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34702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07614.X
申请日:2016-09-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 C12N15/52 , C12N9/00 , C12N1/21 , C12N15/53 , C12P17/18 , C07D487/08 , A61K31/407 , A61P35/00 , C12R1/4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00 , C07D487/08 , C12N9/0004 , C12N9/001 , C12P17/18 , C12Y103/05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帕克特酰胺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来源于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SCSIO 02999的帕克特酰胺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其包含5个基因:杂合的聚酮/非核糖体聚肽合成酶基因ptmA、FAD依赖的氧化还原酶基因ptmB1、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ptmB2、环化酶基因ptmC和羟化酶基因ptmD。本发明所提供的帕克特酰胺生物合成相关的所有基因和蛋白信息,为遗传改造多环tetramate大环内酰胺家族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提供理论基础和材料。通过对上述生物合成基因改造,获得6个新结构抗肿瘤帕克特酰胺化合物pactamide A-F,为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有效的化合物实体。
-
公开(公告)号:CN106119265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10877.4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湖南美可达生物资源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0073 , C07K14/415 , C12N9/0071 , C12N9/1007 , C12P17/16 , C12P17/18 , C12Y114/13055 , C12Y114/13071 , C12Y114/21005 , C12Y201/011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博落回中参与血根碱与白屈菜红碱合成的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及其应用。首次在博落回基因组中发现5个参与血根碱与白屈菜红碱合成的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包括基因Mc9485、Mc2661、Mc217、Mc11229、Mc11218。利用酿酒酵母体系验证通过上游前体饲喂分别验证了这几步反应,可实现血根碱与白屈菜红碱中间体的合成。本发明还通过酿酒酵母异源表达体系比较了博落回与罂粟和花菱草同功能基因的转化效率,发现博落回基因的转化效率显著高于罂粟和花菱草。本发明进一步揭示了血根碱在博落回中合成的分子机制,为高血根碱与白屈菜红碱含量博落回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分子辅助育种目标;同时为血根碱与白屈菜红碱的体外人工合成提供了宝贵经验。
-
公开(公告)号:CN10562418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0976828.5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70 , C12N9/12 , C12N9/78 , C12N9/88 , C12P17/18 , C12Y305/04016 , C12Y401/02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四氢叶酸的重组质粒和一种四氢叶酸高产基因工程菌。本申请还公开了上述重组质粒以及基因工程菌的制备方法。本申请同时公开了上述重组质粒以及基因工程菌在制备用于基因工程发酵生产四氢叶酸的生物产品中的用途。使用本发明的重组质粒构建出来的基因工程菌的周期短、稳定性高、酶催化活力强,且培养条件简便、生产安全性高。在加入不同浓度IPTG诱导剂时,以及加入不同浓度葡萄糖时,发酵生产的四氢叶酸产量都有很大提高。因此,本发明可以作为一种高产四氢叶酸的方法,用于工业化生产,有效的满足了人体对四氢叶酸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255960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49223.2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菌体细胞破碎上清液并加入吡咯喹啉醌合成前体物——人工合成的多肽,从而在体外合成吡咯喹啉醌的方法,将吡咯喹啉醌产生菌按照5%的比例接入发酵培养基中,在28℃下震荡培养3d,获得菌悬液;菌悬液经高速离心,获得菌体,用缓冲液将菌体悬浮,然后用超声法破碎,经高速离心,取上清液;将人工合成的前体物加入到上清液中,在35-50℃恒温条件下反应12-26h。该方法条件简单,过程快捷,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对促进吡咯喹啉醌的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1346471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0780000925.4
申请日:2007-03-20
Applicant: 农工大TLO株式会社
IPC: C12P17/18 , A61K31/407 , A61P7/02 , A61P9/00 , C07D491/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1/052 , C12P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血栓溶解促进活性的下述三异戊二烯基酚化合物和三异戊二烯基酚化合物的高效制造方法。该化合物为下述通式(II)和(III)表示的三异戊二烯基酚化合物:[化学式1]其中,R1表示具有以选自羧基、羟基、磺酸基和仲氨基中的至少1种作为取代基或取代基的一部分的芳基,或含有仲氨基并且还可以含有氮的芳基。通式(III)中的R4表示下述通式(III-1)所示的芳族氨基酸残基,X表示-CHY-(CH3)2Z;Y和Z各自为-H或-OH,或一起形成单键,[化学式2]其中R5表示可有可无的羟基,n表示0或1的整数。
-
公开(公告)号:CN105153200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86493.9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C07D519/00 , A61K31/407 , A61P9/10 , C12P17/18 , C12R1/6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519/00 , C12P1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吲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为,将FG216菌株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22-28℃、160-220r·min-1的条件下摇床上培养1-3天;然后再将该种子培养液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22-28℃、160-220r·min-1的条件下摇床上培养5-10天;分离发酵培养液的菌丝体,用甲醇或乙酸乙酯提取,甲醇提取液或乙酸乙酯提取液作为菌株FG216的发酵产物,在高效液相色谱保留时间15.6分钟的洗脱峰,该制备方法收率高,成本低。制备得到的双吲哚化合物能有效抑制HMG-CoA还原酶,IC50浓度低,可用于治疗动脉硬化疾病的药物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5061444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22121.X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福建省肿瘤医院
IPC: C07D491/20 , C12P17/18 , A61P35/00 , C12R1/8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1/20 , C12P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源于桔青霉的penicitrinine A及其制备抗人结直肠癌药物的应用。该化合物具有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作用。其结构式为:通过发酵培养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 IBPT-5,获取发酵物,然后从发酵物中分离纯化出该化合物。经实验证实,该化合物对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SW-620、LOVO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可作为制备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抑制药物或抗肿瘤药物用于人结直肠癌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5001228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23834.8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福建省肿瘤医院
IPC: C07D491/20 , A61P35/00 , C12P17/18 , C12R1/8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1/20 , C12P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源于桔青霉的生物碱类化合物penicitrinine A及其在制备人口腔表皮样瘤细胞增殖抑制药物或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其结构式为:。通过发酵培养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 IBPT-5,获取发酵物,然后从发酵物中分离纯化出该化合物。经实验证实,该化合物对人口腔表皮样瘤细胞KB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可用于制备人口腔表皮样瘤细胞增殖抑制药物或抗肿瘤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370928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202318.8
申请日:2014-05-1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7D491/22 , C12P17/18 , A61P35/00 , C12R1/6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1/22 , C12P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源于米曲霉的吲哚萜speradineF及应用。该化合物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具有抗肿瘤活性。其结构式为:。通过发酵培养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IBPT-1,获取发酵物,然后从发酵物中分离纯化出该化合物。经实验证实,该化合物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可作为制备细胞增殖抑制药物或抗肿瘤药物用于抗肿瘤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3483354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13815.8
申请日:2013-09-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 C07D495/04 , A61K31/381 , A61P35/00 , A61P3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5/04 , C12P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色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肿瘤与酶抑制剂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如式(Ⅰ)所示的含硫色酮类化合物对肺腺癌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瘤细胞、白血病细胞、胃癌细胞、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细胞、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或肝癌细胞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JAK3,AuroraA和ABL有抑制作用,在制备抗肿瘤以及酶抑制剂药物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