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加热系统
    6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56188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11176891.0

    申请日:2018-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加热系统。室内加热管线排布为经过用于冷却液加热器和室内空调的加热器芯,并且设置有第一泵以使得冷却液能够流动。电池加热管线从加热器芯的下游点分叉,并且在经过用于高压电池的温度提升的电池热交换部件以后连接至冷却液加热器的上游点,其中,电池加热管线包括第一热交换流动通道和第二热交换流动通道,所述第一热交换流动通道将加热器芯的下游点连接至电池热交换部件的第一侧;所述第二热交换流动通道连接电池热交换部件的第二侧和冷却液加热器的上游点,第一热交换流动通道和第二热交换流动通道配置为相互交换热量。

    用于车辆的冷却剂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95601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810392190.4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冷却剂加热装置,包括:壳体,该壳体中具有冷却剂流路,该冷却剂流路被配置成使冷却剂流入壳体中并且在被加热之后从壳体流出;护套式加热器,其设置在壳体内并且被配置成加热冷却剂;以及导热板,其设置在壳体内并且由导热材料制成,其中,导热板的一部分被弯曲成包围护套式加热器的外周面的形状,并且与护套式加热器面接触,从而与护套式加热器进行热传导,并且导热板的剩余部分与壳体内的冷却剂面接触,以便利用从护套式加热器传导的热量来对冷却剂进行加热。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6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7832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1911172844.3

    申请日:2019-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电池管线、引入管线、排出管线、制冷剂管线以及水冷式冷凝器,所述电池管线连接到高压电池芯部并具有第一散热器,并且冷却水通过第一泵而流过所述电池管线;所述引入管线具有连接到第一散热器的上游侧的一端和连接到内部空调加热芯部的另一端,并且冷却水通过第二泵而流过所述引入管线;所述排出管线具有连接到电池管线中的高压电池芯部的上游侧的一端和连接到内部空调加热芯部的另一端,并且通过引入管线引入的冷却水流过所述排出管线;所述制冷剂管线具有膨胀阀、内部空调冷却芯部、压缩机以及风冷式冷凝器,并且制冷剂流过所述制冷剂管线;所述水冷式冷凝器连接制冷剂管线和引入管线。

    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6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284364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1910370863.0

    申请日:2019-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内部空气调节装置和在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制冷机。第一管线,其引导第一制冷剂顺序循环通过制冷机,高压电池冷却芯以及暖通空调(HVAC)芯。第二管线,其引导第二制冷剂顺序循环通过压缩机、冷凝器和制冷机。控制器,当需要冷却高压电池时,所述控制器基于车辆的外部温度以及是否需要内部空气调节操作送风机、第一泵和压缩机。

    用于电动车的冷却剂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8322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1711274683.X

    申请日:2017-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冷却剂加热装置,包括:护套加热器,其在冷却剂加热装置的中心侧以线圈形式形成;一个或多个内管,其中一个具有在其一侧形成的用于冷却剂导入的进口,该一个或多个内管布置为围绕护套加热器或被护套加热器围绕,并且该一个或多个内管具有在其各自的外周表面上形成的多个通孔,从而使导入到进口的冷却剂经通孔排出;以及外管,其围绕该护套加热器和该一个或多个内管并且在其一侧形成有出口,从而使由该护套加热器加热的冷却剂经该一个或多个内管的通孔导入然后经该出口排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