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0686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11451129.5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 阜阳天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1C1/02 , C07C51/42 , C07C51/43 , C07C51/48 , C07C51/487 , C07C57/03 , A61K35/35 , A61K31/20 , A61P35/00 , C11C1/00 , A23L3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十七烷酸的反刍动物油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食品科学技术领域,所述富集方法为通过有机溶剂正己烷在一定温度下对羊尾油进行分提,获得的固相油脂中十七烷酸的含量升高超过1倍。进一步结合尿素包埋法制备的脂肪酸混合物可以在体内外实验中抑制癌细胞的迁移和生长。该方法制备的十七烷酸富集油脂具有可用于临床辅助治疗癌症的潜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70280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17286.9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安徽中生安兰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 安徽大学
IPC: C07K14/78 , A61K8/65 , A61Q19/08 , A61L27/24 , A61L15/32 , C07K1/36 , C07K1/34 , C07K1/18 , C12N15/12 , C12N15/81 , C12N1/19 , C12N15/66 , C12R1/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人源II型胶原蛋白片段,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编码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重组人源II型胶原蛋白片段编码基因的表达载体与毕赤酵母工程菌。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重组人源II型胶原蛋白片段的制备与应用。本发明重组人源II型胶原蛋白片段,不仅具有显著的促进人软骨细胞增殖与迁移作用,在人永生化表皮细胞、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也分别表现出优异的促进细胞迁移、促进黏附的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人工骨、人工软骨、人工眼角膜、玻璃体、创口修复材料、支撑型生物材料、医学美容整形、化妆品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17866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612162.4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磷酸化位点的应用,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串联质谱分析技术对MAVS蛋白进行磷酸化检测,发现多个从未被报道过的MAVS磷酸化位点。通过对这些Ser/Thr位点逐一进行点突变,发现上述突变体中MAVS T370位点磷酸化可显著改变MAVS介导的下游信号通路激活以及IFN‑β和TNF‑α的产生,提示新发现的磷酸化位点T370在MAVS相关的感染性疾病和先天免疫功能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在临床上提供了MAVS调控先天免疫和炎症反应的新依据,并且在MAVS相关的多种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2116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713056.2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疮痂病链霉菌中转录因子基因bldD改变thaxtomin A生物合成的方法,通过基因工程途径对疮痂病链霉菌中的转录因子基因bldD进行缺失或/过表达,从而获得bldD基因缺失突变株/bldD基因过表达菌株;bld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所获得的改造菌株可以减少或增加疮痂病链霉菌次级代谢物thaxtomin A的生物合成,其中,减少thaxtomin A生物合成的突变株,用于减轻疮痂病,为农业生产上防治马铃薯疮痂病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增加thaxtomin A生物合成的突变株,可用作除草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43245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275859.8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A61K45/00 , A61P31/14 , A61K31/496 , A61K31/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公开了PLK1抑制剂在制备治疗埃博拉病毒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以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LK1作为靶点,通过抑制PLK1的表达,使埃博拉病毒包涵体形成显著减少,有效抑制了细胞中埃博拉病毒的增殖。本发明的研究结果让PLK1有望成为埃博拉病毒感染潜在治疗靶点,为埃博拉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防治提供了新策略,在药物研发及疫苗开发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38470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345847.3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安徽大学
IPC: A61K45/00 , A61K31/713 , A61P31/14 , C12N15/113 , C12N9/22 , G01N33/5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有效抑制埃博拉病毒感染的靶点LY6E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实验结果证明:LY6E与埃博拉病毒VP35蛋白存在相互作用,敲除或敲低细胞中内源LY6E蛋白的表达能够显著抑制埃博拉病毒的感染和增殖。说明LY6E可作为抑制埃博拉病毒感染的靶点,利用LY6E蛋白抑制剂作为埃博拉病毒防治的候选药物用于治疗埃博拉病毒病有着很好的研究前景。本发明为利用LY6E作为埃博拉病毒感染治疗的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治疗以及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药物的研发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45227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275759.5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A61K31/265 , A61K31/225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涉及神经酰胺合成分解途径中的抑制剂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埃博拉病毒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加入神经酰胺合成分解相关的抑制剂‑D609、Fumonisin B1导致埃博拉病毒在细胞中形成的包涵体的数量减少、体积下降,还可以阻碍包涵体的成熟,显著抑制埃博拉病毒在细胞中的增殖。本文探索了在神经酰胺轴中以鞘磷脂合酶抑制剂D609、神经酰胺合成酶抑制剂Fumonisin B1为代表的小分子化合物在埃博拉病毒病治疗中的潜力,为其在临床上用于防治埃博拉病毒提供了新的依据,在埃博拉的治疗领域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432454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275859.8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A61K45/00 , A61P31/14 , A61K31/496 , A61K31/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公开了PLK1作为靶点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埃博拉病毒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以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LK1作为靶点,通过抑制PLK1的表达,使埃博拉病毒包涵体形成显著减少,有效抑制了细胞中埃博拉病毒的增殖。本发明的研究结果让PLK1有望成为埃博拉病毒感染潜在治疗靶点,为埃博拉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防治提供了新策略,在药物研发及疫苗开发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251456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1140715.9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林可链霉菌调控基因组合改造提高林可霉素产量的方法,在林可链霉菌中组合敲除Lrp家族转录调节基因SLCG_4846和TetR家族转录调节基因SLCG_2919获得的。同时,本发明还公布了一种通过林可链霉菌调控基因组合改造提高林可霉素产量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同源重组技术依次对多个基因进行无痕敲除,此过程不引入抗性基因,既降低了发酵成本,也保证了遗传的稳定性。同时,该过程并不影响菌体生长,最重要的是,可在同一菌株中连续进行多次敲除实验。本发明可大幅度提高林可霉素产量,为工业生产提高林可霉素产量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48448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910643615.9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改造林可链霉菌SLCG_3128基因提高林可霉素产量的方法,在林可链霉菌中,通过基因工程途径过表达Lrp家族转录调节基因SLCG_3128,获得林可霉素高产工程菌株,用所获得的菌株发酵生产林可霉素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为工业生产提高林可霉素产量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