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20097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510300180.X
申请日:2015-06-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浪风力发电能量转换装置,包括大齿轮、小齿轮、曲柄、曲柄摇块机构、液压管路,其中,所述大齿轮转动,带动其周围的8个所述小齿轮转动,每个所述小齿轮两侧均与曲柄摇块机构相连,所述曲柄摇块机构包括作为连杆的柱塞杆和作为摇块的液压缸缸体,所述小齿轮带动所述曲柄做整周或往复旋转,所述柱塞杆相对于液压缸缸体做往复运动,通过液压管路吸入低压油,排出高压油,实现风能或海浪能向液压能的转换。该转换装置具有模块化,转换效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121140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410339432.5
申请日:2014-07-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03B1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Y型海浪能吸收和转换装置,此装置由N台海浪发电单机组成,布置成三角形状,每一边平台上布置两排海浪发电设备;基础平台以三脚架形式固定在海底;浮筒通过一个U副和一个P副与固定基础链接,具有垂荡、纵摇、横摇三个自由度;浮筒的四周布置一系列的球较连杆球较液压缸,U副的内环与柱塞杆的一端固连,其中的液压缸均固定在基础平台上,在海浪的激励下,浮筒的机械能通过液压缸转换为液压能,存储在蓄能器中,蓄能器释放高压油带动液压马达旋转,液压马达连接发电机发电;整个发电设备均固定在基础平台上面;此发明装置具有大功率,转换效率高,便于维护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89240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211481648.6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主动对接装置及水下无人航行器,包括固定基座、夹持手爪支链、托举支链以及夹持平台;手爪支链和托举支链二者均安装在固定基座上,且能够绕固定基座的中心轴旋转;手爪支链和托举支链二者均包括层叠平行四边形机构;夹持平台沿周向分别与手爪支链、托举支链连接,手爪支链的末端夹持组件、托举支链的末端托举组件以及夹持平台三者配合夹持水下无人航行器。本发明通过用九自由度运动学冗余并联机构,结构紧凑,收纳性好,具有高刚度、高精度、高负载能力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有助于提高水下主动对接装置的运动精度和响应速度,有助于扩大工作空间,从而有助于提升了水下无人航行器的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1895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93961.6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波浪补偿栈桥接触力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驱动单元、驱动单元驱动器、信号采集及通讯模块、多维力传感器、下位机和上位机;其中,伺服驱动单元与伺服驱动单元驱动器相连;信号采集及通讯模块与伺服驱动单元驱动器、多维力传感器和下位机相连;下位机与上位机相连。本发明通过采用基于变参考位置的导纳控制,实现了对波浪补偿栈桥系统剩余运动的补偿,避免了接触力过大或过小导致结构损坏或接触脱离,解决了栈桥系统稳定接触、恒力接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8473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11164469.X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涉及水母机器人领域的利用波浪供能的水母机器人,包括基体外壳、仿钟状体机构、控制模块、发电装置、浮力调节模块以及可折叠下浮体机构,控制模块、仿钟状体机构、发电装置和浮力调节模块均位于基体外壳内;仿钟状体机构与基体外壳相连接;控制模块与仿钟状体机构相连接;发电装置固定在基体外壳的储水舱顶部上;浮力调节模块连接在储水舱顶部上,折叠下浮体机构的导轨连接在基体外壳的储水舱底板下方。本发明将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原理与水下机器人相结合,使机器人通过自身的结构利用波浪能进行自供电,解决了水下机器人难以长时间续航的问题;折叠式的下浮体结构,在机发电状态下增大波浪对于下浮体的阻尼力,在运动状态下降低游动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64183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19434.9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周期捕能的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实现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根据波况初步确定伞翼型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参数;步骤S2:基于初步确定的伞翼型漂浮式波浪发电装置的参数构建伞翼型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水动力模型;步骤S3:基于构建的伞翼型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水动力模型构建伞翼型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包含约束关系的广义水动力模型;步骤S4:基于包含约束关系的广义水动力模型获取伞翼型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振动系统的模态;步骤S5:根据低阶模态的固有频率确定伞翼型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10433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1543483.6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双层可展单元,包括上平台框架、下平台框架、中间平台以及拉锁组件;上平台框架、下平台框架分别通过连杆与中间平台铰接,上平台框架和下平台框架位于中间平台的相对两侧,上平台框架与下平台框架上均安装有拉锁组件;中间平台为动平台,驱动中间平台呈螺旋式旋转,上平台框架与下平台框架通过连杆的两端绕铰接点的转动实现折叠或展开,上平台框架与下平台框架展开时,拉锁组件用于锁定连杆和中间平台的连接。本发明的可展单元采用双层结构,在保证折展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可展单元和伸展臂的刚度,提高展开精度,解决展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拉索缠绕问题,可用于空间望远镜、太阳能帆板等航天器。
-
公开(公告)号:CN11604791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91641.1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船过驳用波浪补偿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转运船子系统、接收船子系统以及复合控制系统;所述复合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转运船子系统和所述接收船子系统;所述转运船子系统设置有第一波浪补偿平台和第一多功能负载平台,所述接收船子系统包括第二波浪补偿平台和第二多功能负载平台。本发明提供了可用于两船过驳的主动式波浪补偿装置,能够同时隔离两艘过驳船只的波浪运动,保证过驳作业的稳定,过驳模式包括人员转运和货物吊装两种工况,均能保证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9240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81648.6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主动对接装置及水下无人航行器,包括固定基座、夹持手爪支链、托举支链以及夹持平台;手爪支链和托举支链二者均安装在固定基座上,且能够绕固定基座的中心轴旋转;手爪支链和托举支链二者均包括层叠平行四边形机构;夹持平台沿周向分别与手爪支链、托举支链连接,手爪支链的末端夹持组件、托举支链的末端托举组件以及夹持平台三者配合夹持水下无人航行器。本发明通过用九自由度运动学冗余并联机构,结构紧凑,收纳性好,具有高刚度、高精度、高负载能力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有助于提高水下主动对接装置的运动精度和响应速度,有助于扩大工作空间,从而有助于提升了水下无人航行器的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9123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79028.9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波浪补偿用液压油缸控制特性实验台,包括:基座、液压油缸系统、承重插销以及负载质量块;所述基座安装在实验场地内,所述液压油缸系统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承重插销固定在实验场地的承重结构上,所述负载质量块安装在所述承重插销上;所述液压油缸系统用于顶起所述负载质量块。本发明将立式活塞液压油缸的活塞杆液压容腔改为匹配容腔,缩短立式活塞液压油缸的行程,大幅降低波浪补偿用液压伺服油缸实验台对实验场地高度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