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5668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24545.4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热连轧生产线中超快速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属于金属轧制技术领域,包括:通讯系统采集轧件数据传至过程自动化系统,经设定计算后将结果给基础自动化系统;轧件到第二架轧机,基础自动化系统把相关流量与压力模式数据送泵站系统,泵站依水泵情况确定频率升频;带钢头部至第三架轧机且处于干头控制模式,基础自动化系统计算前后置超快冷系统集管补偿距离;头部到第五架轧机,设旁通调节阀初始开口度并开启压力闭环控制;头部到精轧出口高温计,启动动态设定计算并处理前置超快冷系统压力补偿;之后依据带钢头部在前后置超快冷系统不同位置,调整旁通调节阀、切换闭环控制;带钢尾部离开各冷却区域后,水泵降频并依次关闭前后置超快冷系统集管。
-
公开(公告)号:CN11158988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010356564.4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1B4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无缝钢管在线冷却系统及冷却装置在其上的布置方法,主要目的是提高热轧无缝钢管的生产效率和综合性能。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生产线包括分别位于定径机前后的定径前辊道和定径后辊道、位于冷床和定径机之间的冷却辊道及冷却装置;冷却装置设置于定径前辊道处;和/或,冷却装置设置于定径后辊道处;和/或,冷却装置设置于冷却辊道处;冷却装置包括多个沿辊道输送方向布置的冷却喷水环,其外表面设置进水口,进水口通过供水管路和调节阀组与分流集水管连通,分流集水管与冷却装置平行布置,分流集水管长度大于冷却装置长度;冷却喷水环内壁设置出水口,且在冷却喷水环内设置有环形隔板,环形隔板上布置有通流孔。
-
公开(公告)号:CN118122970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43883.4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薄带连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调整的侧密封装置和双辊薄带连铸系统,可调整的侧密封装置包括:座体;侧封板组件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连接于座体,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滑动连接于座体,驱动组件的输出端铰接于侧封板组件,驱动组件用于带动侧封板组件沿着座体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用于调节侧封板组件相对于调节组件的倾角;其中,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杆和调节螺母,调节螺杆连接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调节螺母连接于侧封板组件,调节螺母套设在调节螺杆之上。调节组件可以带动侧封板组件进行转动,且可以定量调节转动角度,使得侧封板组件与结晶辊更好地抵接,杜绝或极大程度地降低漏钢现象的产生,保障了钢带的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12726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067258.7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1C7/00 , C30B29/46 , C30B29/66 , C22C33/04 , C22C38/02 , C22C38/12 , C22C38/60 , C21D1/26 , C21D1/74 , C21D6/00 , C21D8/12 , C21D1/6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低温板坯加热制备取向硅钢的新型抑制剂‑三硫化二铌,基于超低碳成分体系在Fe‑3%Si中添加Nb、S两种元素,重量百分比为Nb:0.02%~0.15%,S:0.04%~0.1%,形成的铌硫化合物原子配比为Nb:S=1:1.5,化学式为Nb2S3。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_3/mmc(194),晶格常数为#imgabs0#其与基体的位向关系为#imgabs1#这种抑制剂在取向硅钢中形貌为椭球状及短棒状,尺寸为30~100nm。其固溶度高,全固溶温度低,粗化速率适中,符合作为取向硅钢抑制剂的要求。该铌硫化合物冶炼和成分的控制难度低,能实现取向硅钢板坯低温加热,无需常化退火及脱碳退火工序,显著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58987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010356603.0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无缝钢管在线冷却轴向均匀化控制方法和系统,涉及热轧无缝钢管生产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能够通过控制辊道传送速度或喷环开启个数实现钢管头部和尾部特殊温度的灵活控制,可有效提高钢管轴向性能的均匀性,提高热轧无缝钢管的质量及成材率。所述方法包括:利用预设目标温度算法对获取的钢管参数进行处理,得到钢管各部分的实际目标温度,所述钢管参数包括钢管直径、长度和初始目标温度;通过调节辊道转动速度或者喷环开启数量,对钢管进行均匀冷却控制。本发明适用于热轧无缝钢管在线冷却轴向均匀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60042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85956.8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11/06 , C04B35/583 , C04B35/48 , C04B35/622 , C04B35/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辊薄带铸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双辊薄带铸轧工艺的复合侧封板,复合侧封板的导热系数、弹性模量和线膨胀系数沿厚度方向梯度变化;或复合侧封板的导热系数、弹性模量和线膨胀系数沿高度方向梯度变化。由此,将该复合侧封板应用于双辊薄带铸轧工艺时,能够有效降低复合侧封板产生的最大热应力,避免由于热应力与支撑力的相互作用导致复合侧封板出现裂纹甚至断裂,提高复合侧封板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77031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903202.7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薄带连铸中铸辊铸轧力及辊缝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可以解决目前在薄带连铸中铸辊铸轧力及辊缝的控制时,导致产品生产的稳定性差,且容易出现严重的裂纹甚至断带的技术问题。其中方法包括:根据轧制力计算方程,计算铸辊目标轧制力;根据轧机弹跳方程,计算铸辊基础辊缝;利用双层结构辊缝PID控制器,基于铸辊基础辊缝对薄带连铸中的辊缝进行微调控制,以使铸辊实际铸轧力与铸辊目标轧制力匹配。能够达到根据设备不同时间段的不同状态,以及不同的铸带厚度,自动控制铸辊辊缝以及铸轧力,实现稳定浇铸,保证成带效果,最大程度上减小铸辊相关参数波动,稳定成带,提高铸带质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15022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1489954.X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16 , C22C38/20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38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8 , C21C7/00 , C21D1/28 , C21D6/00 , C21D8/02 , C21D11/00 , C22C33/06
Abstract: 一种抗大线能量焊接的建筑用钢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钢铁生产技术领域。该建筑用钢的化学成分按质量分数包括:C:0.05~0.18%,Si:0.05~0.75%,Mn:0.65~1.75%,P:0.003~0.02%,S:0.001~0.015%,Al:0.005~0.075%,Nb:0.01~0.05%,V:0.01~0.07%,Ti:0.005~0.04%,Mg+Ca:0.001~0.01%,O:0.002~0.01%,N:0.005~0.015%,余量为Fe和残余元素;V、Ti、N的含量同时还满足关系式:1.06[Ti]<3.64[N]<[V]+1.06[Ti]。钛、铌、钒的氮化物与镁、钙的氧化物所形成的析出粒子起到钉扎奥氏体晶粒和促进铁素体形核的作用;并通过调整合金成分与冶炼工艺,对多种氮化物和氧化物的数目与形态进行合理有效控制,消除在焊接热循环过程中产生的粗大组织,提高建筑用钢的焊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13442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57976.8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超低碳含钇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化学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Si:2.0~4.5%,C:≤0.003%,Y:0.001~0.1%,Mn:0.1~0.25%,Al:0.01~0.02%,Cu:0~0.3%,S:0.02~0.035%,N:0.009~0.01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生产工艺为:连铸、铸坯加热、热轧、常化、冷轧、初次再结晶退火、二次再结晶退火。本发明采用超低碳的成分,取消了常规取向硅钢脱碳退火工艺,简化了生产流程。通过稀土微合金化解决了因超低碳成分导致的单向铁素体组织抑制剂析出困难的技术难题。本发明制备的含钇取向硅钢厚度为0.2~0.35mm,磁感应强度B8为1.85~1.94T,铁损P17/50为0.9~1.2W/kg,可以用于变压器的铁芯材料,制备流程更为简洁。
-
公开(公告)号:CN114054696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210043435.9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11/06 , B22D11/103 , B22D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辊薄带铸轧连铸布流器及双辊薄带铸轧连铸设备,主要通过设置缓冲槽,降低钢液的冲击力,设置侧出水孔,提高侧封板处钢水活跃度,确保高温钢液可以在熔池内均匀布流,实现铸带宽向的均匀凝固。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双辊薄带铸轧连铸布流器,包括布流器本体,布流器本体上设置有钢液槽,钢液槽的槽底设置有缓冲槽;两个排水组件位于缓冲槽的两侧;侧出水孔与排水组件相连通,且侧出水孔贯通于布流器本体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钢液槽通过排水组件以及侧出水孔与布流器本体的外部相连通;缓冲槽内有钢水,缓冲槽用于对进入钢液槽的钢水进行软缓冲,以使缓冲后的钢水通过两个排水组件和侧出水孔排出。本发明主要用于薄带铸轧产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