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9143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036220.3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威海天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382 , G01R31/378 , G01R31/38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基于深度学习及IAKF的电池荷电状态估计方法、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池参数的实时测量值序列,所述电池参数包括电池的电流、电压及温度;基于所述实时测量值序列获取电池荷电状态的预测值及观测值,其中,电池荷电状态的观测值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确定;基于电池荷电状态的预测值及观测值,通过IAKF模型获取电池荷电状态的估计值,并基于长度可变的计算用误差新息序列的全部二次项信息对IAKF模型的参数进行更新。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在显著降低观测值计算量的同时有效地增强了SOC估算的精度与鲁棒性,更加适用于实际的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74234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29508.8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长三角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G05D1/43 , G05D1/242 , G05D1/65 , G05D1/633 , G05D1/644 , G05D1/693 , G05D1/692 , G05D1/247 , G05D1/648 , G05D109/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改进DWA算法的车辆编队行驶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车辆编队,所述车辆编队包括至少一辆领航车辆,每辆领航车辆包括至少一辆跟随车辆;S2,所述领航车辆持续地按照领航模式行驶,以及各个所述跟随车辆持续地按照编队跟随模式行驶,直到所述车辆编队到达目标点并结束行驶,或者所述车辆编队中的任意车辆驶入模式切换范围并进入步骤S3;S3,未进入模式切换范围的车辆保持行驶模式不变,进入模式切换范围的车辆持续地按照改进DWA算法进行规划路径及行驶,直到驶出所述模式切换范围并返回步骤S2。本申请提供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智能车辆避障效率并保证避障后及时返回原行驶轨迹。
-
公开(公告)号:CN11423373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111560982.6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F16B11/00
Abstract: 一种胶粘式复合材料连接件及利用其连接复合板材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材料连接件,具体涉及一种胶粘式复合板材连接件。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胶粘连接方式连接处极限载荷偏小的问题。一种胶粘式复合材料连接件包括主体、若干侧肋和预埋块;预埋块的一端与主体的一端连接,且预埋块的另一端与主体的另一端朝向相互背离方向延伸,若干侧肋环绕主体间隔设于主体上;一侧肋包括连接杆、胶粘杆和肋杆。方法:两块复合板材的预连接处各开一个半圆形凹槽,将预埋件与半圆形凹槽连接,两块复合板材的预连接处对正,将预埋块嵌入,采用蓝胶和丙‑稀酸AB胶填充空隙,固化后得到连接后复合板材。本发明主要用于复合材料胶粘式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644610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13322.8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D04H1/4309 , D04H1/728 , D06C7/00 , D01F6/50 , D01F1/10 , H01M10/658 , H01M10/61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轻质柔性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电池防火隔膜,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助纺溶液与二氧化硅溶胶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搅拌均匀,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石蜡油,得到微乳液状的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将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在强电场中进行喷射纺丝形成复合纳米纤维膜;对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煅烧,最终得到轻质柔性纤维膜。本申请提供的轻质柔性纤维膜,在保持现有氧化硅气凝胶轻质、耐热阻燃特性的同时,通过结构改进,有效地提升其抗折折弯性能,并进一步降低其热传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9669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33627.8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苏州)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两点预瞄的路径跟踪控制方法,涉及车辆路径跟踪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的驾驶员模型由于没有考虑车辆横纵向运动之间的关系而导致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包括:首先,考虑两个预瞄点的横向距离误差和角度偏差,建立具有两个预瞄点的横向跟踪控制模型,以控制车辆的方向盘转角;其次,建立纵向跟踪控制模型,以控制车辆行驶速度;再次,对车辆横向和纵向运动进行了耦合。本发明具有很高的适应性、控制精度、跟踪性能和转向轻便性,可应用于无人车辆的路径跟踪控制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68087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275973.0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A61B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人体头部加速度的传感器固定装置,涉及加速度传感器固定装置的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的人体头部加速度传感器固定装置对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方式不稳定,易产生测量偏差,且对人体头部的舒适感差等问题,本发明用于固定加速度传感器以检测人体头部动力学响应,通过调节限位带的带绳长度可使得固定装置的深度适合头部,通过旋转调节旋钮,使得支撑环尾部长度发生变化来适应头围大小,支撑环选用柔性材料,同时与头部接触的一侧设有硅胶层,有效降低头部在碰撞过程中发生损伤,固定的过程中不会对头部产生损伤,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2012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461065.0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苏州)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牵引车与挂车自动对接的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包括其的车辆,牵引车与挂车自动对接的控制方法通过读取并确认牵引车的状态信息;读取牵引车与挂车的位置信息,判断是否符合自动倒车条件;切换牵引车状态信息,使牵引车执行倒车指令,进行倒车模式,调整牵引车与挂车的纵向距离;通过PD控制牵引车与挂车的横向误差和方位角,使牵引车以正对挂车的姿态进行直线倒车;判断牵引车是否和挂车连接。本发明采用PD控制牵引车和挂车的横向距离和方位角,在最后对接时,使牵引车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并且实现与挂车以直线的姿态进行对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23373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60982.6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F16B11/00
Abstract: 一种胶粘式复合材料连接件及利用其连接复合板材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材料连接件,具体涉及一种胶粘式复合板材连接件。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胶粘连接方式连接处极限载荷偏小的问题。一种胶粘式复合材料连接件包括主体、若干侧肋和预埋块;预埋块的一端与主体的一端连接,且预埋块的另一端与主体的另一端朝向相互背离方向延伸,若干侧肋环绕主体间隔设于主体上;一侧肋包括连接杆、胶粘杆和肋杆。方法:两块复合板材的预连接处各开一个半圆形凹槽,将预埋件与半圆形凹槽连接,两块复合板材的预连接处对正,将预埋块嵌入,采用蓝胶和丙‑稀酸AB胶填充空隙,固化后得到连接后复合板材。本发明主要用于复合材料胶粘式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17945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29773.5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波纹板及应用,它属于抗震吸能板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波纹吸能板及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碳纤维复合材料波纹板作为芯板使用时存在失效时间快、失效后剩余结构受力较为集中的问题。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波纹板它包括上固定板、上层波纹板、中间波纹板、下层波纹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与上层波纹板面连接;上层波纹板设有上波纹嵌接口;中间波纹板的波纹凸面嵌入上波纹嵌接口与上层波纹板面连接;下层波纹板朝设有下波纹嵌接口;中间波纹板的波纹凸面嵌入下波纹嵌接口与下层波纹板面连接;下固定板与下层波纹板面连接。它作为电池箱箱体板材使用。优点:变形过程比较均匀,同步被压溃,吸能情况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65102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1107568.3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 , B32B9/02 , B32B15/14 , B32B15/20 , B32B27/02 , B32B27/34 , B32B37/10 , B32B2262/0269 , B32B2262/106 , B32B2307/56 , B62D2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和金属复合材料构成的赛车防撞梁,复合材料包括最外层1的碳纤维铺层和中间层2铝合金6061以及最内层3凯夫拉纤维铺层。并且合理设计了兼顾响应和吸能效果的不规则剖面形状,本设计加工简单,通过机加工中间层2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后,分别对内层3和外层1进行铺层,然后用真空袋压法复合,高温固化后再进行后期处理即可使用。本设计的优势在于满足了赛车日益提高的轻量化要求,比同等大小的防撞梁减重至少42%;同时此防撞梁的强度也满足了使用需求且大于同等规格纯铝合金6061防撞梁的强度;并且,内层的凯夫拉纤维铺层带来了更好的抗撕裂性,对于极限撞击的防撞梁断裂保护有了极大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