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8387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25637.2
申请日:2019-11-1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胡连军 , 蔡文锋 , 徐银光 , 徐浩 , 杨文茂 , 李艳 , 杨捷 , 高柏松 , 张茂帆 , 沈健 , 林红松 , 杨吉忠 , 代丰 , 李忠继 , 冯读贝 , 陈志辉 , 肖飞知
IPC: E01B25/30
Abstract: 中低速磁浮轨道弹性不分开式扣件系统,以有效实现对轨排的三维调整,提高扣件的整体组装精度,且有利于减少中低速磁浮轨道的建设成本。该扣件系统包括对调高螺母、减振或调距组件和上部扣压螺母组件形成串联的预埋螺栓,其中调高螺母位于铁垫板底面下,减振或调距组件位于H型钢枕轨底顶面与上部扣压螺母组件底面之间。H型钢枕轨腰两侧的轨底上对应开设轨底大圆孔,预埋螺栓的下部埋设在承轨台内且与之形成锚固连接,上部则穿过轨底大圆孔实现H型钢枕的纵向调整和横向调整,通过改变调高垫板的厚度实现H型钢枕的竖向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0939028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308821.0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浮轨道的可调支座,包含支座板和两个顶升部件,所述支座板用于连接于轨道梁和承重梁之间,两个所述顶升部件均设于所述支座板下方,两个所述顶升部件分别设于所述支座板的相对两侧,每个所述顶升部件用于使所述支座板的对应侧升高或降低,以使所述轨道梁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升高或降低。采用本装置采用两级调节机制有效对单段轨道梁安装精度和使用精度进行调整,降低承重梁及下部结构的加工、安装精度,降低安装难度和成本,有效满足轨道梁各种应用场景下的调整需求,便于轨道梁设计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利于在运营过程中保证磁浮线路的运行速度和乘坐舒适度,提高磁浮轨道的可靠性,尤其对我国高速磁浮的运营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143530B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610439815.9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大学
Inventor: 王孔明 , 刘孜学 , 徐银光 , 吴柏强 , 张茂帆 , 杨国静 , 孙付春 , 李凯 , 罗正文 , 袁影 , 汪峥 , 孙成慧 , 张学军 , 余浩伟 , 王坚强 , 杨文锐 , 吴晓 , 曾永平 , 周帅 , 易立富 , 李艳 , 虞凯 , 杨捷 , 颜华 , 余颜丽
Abstract: 用于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箱型轨道梁的巡检小车,涉及交通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本发明包括车体和视觉检测部分,视觉检测部分安装于车体内;所述车体包括底盘、车壳、驱动单元和行车控制单元,驱动单元和行车控制单元连接,车体内设置有座椅,车体内还设置有无线通信单元;所述视觉检测部分包括光源模块、检测镜头、三轴检测镜头移动平台和数据处理存储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与无线通信单元连接;所述车体上还设置有行车安全单元,所述行车安全单元包括分别设置于车体前方和后方的激光扫描壁障传感器和工作行车警示爆闪灯,激光扫描壁障传感器与行车控制单元连接。本发明利用巡检设备搭载视觉系统代替人工巡检,不仅解决了由于箱型轨道梁的箱体内部空间狭小、光线昏暗,底部开口狭窄,使得人工巡检难度较大的问题,还能显著提高巡检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40934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126401.X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可适应于极大坡道的跨座式单轨列车转向架,以有效提高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爬坡能力和雨雪频发地段的适应能力,避免走行轮的快速磨损,并实现运营全线合理的动力配置。包括机架和安装于其上的两对走行轮及其驱动电机,走行轮以混凝土轨道梁的顶面为走行面。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第二驱动电机和由其驱动的齿轨齿轮,混凝土轨道梁上固定设置齿轨,齿轨齿轮与齿轨上部齿槽相啮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083310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510524265.6
申请日:2015-08-2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1D23/00
Abstract: 悬挂式单轨交通列车的乘客紧急疏散系统,当紧急情况或事故发生时可使乘客快速逃离车厢,并安全降落至地面或疏散平台。包括列车车体,以及:逃生平台,通过可释放装置收纳于列车车体的底部;车体逃生出口,设置于列车车体底部;速降装置,固定设置于列车车体内,其索引绳下端与逃生平台固定连接;人员辅助下降装置,设置于列车车体与逃生平台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11412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11158.X
申请日:2015-08-1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F17/12
Abstract: 一种铁路隧道防护门简易固定连接结构,以有效解决混凝土门洞处开孔位置和预埋钢筋位置冲突的问题,降低现场施工安装难度。包括防护门门框,所述防护门门框的侧壁上可拆卸安装铰链支座,铰链支座上安装可偏转的扇形铰链。该扇形铰链具有扇形板和销轴,扇形板板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间隔的装孔,垂直于扇形板板面的销轴插入铰链支座的圆孔内。
-
公开(公告)号:CN11093902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1911308819.3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浮轨道梁系统,包含轨道梁和支座,所述支座包含支座板和两个顶升部件,所述支座板连接于所述轨道梁和承重梁之间,两个所述顶升部件均设于所述支座板和承重梁之间,两个所述顶升部件分别设于所述支座板的相对两侧,每个所述顶升部件用于使所述支座板的对应侧升高或降低,以使所述轨道梁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升高或降低。采用本装置能够有效对单段轨道梁安装精度和使用精度进行调整,降低承重梁及下部结构的加工、安装精度,降低轨道梁的安装难度,降低成本,便于轨道梁设计的标准化和统一化,有利于在运营过程中保证磁浮线路的运行速度和乘坐舒适度,提高磁浮轨道的可靠性,尤其对我国高速磁浮的运营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25483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95364.8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1B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悬浮交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跨座式气悬浮走行部、轨道系统以及交通系统,其中跨座式气悬浮走行部包含机架,所述机架能够骑跨于轨道主体,所述机架朝向所述轨道主体的一面设置有气垫装置,还包含取气装置,所述取气装置一端与气垫装置连通,所述取气装置另一端向所述轨道主体侧延伸并能够伸入供气轨中,所述取气装置远离所述气垫装置的一端设置有取气口,所述供气轨中的气体能通过所述取气口进入所述气垫装置。本发明能解决现有的气悬浮列车将气源搭载于车体中,一方面车体质量大,不利于基础结构的轻量化,导致整体建设成本增大;另一方面噪声污染大,会对乘坐舒适性和选线灵活性造成负面影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05813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649149.3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嵌式第三轨供电系统的集电器及第三轨,集电器包含集电器横臂和集电器竖臂,所述集电器竖臂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集电器竖臂通过所述套筒连接于所述集电器横臂,所述集电器横臂通过第一弹性部件连接于列车,所述集电器竖臂连接有集电靴头,所述集电靴头用于滑动接触接触轨的滑面,所述集电靴头用于与所述滑面连接的接触面为平面,所述集电器竖臂用于伸入安装所述接触轨的防护罩。采用本结构能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提高接触面积,当列车发生转动或高速运行发生颠簸、偏转时,不会带动集电靴头转动,使得上述情况下受流接触面积也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提升上述情况下的受流质量,提高供电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1708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538644.7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温炎丰 , 杨阳 , 孟振华 , 徐浩 , 吴晓 , 杨文茂 , 钱科元 , 胡连军 , 魏德豪 , 张威风 , 吴柯江 , 高柏松 , 余浩伟 , 沈健 , 张茂帆 , 鄢红英 , 姜梅 , 徐银光 , 蔡文锋 , 龙旭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山地齿轨交通系统公路轮轨齿轨三用车辆,包括车体,车体底部设有至少两个转向架和至少四个公路车轮,转向架通过升降系统连接于车体,转向架上设有电驱动机、铁路车轮和齿轮,车体内设有内燃机,内燃机带动公路车轮在公路段支撑并驱动车体,升降系统带动铁路车轮在铁路段和齿轨段配合于钢轨支撑车体,内燃机带动公路车轮在铁路段驱动车体,电驱动机带动齿轮在齿轨段驱动车体。本发明既能在铁路及道路上运行,又可以在山地齿轨铁路上运行,通过升降系统配合转向架和公路车轮在三种工况下切换,在大坡度齿轨路段使用齿轮在齿轨地段与铺设于轨道之间的齿条啮合驱动,以弥补在大坡度下牵引力不足的缺点,实现车辆在大坡度齿轨地段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