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2977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232214.0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型低温试验装置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变温环境下的自润滑球形支座。本发明的变温环境下的自润滑球形支座中的球杆、球盖、球座和滑动板的表面均不同程度的采用自润滑材料,使得自润滑球形支座具有良好的润滑和自适应性能。当周围环境温度变化时,被支撑部件与支撑座发生相对运动,一方面部件可沿收缩方向自由移动,另一方面部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旋转和倾斜,自润滑球形支座在移动过程中将始终保持与支撑座的平面接触,实现结构的支撑和导向。本发明的变温环境下的自润滑球形支座有效地解决了变温环境下支撑和导向问题,同时避免了被支撑部件产生过大的应力,适用于大型低温装置及其它在变温环境中的工作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5876465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132544.X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中浙高铁轴承有限公司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 武汉善福重型机床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彬 , 尉成果 , 谢晶 , 孙德文 , 胡锐 , 徐俊 , 祝长江 , 张剑 , 李鑫 , 杨晓峰 , 张帅猛 , 陈睿 , 朱杏红 , 曹鹏 , 张锐 , 曾小龙 , 郭胜 , 南汉臣 , 王周义 , 王多亮 , 郭帅 , 姜艳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关节轴承跑合试验工装,该试验工装的试验轴设置在转接头中,外衬套与轴承外径为间隙配合,试验轴与轴承内圈之间增加软质内轴套,内轴套与轴承内径为过渡配合,外圈通过外衬套挡肩和外圈压盖进行轴向固定,内圈通过试验轴轴肩和内轴套挡肩进行轴向固定,内轴套通过锁紧螺母进行轴承固定,加载块位于外衬套下部。采用本发明,能保证载荷施加均匀,防止轴承内径表面出现划痕和损伤,既保证良好定位精度,又简化换装过程,减少工作强度,提高跑合效率。通过将试验机原来的轴向加载更换为伺服电机实现回转跑合,扩大试验机功能范围,增加扭矩传感器(12)对轴承关键指标中的摩擦系数进行检测,检测时通过修改软件程序直接计算得到,跑合轴承装配后无需磨合可直接运转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2456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088397.3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M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面特种试验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观察风洞深低温高速流动模拟的装置和观察方法,其中观察风洞深低温高速流动模拟的装置,包括外侧玻璃、内侧玻璃、透明加热膜,外壳结构、离心风机、PTC电加热器等部分,其中观察方法是基于装置,是将外侧玻璃直接与风洞热交换,内侧玻璃与相机防护筒体内部热交换,两侧玻璃间形成了风道,通过风洞驻室引入的低露点气体从防护筒体底部进入离心风机,被PTC电加热器加热后从玻璃夹层中通过,降低了外侧强对流气体对玻璃的影响,通过加热膜对内层玻璃进行加热控温,防止了防护筒体内的水汽凝结;本发明可在低温高雷诺数风洞内部长期稳定工作,为试验件的监视、测量等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80828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310084694.0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温风洞系统建模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参数调度的风洞多工况建模方法,首先根据风洞运行的典型工况将的整个操作空间分解成不同局部工况下的简单局部线性区域,然后利用系统辨识方法建立每个局部区域的一阶线性模型,之后提取每个一阶线性模型的模型增益,时间常数和纯滞后作模型特征参数,并以神经网络模型作为模型特征参数的调度函数,建立低温风洞系统大范围工况下的一阶参变模型。本发明与现有方法相比,利用神经网络非线性映射能力强的特点作为时变参数的调度函数,建立了风洞系统多工况的时变模型,能更好地描述风洞模型非线性特征,模型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32593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023517.3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B9/02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扫描式聚焦激光差分干涉仪及测量方法,涉及光学测量技术领域,所述干涉仪包括:激光器、第一偏振片、半波片、凹透镜、第一双折射分光棱镜、第二双折射分光棱镜、第一凸透镜、第二凸透镜、第三双折射分光棱镜、第二偏振片、第四双折射分光棱镜和光电探测器;本发明仅需要通过对称移动第一双折射分光棱镜和第四双折射分光棱镜,便可以实现聚焦激光差分干涉仪测点连续扫描,结构灵活性高,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621962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110963457.2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流动沸腾的烧结多孔涂层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金属颗粒的涂层浆料涂覆于金属管材的表面,高温烧结所述金属管材得到所述烧结多孔涂层管;其中,所述金属管材的内表面的涂层浆料涂覆方式为,封闭所述金属管材的第一端,所述涂层浆料从所述金属管材的第二端灌入直至涂层浆料填满金属管材,静置后,开启金属管材的第一端放出多余的涂层浆料。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成本更低、有利于大规模生产烧结多孔涂层管,制得的烧结多孔涂层管具有金属颗粒分布均匀、牢固不脱落的微纳米多孔金属涂层,进而能数倍地提高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系数,在核能、航空航天以及高功率器件散热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654497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55514.X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温稳定层流燃烧环境搭建方法,为燃烧器的炉面提供水冷环境;将甲烷、氧气和氮气I通入集气腔中,得到预混气;将氮气II通入伴流环中;使预混气经集气腔进入炉面、点火燃烧;同时使氮气II经伴流环进入炉面、在火焰外形成环形伴流;调节甲烷、氧气、氮气I和氮气II的流量,得到所需火焰温度。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温稳定层流燃烧环境搭建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2100K~2500K超高温稳定燃烧实验环境的问题,实现搭建实验室量级的超高温稳定燃烧环境,为抗高温材料的定量考核、超高温温度测量技术的校准与验证、超高温燃烧机理的研究等提供环境支持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452202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08023.7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K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光谱的高温热电偶校准方法,形成泵浦探测斯托克斯光束以相位匹配的方式聚焦于待测燃烧流场;测量待测燃烧流场的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光谱,记录热电偶测量值;计算理论光谱;计算归一化实测光谱与理论光谱的偏差;调整指定温度和偏差计算过程中的自由参数,得到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测量值;调整流场温度,得到不同流场温度下的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温度测量值和高温热电偶测量值,绘制关系图对待校准高温热电偶进行校准。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燃烧流场高温燃气的宽范围实时准确测量难题,实现在高温流场下对热电偶进行准确校准、进而在宽温度范围内对高温燃气进行实时准确测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57507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575676.4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洞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型矩形法兰自动锁紧装置。自动锁紧装置的自动锁紧机组通过联接螺栓安装在法兰座四个边上,通过同步控制四个边的双输出驱动电机实现四组自动锁紧机组的同步运行。双输出驱动电机通过中间传动轴和弹性联轴器将转动传递给螺旋升降机,螺旋升降机将转动转化为输出端的直线运动,通过万向关节联轴器将螺旋升降机输出端的直线运动传递给T型拉紧头,T型拉紧头在空间凸轮导向筒的约束下,在上下直线运动的同时,同步旋转90°,实现T型拉紧头与法兰盖锁紧面长圆孔的相对空间位置变化,通过力反馈传感器检测锁紧力的大小,实现法兰锁紧装置的半闭环控制,完成大型矩形法兰的自动锁紧和松开。
-
公开(公告)号:CN115575033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318169.2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L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动态压力传感器的校准安装方法,将待校准的传感器下端穿过一压紧件;在传感器外露至压紧件下方的部分外安装套筒;将一对接支座置于平整表面,将所述压紧件连同传感器、套筒自上而下共同装入对接支座内;调整压紧件、传感器和套筒的整体高度,使传感器出口端面与对接支座底部的出口平齐;将对接支座与校准装置连接,校准作业。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型动态压力传感器的校准安装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微型动态压力传感器的校准难题,实现高效快捷的对微型动态压力传感器的校准进行安装,提高可操作性、可重复性,降低校准过程中传感器受损几率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