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1661992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0810042218.8
申请日:2008-08-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变存储单元器件结构。其特点在于:1.相变存储单元下方有一个面积较小的加热电极和一个或多个面积较大的引流电极;2.可逆相变区域被严格控制在较小的电极周围;3.可逆相变区域外的相变材料处于结晶与稳定状态,呈现稳定和较高的电导率;4.整个相变存储单元的相变材料除电极外被高密度的SiO2等介质材料包覆。优势在于:减小相变存储单元的热扩散,提高加热效率,降低操作电流,减小功耗;防止原子扩散,保证相变材料成分稳定;提高可逆相变区域材料的成核生长速率,提高存储速度,提高其与小电极接触的有效性与可重复性;解决相变材料与顶层金属粘附性差的问题;简化工艺步骤,提高工艺的可集成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559909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34339.5
申请日:2013-10-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混合存储的相变存储器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设有字线的衬底,在所述字线上制备若干导电通孔下电极;在所述导电通孔下电极层上制备选择开关器件;继续制备与选择开关器件接触的导电互连通孔电极;接着制备与其接触的半导体激光器;在所述半导体激光器层上制备与其接触的导电透明电极;继续制备与其接触的相变材料层;继续在所述相变材料层上制备导电反射层;接着在所述导电反射层上制备导电通孔上电极并形成位线。该相变存储器单元的特点是利用激光信号实现信息的写入和擦除,利用电信号实现信息的读出,从而充分利用了激光写入的高速特性和电信号读出的高信噪比特性,实现高速的相变存储器。
-
公开(公告)号:CN102593355B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210076491.9
申请日:2012-03-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4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C13/0004 , C23C14/3414 , H01L45/06 , H01L45/144 , H01L45/148 , H01L45/1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用于相变存储器的Sb-Te-Ti相变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本发明的Sb-Te-Ti新型相变存储材料,是在Sb-Te相变材料的基础上掺入Ti而成,掺入的Ti与Sb、Te均成键,其化学通式为SbxTeyTi100-x-y,其中0<x<80,0<y<100-x。当为Ti-Sb2Te3相变存储材料时,Ti原子替代Sb原子的位置,且没有分相。现有的Sb-Te相变材料结晶过程以晶粒生长占主导,因此相变速率快,然而保持力不能满足工业要求。本发明的Sb-Te-Ti新型相变存储材料的结晶温度得到大幅度地升高,保持力提升,热稳定性增强;同时,非晶态电阻降低,晶态电阻升高;可广泛应用于相变存储器。
-
公开(公告)号:CN101752312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810203942.4
申请日:2008-12-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822 , H01L21/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浅沟道隔离槽的高密度二极管阵列的制造方法,其首先在具有第一导电类型的衬底上采用侧墙技术等工艺手段制作出相互独立的字线阵列,并使各字线由较深的浅沟道隔离槽(STI)隔离,再通过沉积及光刻等工艺,在每一STI的底部及部分侧壁,沉积含有易扩散第二导电类型原子的材料层,接着采用高温退火等处理方法使上述材料层中的第二导电类型原子扩散至相应各字线中,然后再采用离子注入及光刻等工艺在各字线上形成两层不同导电类型的薄层,并再次采用侧墙技术等工艺手段分离处于同一字线上的各二极管,且使各二极管之间被较浅的STI所分离,最后进行介质材料填充及平坦化形成二极管阵列,此方法制作的二极管阵列密度高,成本具有一定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1794808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010127295.0
申请日:2010-03-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7/24 , H01L21/82 , H01L21/763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电阻转换存储器装置及其制造工艺,所述电阻转换存储器装置通过双浅沟道隔离形成二极管阵列,深度不同的第一浅沟道与第二浅沟道非正交相交;第一浅沟道将第一导电类型的重掺杂导电半导体线分隔开,形成多根半导体线;第二浅沟道则在同一重掺杂导电半导体线上方隔离形成多个二极管;二极管对应所需选通的电阻转换存储器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2268738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110196219.X
申请日:2011-07-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可用于相变存储器的Sb-Te-Ti相变薄膜材料。本发明的Sb-Te-Ti新型相变存储材料,是在Sb-Te相变材料的基础上掺入Ti而成,掺入的Ti与Sb、Te均成键,其化学通式为SbxTeyTi100-x-y,其中0<x<80,0<y<100-x。现有的Sb-Te相变材料结晶过程以晶粒生长占主导,因此相变速率快,然而保持力不能满足工业要求。本发明的Sb-Te-Ti新型相变存储材料的结晶温度得到大幅度地升高,保持力提升,热稳定性增强;同时,非晶态电阻降低,晶态电阻升高;可广泛应用于相变存储器。
-
公开(公告)号:CN101546810B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0910050392.1
申请日:2009-04-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锗锑硒的多级电阻转换存储材料及应用,其组分包括锗、锑、硒三种元素,其中锗、锑、硒三种元素的原子百分比依次为0.01~20∶70~99.9∶0.01~15;该材料可应用于电编程的电阻转换存储器等领域的制备;由于该锗锑硒合金材料的电阻率具有随温度变化的特性,从而可以应用到电阻转换存储器中,采用电信号或者激光改变器件的电阻,实现数据的存储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673755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910196237.0
申请日:2009-09-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7/24 , H01L29/861 , H01L29/06 , H01L21/82 , H01L21/329 , G11C11/5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使用复合结构二极管的相变存储器单元及制备方法。所述相变存储器单元由复合结构二极管与存储单元构成。其基本特征在于:使用了复合结构的二极管作为相变存储器的选通二极管,此二极管由四层不同特性的半导体材料组成,通过离子注入、固相外延或者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该方法制备的复合结构的二极管有产生的干扰电流小、驱动电流大的特点,同时本发明的结构适用于高密度的相变存储器,采用CMOS工艺,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117823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010532660.6
申请日:2010-11-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电阻转换存储纳米结构及其自对准制造方法,该纳米结构是柱状的,柱状结构中包含具有开关特性的选通管和电阻转换存储单元,此外还可包含电极。本发明提出的自带选通管的电阻转换存储纳米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解决超小尺寸电阻转换纳米线与大尺寸选通管的矛盾,避开低效率、高难度集成问题,实现电阻转换纳米线与选通管的无缝对接,最终通过低成本的方法实现超高密度、高性能的电阻转换存储器阵列的高效制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