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77319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015647.7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T7/00 , G06V10/145 , G06V10/26 , G06V10/80 , G06V10/4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金属管材表面裂纹缺陷的视觉检测系统,以解决金属管材表面质量监控中存在的过曝光因素降低图像质量、难以实现高精度裂纹检测、难以实现实时检测的技术难题,属于金属材料缺陷检测领域。本发明包括多照明融合的图像采集系统、金属管材裂纹缺陷语义分割模型。上述两者依次通过环形光与同轴光相结合、在Unet基线网络模型中引入双注意力与边界修正模块,实现了金属管材表面裂纹区域的获取与识别,从而解决了上述关键技术问题。实践证明,本系统能够实现对金属管材表面裂纹的高质量采集,并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与推理速度,满足了制造业对金属管材表面质量监控的迫切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19969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854408.X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精密设备气磁隔振与阻尼防护转运装置,属于转运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车架、隔振平台、气浮隔振单元、被动阻尼器、高度检测与控制装置和处理器,所述隔振平台支撑被转运设备,还包括限位单元和永磁负刚度模块,所述气浮隔振单元、被动阻尼器、限位单元、高度检测与控制装置、永磁负刚度模块分别在车架的上底面与四个内侧面和所述隔振平台间并联间隔设置若干个。通过隔振单元的三向布置实现了三向隔振,采用正负刚度并联的形式降低了起始隔振频率,添加阻尼单元和限位单元提高了隔振性能,实现了强冲击作用下的安全防护,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在大型精密设备转运过程中实现三向精密隔振与冲击防护的转运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1880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173975.3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金属网栅薄膜无损检测的自激励式微波传感器,属于微波传感器技术,由谐振传感结构、微波放大器、相移元件、带通滤波器、射频检波器、数模转换器和微处理器构成;其中,谐振传感结构、微波放大器、相移元件和带通滤波器构成自激振荡环路,谐振传感结构具有带通特性,位于环路的反馈支路,其谐振频率与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一致,环路增益与相移在该频率处满足自激振荡条件;通过合理设置微波放大器增益并实时采集自激振荡信号功率,所述传感器能够实现对宽度亚毫米级裂纹破损的检测以及对高方阻样品的识别,检测灵敏度高,结构紧凑、体积小、成本低,无需外接其他微波分析仪器,可应用于对金属网栅薄膜的现场无损检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79776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602379.2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模板匹配的多级大型高速回转装备指导装配系统,属于增强现实指导测量技术领域,解决对多级大型高速回转装备装配效率和准确率低以及智能化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增强现实指导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大型高速回转装备测量装置,用于采集大型高速回转装备表面数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表面数据和配准后的大型高速回转装备测量装置虚拟模型,建立大型高速回转装备虚拟模型,获取最优同轴度和最优相位信息;所述增强现实指导单元用于显示数据;所述增强现实模型配准单元用于基于模板匹配进行增强现实模型配准。本发明适用于对多级大型高速回转装备的装配。
-
公开(公告)号:CN11679651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613756.2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1B21/00 , G01M1/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五偏置轴径双向测量模型的航空发动机转子不平衡量堆叠方法。本发明涉及不平衡量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测量偏心误差,确定实际轴向采样角度偏移量表;误差与偏移误差耦合,导致采样角度发生偏移,确定轴向实际角度偏移量;根据引入的测头半径误差,确定测头半径对轴向和径向误差;被测几何轴线与测量回转轴线无法重合,引入倾斜误差,倾斜误差导致不平衡量测量出现偏移,确定倾斜误差;测头支杆的倾斜误差使测头半径的误差对同轴度的测量产生影响,确定最终的轴向轮廓测量模型和实际采样角度;建立基于轴径双向测量模型,得到转子的精确轮廓数据,基于转子精确的轮廓数据,可以得到各级转子的不平衡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77151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14454.7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混合装配的多级转子同轴度和不平衡量双目标堆叠装配模型,多级混合装配转子装配时,先以中心轴为基准,安装多级间隙转子,当多级间隙转子安装完毕,再安装过盈配合转子,通过相位调整使其转子整体的同轴度和不平衡量最优,从而保证发动机的装配精度;本发明针对某些型号发动机转子为间隙配合和过盈配合的混合装配,导致发动机装配同轴度和不平衡量超差,提出了间隙配合和过盈配合混合装配的多级转子同轴度和不平衡量双目标堆叠装配模型,指导发动机的精准装配。
-
公开(公告)号:CN11667886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24320.3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硅材料和砷化镓材料半导体器件微尺度三轴主应力检测的多偏振态入射显微拉曼光谱应力检测方法及装置,属于光学显微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高数值孔径(NA)物镜下径向偏振光入射结合检偏器实现纵向光学(LO)声子和横向光学(TO)声子的同时激发与获取,利用高NA物镜下角向偏振光入射结合检偏器实现LO声子的独立激发与获取。以角向偏振光入射下独立激发的LO峰作为先验信号,实现径向偏振光入射激发的TO峰和LO峰的有效分离,进而消除传统拉曼光谱应力检测方法中TO峰难以激发或难以与LO峰分离引入的原理误差,实现微尺度三轴主应力精确测量;本发明有效提升了复杂应力情况下硅材料和砷化镓材料半导体器件的应力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6591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823458.1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双偏置误差传递的大型高速回转装备重心测量方法,它涉及一种大型高速回转装备重心测量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大型高速回转装备重心测量缺乏精确的重心测量模型和测量流程的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建立测量坐标系、工件坐标系和基准坐标系;步骤二、搭建重心测量模型;步骤三、基于双偏置误差模型进行重心坐标变换;步骤四、结合图步骤二和步骤三求解出大型高速回转装备重心坐标。本发明属于大型高速回转装备重心测量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44804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74164.7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微纳弧度量级二维角度检查装置与方法。该装置由角度发生装置、底座、角度测量装置、驱动模块电路板、主控模块电路板以及显示、输入模块电路板组成;该方法使用两套驱动装置和两台自准直仪,分别将小角度检查仪的角度发生能力与角度测量能力扩展至滚转角与俯仰角两个方向,从而使小角度检查仪具有发生二维标准角度的能力;本发明将角度测量装置的分辨力提升至微纳弧度量级,因此解决了小角度检查仪不具备高分辨力的问题;将行程大、位移分辨力低的丝杠电机与行程小、位移分辨力高的压电陶瓷组合使用,分别实现大行程范围内的粗定位及小范围的精确补偿,从而使角度发生装置具有在全行程内发生微纳弧度量级微小角度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687378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0945454.6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17/36 , G01S7/4911 , G01S7/4915 , G01S7/4912 , G01S7/49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单光源多频混合外差式激光绝对测距系统及测距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对双纵模激光器进行多声光移频以获得多频率激光,利用光源的双纵模间隔构建精测尺,多声光移频器的移频差构建粗测尺,并依靠多反射镜反射与偏振棱镜分光合光实现多频光束共光路传输,避免传统方法中采用光纤耦合器合光带来的光损耗,实现高功率多波长绝对距离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