβ‑20℃,保温1小时,接着将加热好的钛合金坯料放入挤压模具中,合模,采用专用的加热控温装置,对钛合金挤压过程进行变温控制,挤压完成后,取出制件,空冷,最终完成整个钛合金壳体的精密成形。应用本发明,可以避免钛合金挤压件在挤压时发生裂纹或内部β斑,外部质量和内部组织好,产品性能得到提高,工序简便,生产效率高。

    一种大长径比复杂曲轴的校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48255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26127.0

    申请日:2019-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长径比复杂曲轴的校形方法。首先对发生翘曲的大长径比曲轴进行尺寸划线,检查沿轴向方向的曲轴形状跳动量及最低点位置,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校形量范围。将曲轴局部分段加热至去应力时效温度,吊装安放于校形工作台,两端采用专用的W形工装进行约束,然后根据校形力计算的参数,采用机械压力机从计算的最小的变形量开始进行单点校形,每次校形后检验曲轴整体直线度,保证尺寸满足产品要求。本发明,可以解决大长径比复杂曲轴发生翘曲变形导致报废,而传统的校形手段需要研制专用的复杂工装的难题,且无法避免校形过程中的曲柄“张口”问题。

    一种低成本高强韧变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5989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804722.0

    申请日:2018-0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成本高强韧变形镁合金,由Zn、Y、Nd、La、Mn、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其中Y、Nd和La质量百分比总和不大于总质量分数的2.5%。本发明使用Y、Nd和La三种特定的稀土元素,且控制稀土元素总量的质量百分比总和不大于镁合金总质量分数的2.5%,再结合Zn、Mn和Mg,通过多元合金化,以元素间的相互影响降低彼此在基体中的固溶度,提高了稀土元素的收得率和利用效率,在较少稀土添加量下明显提高合金的强化效果,使合金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室温抗拉强度≥420MPa,断后伸长率≥7%。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一种深锥形铜药型罩组织超细晶化梯度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17477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341876.0

    申请日:2018-0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锥形铜药型罩组织超细晶化梯度控制方法,包括挤压成形、再结晶热处理、高频冲击步骤,所述挤压成形采用多道次挤压;所述高频冲击敲击速度15000~40000次/分,敲击力1200~2000N,次数1~3次。本发明控制技术实现深锥形药型罩成形与表面质量控制;改善材料的塑性,并得到细晶组织;在药型罩内表层形成沿厚度方向分布的超细晶梯度组织。通过该方法获得沿药型罩厚度方向分布的超细晶梯度组织,且沿母线方向组织分布均匀,为高性能深锥形铜药型罩的研制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

    反挤压主动式浮动凹模成形系统及成形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5195660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510667818.3

    申请日:2015-10-16

    Abstract: 本专利申请涉及了材料加工工程锻压锻造成形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反挤压主动式浮动凹模成形工艺,需要使用一种反挤压主动式浮动凹模成形系统,包括上模板和下模垫,下模垫设于快锻液压机上,上模板设于下模垫的上方,上模板靠近下模垫的一侧上连接有上模固定块,上模固定块上连接有冲头,下模垫靠近上模板的一侧上设有液压缸,液压缸上连接有凹模,凹模上开有贯穿凹模的容腔,冲头和容腔间隙配合,容腔内滑动连接有凹模芯,凹模移动速率是坯料上移速率的0.5~5倍,在进行六个步骤的操作,坯料最终成形;本专利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主动控制凹模的运动速率,并有效降低成形力及提高坯料流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