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浇次首罐钢水增氢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5414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584162.6

    申请日:2010-1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浇次首罐钢水增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以水为结合剂的中包涂抹层或中包干式涂抹层的不同,将中包以3.3~6.7℃/s升温速率升温到200~400℃,然后保温烘烤2~5小时。为进一步控制首罐钢水中的氢含量,中包开浇后使用的镁质干式中包覆盖剂,需经干燥处理,其干燥温度200~300℃,干燥时间48~60小时,冷却至室温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限于2~5天内用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将浇次首罐钢水在中包内增氢量稳定控制在2.0ppm以内,减少了特殊钢由于中包氢高而采取后序缓冷等措施造成的成本支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种用于钢水VD真空脱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99946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010275148.8

    申请日:2010-09-08

    Inventor: 臧绍双 王宁 杨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炼钢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水VD真空脱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控制钢水入VD前的顶渣粘稠度和温度,增加顶渣溢出阻力,抑制顶渣溢出,其操作步骤如下:1)首先保证真空系统的干燥;2)入VD前控制氧活度≤30ppm;3)控制入VD前钢水顶渣中CaO/SiO2为2.5~6.0,CaO/CaF2为7~12,提高顶渣粘稠度;4)控制钢水入VD温度;5)VD真空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调整、控制钢水入VD前的顶渣粘稠度和入炉温度,可有效控制VD溢渣和溢钢现象;2)VD真空处理效果改善,钢液中的氢含量可脱除到0.5ppm以下,脱氢率可达到85~91%。

    RH精炼工艺生产非调质N80石油管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99945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010275154.3

    申请日:2010-0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RH精炼工艺生产非调质N80石油管材的方法,包括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RH精炼、圆坯连铸、圆坯轧制,其特征在于,在RH精炼中采用高压氮气作为大罐底吹气体和提升气体,增加钢水中的含氮量,其工艺过程叙述如下:1)RH中采用高压氮气作为提升气体;2)RH真空脱硫过程大罐底吹高压氮气,当取样分析硫含量小于0.010%时,流量调整到1~2Nl/min·吨钢;3)RH破空后继续大罐底吹氮气增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采用RH精炼+吹氮处理工艺替代传统的LF+VD+含氮合金生产工艺,简化了生产环节,降低成本;2)通过吹氮增加钢中氮含量,节约了高价含氮合金的使用。

    一种降低钢水钛夹杂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86177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810011559.9

    申请日:2008-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降低钢水钛夹杂物的方法,其特点是:在帘线钢生产精炼处理完成后,对钢包等待位进行底吹氩和钢包浇钢过程吹氩;钢包处于等待位时分二个阶段吹氩,氩气流量控制在0.3×10-3~4×10-3Nm3/min·t范围内;钢包浇钢过程进行吹氩,氩气最大流量1.5×10-3Nm3/min·t,吹氩流量变化根据钢包浇注重量按Y=(1.5×10-3-3×10-5·X)Nm3/min·t公式递减,由于本发明利用等待位进行钢包底吹氩及采用钢包浇钢过程进行吹氩,进一步除去钢水钛及其它夹杂物,提高钢水纯净度,均匀钢中成分和温度,减少帘线钢中的钛夹杂物及其它脆性氧化物夹杂物的粒度,从而满足帘线钢的生产工艺要求,提高帘线钢的拉拔性能和抗疲劳性能。

    一种无铝中高碳钢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4269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398173.6

    申请日:2019-0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铝中高碳钢的生产方法,所述无铝中高碳钢的碳含量质量百分比不小于0.35%,包括以下步骤:铁水进行脱硫,转炉留碳出钢且不加硅系脱氧剂;钢水进LF炉处理位后加入渣料和碳素脱氧剂;电极升温,利用白灰和碳素脱氧剂及电弧的高温造电石渣脱氧。优点是:本发明通过转炉不加硅系脱氧剂,进而控制钢水顶渣中的SiO2含量不大于总渣量的10%,使用铝矾土或以铝矾土为主要成分的化渣材料完全代替萤石,使顶渣的熔化温度较低,利于化渣。因不使用萤石且减少硅的氧化,从而有利于重轨钢和帘线钢等钢种提高质量。

    一种低碳镇静钢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8888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397891.1

    申请日:2019-0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碳镇静钢的生产方法,所述低碳镇静钢的碳含量上限的质量百分比为0.10%~0.25%,转炉留碳沸腾出钢,终点碳含量质量百分比按0.05%≤C≤成品碳上限‑0.03%控制;沸腾状态下的钢水进LF炉处理位后,先加入首批渣料以稀释钢水罐中顶渣的氧化性,之后加入碳素脱氧剂;电极升温,利用白灰和碳素脱氧剂及电弧的高温造电石渣脱氧。优点是:在常压下的LF炉内进行。利用碳素脱氧剂代替部分硅、铝作为脱氧剂,价格便宜,降低了成本。与目前常用的硅脱氧工艺和铝脱氧工艺相比,吨钢成本能够降低10‑20元。同时,碳脱氧在钢水中无脱氧产物残留,有利于提高钢水洁净度。

    一种低碳低硅铝镇静钢转炉精炼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884068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510943744.1

    申请日:2015-1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碳低硅铝镇静钢转炉精炼生产工艺,转炉造渣材料两批加入,转炉出钢温度控制在1640℃‑1660℃;吹炼过程枪位控制为低‑高‑低‑高,同时保证拉碳时间大于等于2分钟;转炉出完钢后钢包到精炼后接底吹氩气软管,采用强吹氩,钢液面涌动后调低吹氩气流量,保证钢水不溢出钢包外;造渣阶段分二次加入造渣材料,造渣材料加入后采用底吹氩气强搅拌,吹氩时间3min‑10min,取渣样频率为4‑5次;当顶渣由原黑色转为绿色,停止底吹氩气搅拌,而后进行钢液测温、取样,钢液测温取样结束后将底吹氩气流量调至弱吹状态。本发明有利于转炉少渣冶炼、提高转炉炉龄、降低耐火材料消耗、降低转炉出钢钢水含氧量和提高废钢比,降低生产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