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多道次柔性翻边成形角度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2751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56449.2

    申请日:2023-06-05

    Abstract: 一种板材多道次柔性翻边成形角度分配方法,根据目标翻边件特征,确定翻边总道次数;根据计算得到的翻边线半径列出翻边角分配函数并求解得到每道次的翻边角度,实现柔性翻边成形。本发明通过合理选择翻边道次数,降低翻边区域材料加工硬化程度;并且随着翻边道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翻边角增量,可减小翻边成形力,更容易进行回弹调控,提高板料翻边成形精度,有效地解决了多道次柔性翻边成形技术现有不足,方法简单可行,可快速确定各道次翻边成形角度分配,有效地提高了成形质量和成形效率。

    抑制带外筋筒件扩径缺陷的成形装置及其展成旋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3394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564096.9

    申请日:2022-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金属塑性加工技术领域一种抑制带外筋筒件扩径缺陷的成形装置及其展成旋压方法,包括筒坯固定装置、齿轮传动装置、成形滚轮装置以及成形筒坯。齿轮传动装置固定设置在筒坯固定装置上,成形滚轮装置连接设置齿轮传动装置,成形筒坯固定设置在筒坯固定装置上。本发明通过设置主轴与展成旋压轮轴上齿轮啮合实现展成旋压轮与筒坯主轴按一定转速比例转动,且为多阶段成形,降低装备要求,节省生产制造成本;通过设置将筒坯轴线方向两侧加宽,防止筒坯扩径,并通过设置压盖和限位套筒增加周向、轴向约束,提高了产品的尺寸精度,克服了展成旋压大径厚比的筒坯时易发生扩径的缺陷,能够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带筋筒构件的加工。

    金属筒形件的内筋填充装置、填充能力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51723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110573216.7

    申请日:2021-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筒形件的内筋填充装置、填充能力评价方法,包括:金属芯模、筒坯、旋轮、螺栓、夹紧环和基座;所述金属芯模紧固于旋压机上;所述筒坯套装在金属芯模上;所述旋轮安装在筒坯外表面上,对应金属芯模的筋槽位置;所述夹紧环通过螺栓与筒坯预紧固定;所述基座通过螺栓与旋压机的机床主轴连接。本发明通过对金属芯模模具上设计关于圆心对称的不同内筋截面宽度的多条筋槽,在旋压过程中,工艺压下量不断递增至筒坯壁板断裂,从而可以在单道次旋压中获得带内筋薄壁筒形件多个内筋截面宽度的填充能力的实验数据,减少了实验次数,节省了成本。

    一种带交叉筋薄壁筒段流动旋压模具及其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33557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644862.8

    申请日:2021-06-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塑性加工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带交叉筋薄壁筒段流动旋压模具及其成形方法,包括法兰盘、夹紧环、芯轴、型模、端盖以及定位板;法兰盘与端盖分别连接于芯轴的轴向两端,法兰盘与端盖的外径均大于芯轴的外径,夹紧环与型模套接于芯轴的外周面上,型模夹持于夹紧环与端盖之间,夹紧环轴向的另一端与法兰盘的端面对接,端盖轴向的另一端连接定位板,定位板的外周面高于型模的外周面。本发明中法兰盘在完成旋压后与芯轴以及定位板同进行拆除,进而将留下夹紧环、型模、端盖以及覆盖于型模上的旋压成形的带交叉筋薄壁筒段一并放入时效炉中进行热处理,有效消减带交叉筋薄壁筒段在人工时效过程中的变形量,实现一套工装可以在旋压和热处理中共用的目的。

    多级外筋筒体旋挤成形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2038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0223479.5

    申请日:2021-03-01

    Abstract: 一种多级外筋筒体旋挤成形设备及方法,该设备包括:进给系统、温控系统和模具,其中:模具设置于进给系统内,温控系统设置于试样的两端面上;进给系统包括:径向进给装置和对称设置于其两侧的轴向进给装置;轴向进给装置包括:丝杠滑轨结构、固定轴和电机,电机与丝杠连接,固定轴的一端通过基座设置于滑轨上,固定轴的另一端与模具同轴设置;径向进给装置包括:外壳体、多个旋轮和数控设备。本发明实现多级外筋筒体经旋挤成形,进而完成多级外筋筒体样件的制造,有效提高带筋筒体中多级外筋的成筋充分性。

    多道次机器人柔性翻边全模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14359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24436.0

    申请日:2021-09-02

    Abstract: 一种多道次机器人柔性翻边全模成形方法,在工艺规划阶段,以待成形板料下平面为基准面,板料圆心为原点,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设置滚轮首先沿X轴运动至运动起始点,然后绕Y轴根据目标翻边件的翻边开角,设置多道次翻边成形;根据原始板料内径、圆弧开角以及厚度、目标翻边件的翻边开角、过渡圆角半径、待成形板料的压紧部分的长度、翻边部分长度、滚轮半径、滚轮底面到滚轮与板料成形时的理论切点距离;以及模具平面的Y轴坐标计算得到每道次滚轮初始坐标;在执行阶段,通过工业六轴机器人控制滚轮达到每道次滚轮初始坐标并对板料待翻边部分施加成形力以实现柔性翻边成形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提高钣金翻边件成形性能、提高成形质量,方法简单可行。

    一种铝合金板体复合-固溶淬火一体化热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85185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219568.8

    申请日:2020-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板体复合‑固溶淬火一体化热成形方法,涉及金属成形技术领域,包括将铝合金板体在高温固溶阶段将铝合金板体放入热处理炉中,设置温度为500‑550℃,升温速度为10℃/min,待温度稳定后,设置固溶保温时间30‑60min,进行多道次固溶板体成形;单道次压下量控制在0.5mm以内,道次之间间隔时间大于或等于2min,然后迅速取出铝合金板体,转移时间小于或等于20s;放入水冷模具中进行快速淬火成形;然后进行人工时效步骤,所述人工时效步骤具体包括将快速淬火成形的铝合金板体在175℃下处理18‑36小时。

    金属筒形件的内筋填充装置、填充能力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5172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73216.7

    申请日:2021-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筒形件的内筋填充装置、填充能力评价方法,包括:金属芯模、筒坯、旋轮、螺栓、夹紧环和基座;所述金属芯模紧固于旋压机上;所述筒坯套装在金属芯模上;所述旋轮安装在筒坯外表面上,对应金属芯模的筋槽位置;所述夹紧环通过螺栓与筒坯预紧固定;所述基座通过螺栓与旋压机的机床主轴连接。本发明通过对金属芯模模具上设计关于圆心对称的不同内筋截面宽度的多条筋槽,在旋压过程中,工艺压下量不断递增至筒坯壁板断裂,从而可以在单道次旋压中获得带内筋薄壁筒形件多个内筋截面宽度的填充能力的实验数据,减少了实验次数,节省了成本。

    带内壁纵向筋筒形件成品及其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8673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0877346.2

    申请日:2019-09-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内壁纵向筋的筒形件的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成筋工艺参数设计;S2、旋压工艺轨迹规划:包括旋轮初始位置、筒形坯料加热温度、成筋工艺参数设计和表面整形工艺;S3、将筒形坯料进行预热;S4、将加热的筒形坯料套在旋压芯模上,并用尾顶固定筒形坯料尾部,同时初始化旋轮位置;S5、开启旋压机主轴并带动旋压芯模和筒形坯料转动,然后点燃火焰加热枪均匀加热筒形坯料;S6、启动旋压机操作系统,按照预设的旋压工艺轨迹进行加工,旋压完毕后,卸下带内壁纵向筋的筒形件成品。本发明结合了正旋、反旋、主轴反转旋压工艺优点,不但内筋高度得到了提升,而且内筋轴向和周向的均匀性提升明显。

    用于快速回弹补偿的机器人柔性翻边半模成形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36143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13627.6

    申请日:2020-01-07

    Abstract: 一种用于快速回弹补偿的机器人柔性翻边半模成形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半模具本体、镶块、带有滚轮的工业六轴机器人、定位装置和夹紧装置,其中:待成形件通过定位装置精确设置于半模具本体与夹紧装置之间,镶块位于半模具本体的工作端部,工业六轴机器人通过滚轮对待成形件的待翻边部分施加成形力以实现柔性翻边;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柔性高,镶块形状简单、易于加工,避免了传统模具开发的高成本;回弹补偿量调整量较小时,可以在现有镶块斜面上放置特定厚度的钢片改变回弹补偿量,避免了对镶块尺寸进行修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