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2658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16085.5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隧道与地层复合体模拟试设备,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与地层复合体模拟试验用卧式加载机构。本发明公开的盾构隧道与地层复合体模拟试验用加载机构,包括基座、土体箱和隧道模型,隧道模型设置于土体箱的土体内,基座上对应土体箱内的土体设置有加压机构,该加载机构还包括膨胀模拟系统和压力监测系统,膨胀模拟系统包括膨胀土袋、输水管和供水设备,土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膨胀土袋,输水管一端与膨胀土袋内部相连接,另一端与供水设备相连接,压力监测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仪器,隧道模型外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仪器相连接。该加载机构能够模拟掺杂有膨胀岩等膨胀材料的复合地层对隧道施压情形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607463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447889.2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谢毅 , 范雲鹤 , 陶伟明 , 秦小林 , 匡亮 , 张永平 , 余刚 , 曹彧 , 赵万强 , 周羽哲 , 郑长青 , 谭永杰 , 刘金松 , 陈勇 , 邓子军 , 龙游昊 , 汤印 , 汪辉武 , 任小川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岩溶或断层隧道非均衡富水区的排水体系及方法,隧道的两侧均设有排水沟,每一所述排水沟与对应侧的防排水板通过排水管连通,所述排水沟之间设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用于使隧道两侧的排水沟相互连通,通过设置引水管连通隧道两侧的排水沟,解决了隧道洞身位于非均衡富水构造区,单侧排水沟水量过大会导致水溢出排水沟,汇集在隧道路基上,影响隧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对隧道内行车安全造成影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23723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711425.3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岩溶或断层的隧道及边坡的排水结构及施工方法。本申请的酸溶钻孔排水结构,包括透空段与注浆段,所述透空段位于下倾的钻孔的下部,所述注浆段位于所述钻孔上部,所述透水段与注浆段之间设置止水构件,所述透水段内设有透水管,所述透水管内具有空腔,所述透水管内设置有穿过止水构件向外延伸的排水管,所述透水管内填充有可溶于酸且不可溶于水的固体填充材料,所述止水构件下部、透水管以及排水管均为耐酸材质或者具有耐酸表层。通过该排水结构及施工方法可以保证注浆压力的同时,提高排水结构施工的可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9468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631147.2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尚德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烯酸酯橡胶与三元乙丙橡胶共混复合橡胶的制备方法,采用二锻法密炼,一段密炼:将丙烯酸酯橡胶与三元乙丙橡胶投入密炼机中,加压2‑5min后添加氧化锌和硬脂酸加压2‑5min,再加入白炭黑、防老剂、防焦剂、微晶蜡和相容剂继续加压,密炼得初段胶;二段密炼:往初段胶中加入促进剂、硫磺和氧化二异丙苯,加压密炼得混合橡胶;模压硫化。本发明通过丙烯酸酯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共混以改进丙烯酸酯橡胶耐低温差,不便加工以及力学性能不足等问题,通过自由基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相容剂,解决了丙烯酸酯橡胶与三元乙丙橡胶不易共混的特点,制备得到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合橡胶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615627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910823395.8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铁锋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四川铁创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文寨军 , 谢永江 , 谭永杰 , 王晶 , 谭盐宾 , 刘名君 , 王显斌 , 李康 , 吴林 , 刘云 , 郭随华 , 李享涛 , 王敏 , 冯仲伟 , 张坤悦 , 仲新华 , 高显束 , 杨鲁 , 马忠诚 , 王家赫 , 黄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道工程用早强型低热水泥,按质量份计的组成为:水泥熟料90‑95份;石膏5‑10份;所述的水泥熟料的立升重大于1350g/l。本发明所提供的铁道工程用早强型低热水泥,其水化热低,强度高,3天强度≥16.0MPa,28d强度≥45.0MPa,56d强度≥55.0Mpa,3天水化热≤220kj/kg,7天水化热≤250kj/kg,28天水化热≤300kj/kg,可满足铁道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344867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788707.6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变形地层的先锚式管索锚杆及施工方法,该锚杆包括旋转式先锚后注中空锚杆,用于设于锚孔内,旋转式先锚后注中空锚杆位于锚孔内侧的前杆体能够通过树脂锚固剂锚固,后杆体能够通过注浆锚固,旋转式先锚后注中空锚杆锚头端设有垫板;单孔锚具,旋转式先锚后注中空锚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单孔锚具;锚索,贯穿设于旋转式先锚后注中空锚杆内,锚索的一端通过一个单孔锚具锚固于旋转式先锚后注中空锚杆的端部,锚索的另一端从旋转式先锚后注中空锚杆锚头端穿出,并能够通过另一个单孔锚具和垫板连接并张紧。运用该锚杆,能够通过预应力锚索实现主动支护,可进一步控制围岩变形,适用于大变形地层隧道。
-
公开(公告)号:CN104196544B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410100376.X
申请日:2014-03-1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翼墙式隧道洞门整体抗滑移的设计方法,以提高隧道洞门稳定性安全系数,使设计准确可靠,并有效节省洞门混凝土圬工用量。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基本计算数据,包括地层特征参数、建筑材料物理参数和稳定性系数K0;(2)确定洞门各部尺寸;(3)对整个端墙、翼墙墙体和与其接触的墙背土体划分条块,划分出若干墙体条块、墙背土体条块;(4)端墙土压力分布计算;(5)滑移合力计算;(6)抗滑移合力计算;(7)抗滑移验算。
-
公开(公告)号:CN107218057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449615.6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杨雄 , 高杨 , 赵万强 , 曹彧 , 谭永杰 , 马青 , 何昌国 , 杨云 , 柴培玺 , 赖新军 , 刘金松 , 何洋 , 岳建楠 , 郑长青 , 杨学中 , 刘鹤冰 , 方钱宝 , 常永涛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富水地层的排水洞门结构,以有效引排富水地层的股状、片状、管状涌水,确保洞门端墙后地下水顺利引排出去,且便于对排水系统进行检修与维护,并保证洞门端墙结构受力安全。包括设置于洞口岩壁外的洞门端墙,所述洞口岩壁上间隔设置排水孔,各排水孔由洞口岩壁向地层内延伸。所述洞门端墙的墙背上间隔设置向后凸出且与洞口岩壁密贴的支撑部,于各支撑部外在洞门端墙墙背与洞口岩壁之间形成排水空间。所述洞门端墙外于底部两侧设置排水沟,排水空间底部设置与排水沟相连通的排水槽。所述洞口岩壁、洞门端墙固定连接形成洞口支挡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584022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21339.0
申请日:2016-05-14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现代万通锚固技术有限公司
IPC: E21D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21/0046 , E21D21/008
Abstract: 推压式可快速锚固安装粘结型中空锚杆,以可实现围岩快速主动或被动支护,提高锚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有效控制支护工程成本。包括中空锚杆杆体和连接于其后端的由垫板、螺母组成的锚头。所述中空锚杆杆体的前端安装有压推螺杆、转换器组件,袋装锚固剂安装在压推螺杆上。所述压推螺杆具有非自锁外螺纹,与转换器相配合形成丝杆螺母机构;所述转换器的前端为具有若干锥齿的齿盘。
-
公开(公告)号:CN103924984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10191098.3
申请日:2014-05-0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D11/08
Abstract: 一种荷载作用于地层边界的隧道复合式衬砌结构设计方法,以设计出更加经济合理的隧道衬砌结构,节省大量衬砌混凝土圬工和钢筋用量,有效减低隧道工程造价。按如下步骤进行:确定设计所需基本参数;计算隧道荷载;建立设计方法模型,用二维实体结构单元模拟围岩,设计模型选用平面应变模型,采用弹塑性本构关系,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用梁单元模拟,防水层用链杆单元进行模拟,该单元只受压力作用;进行网格划分,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采用映射网格进行划分;对围岩下边界进行约束,以保证不产生刚体位移;将围岩压力分别作用在上、左、右边界上;挖除隧道中心土体进行计算,分别提取初期支护以及二次衬砌的内力和变形;按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内力变形结果设计合理的衬砌厚度和配筋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