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屈强比超高强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4668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10112938.8

    申请日:2013-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屈强比超高强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该钢板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0.20~0.35%C、1.0~2.5%Si、1.0~2.5%Mn,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方法为:将按此种成分冶炼的原料钢坯加热保温后,进行多道次的热轧。轧制后冷却至640℃~720℃进行卷取。将得到的热轧坯料酸洗去除氧化物,并冷轧上述热轧坯料。将冷轧坯料加热后冷却至780℃~830℃,再冷却至200℃~350℃保温,最后缓冷到室温。该方法制备的低屈强比、超高强冷轧薄板钢,屈服强度小于800MPa,抗拉强度大于1200MPa,屈强比小于0.65,延伸率达到14%以上,强塑积达到18000MPa·%以上。此钢板的显微组织为细小板条束状无碳化物贝氏体和分布在贝氏体基体上的薄膜状残余奥氏体与块状残余奥氏体,也可以有非常少量的回火马氏体。

    一种超高强热成形钢的退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69090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23334.5

    申请日:2013-09-17

    Abstract: 一种超高强热成形钢的退火方法,属于高强度汽车用钢热处理技术领域。超高强热成形钢经热轧和冷轧后,进行退火处理,获得热成形前的钢板基板。热轧工艺为:热轧板坯加热至1100~1250℃,保温0.5~1小时,终轧温度800~900℃,卷取温度600~700℃;冷轧压下率为70-80%;退火工艺为:将冷轧钢板缓慢加热至两相区(α+γ),即A1以上温度,保温0.1-5h,然后以0.1-10℃/s的冷却速度冷至A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0.1-5h,最后以0.1-10℃/s的冷却速度冷至室温。本发明生产的超高强度热成形钢在热成形前钢板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着颗粒状碳化物,碳化物分布比较均匀,铁素体回复再结晶充分,有利于热成形加热阶段,奥氏体化的充分性和均匀性,且相对传统的罩式退火工艺,退火时间短,生产效率高。

    一种高r值高强IF钢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816975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210324665.9

    申请日:2012-0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板生产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r值高强IF钢生产工艺。采用P-Mn复合添加的340MPa级高强IF钢,经热轧,低温精轧,利用轧后高温直接在线快速退火,然后快冷至卷取温度,再经过冷轧、退火的生产工艺,获得抗拉强度355MPa和轧向r值2.75的钢板。热轧精轧温度为850~550℃,精轧压下率为70~90%,精轧阶段650℃以下,至少进行两道次轧制,累积压下率大于40%,在线退火加热速度为30℃/s-50℃/s,退火温度为800~820℃,保温时间为10~20s,卷取温度为650~700℃,冷轧压下量75~85%,连续退火工艺的加热速度为5℃/s~10℃/s,保温温度为810~830℃,保温时间为100~180s。

    一种汽车厢体用热轧酸洗高强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87272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210262701.3

    申请日:2012-07-26

    Abstract: 一种汽车厢体用热轧酸洗高强钢的制备方法,主要成分(wt%)有C:0.07%~0.1%;Si≤0.05%;Mn:1.5%~1.9%;P:≤0.015%;S≤0.01%;N:≤0.005%;Mo:0.1%~0.2%;Nb:0.04%~0.06%;Ti:0.15%~0.2%;Al:0.02%~0.04%;B:0.001%~0.004%;Ca:0.002%~0.01%;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Ti/B:≥35,碳当量Ceq≤0.45%。本发明成分简单,生产工艺简单,热轧后无需回火或调质处理,表面质量好,强韧性、焊接性与冷成型性优良,低成本。

    一种改善上下工作辊磨损差异的热轧润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3256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10211125.8

    申请日:2009-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热轧上下工作辊磨损差异的热轧润滑方法,该方法在一级控制系统中将润滑机架的润滑轧制控制系统中上下工作辊的润滑分开控制,并增加下支撑辊润滑控制系统;每个机架上下工作辊和下支撑辊都分别由1台计量泵供油和1个混合器完成油水混合。该发明可缓解机架震动,改善下工作辊磨损,从而显著降低工作辊和下支撑辊辊耗,延长工作辊和下支撑辊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因工作辊与带钢摩擦不均而产生的横弯,起到改善板形的效果。

    一种440MPa含铌高强IF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48884B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810119821.1

    申请日:2008-09-11

    Abstract: 一种440MPa含铌高强IF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强度汽车用钢技术领域。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005%~0.007%、Si:0.02%~0.03%、Mn:1.2%~2.1%、P<0.08%、S<0.006%、N≤0.003%、Nb:0.05%~0.11%、B:0.0005%~0.002%、Cr:0.2%~0.5%、Ti:0.005%~0.01%、Al:0.01%~0.04%、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工艺为:冶炼→热轧→冷轧→连续退火或热镀锌。控制的工艺参数为:热轧板坯加热温度1200~1250℃,保温0.5~1.5小时,终轧温度910~920℃,卷曲温度640~680℃,冷轧压下量80%,退火温度840~860℃,退火保温时间100~120s。优点在于,能够获得强度≥440MPa,r值≥1.5的深冲性良好的440MPa高强IF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