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0765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316806.7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噪声强度约束的分段多项式拟合TDLAS信号去噪方法,涉及TDLAS信号降噪领域,包括:接收获得TDLAS测量信号;基于TDLAS测量信号对应的发射信号分析所述TDLAS测量信号,获得所述TDLAS测量信号的线性区域;计算获得所述线性区域内数据的方差;在所述线性区域内利用窗口依次滑动获得若干组数据;构建含有未知系数的多项式拟合函数,基于所述若干组数据求解获得多项式拟合函数的拟合误差以及所述多项式拟合函数中的未知系数值;基于所述方差、所述拟合误差和所述多项式拟合函数建立不等式约束方程组;基于不等式约束方程组对TDLAS测量信号进行去噪处理,获得去噪后的信号;本方法能够对测量TDLAS信号噪声进行抑制,提升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07865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0982358.3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高温高超声速流场的模型变形测量方法,涉及风洞实验领域,本方法利用标定板和前照光明成像,无需设置人工标记点,可直接获取试验模型边界,利用试验模型边界实现还是演模型头部定位,进而实现还是演模型位移和变形测量;解决了现有视觉测量方法,在没有设置人工标记点的情况下,无法在高温流场中使用的痛点问题;可用于高超声速流场场景,解决现有纹影测量方法,存在的激波干扰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7019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44674.3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射击瞄准训练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位移测量的射击瞄准训练系统,包括安装于枪管的测量模块和安装于靶标上的角反射镜;所述测量模块包括第一光电探测器、透镜和激光器,所述激光器产生投射于所述角反射镜的锥形激光,所述透镜位于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前方,将从角反射镜反射出的激光汇集并传送到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本发明用于实现射击瞄准过程中瞄准点轨迹测量,通过瞄准点轨迹,用于定量反映射手瞄准状态,用于提升射击训练效率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14972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42127.5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透明水体表面三维形貌可视化装置,涉及流体测试技术,所述装置包括:丝线固定杆、n根丝线、若干个视觉测量单元和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丝线固定杆两端分别固定在水洞试验段两侧内壁,丝线固定杆杆身方向与水洞试验段水流方向垂直;丝线一端固定在丝线固定杆上,丝线密度小于水洞试验段中的水体密度,丝线为柔性丝线,用于随水洞试验段中水面的波浪进行波动;视觉测量单元用于对丝线进行成像;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成像结果,计算每根丝线的三维坐标,将n根丝线的三维坐标进行整合,转换为水洞试验段内水体表面的三维形貌,本发明实现水洞试验段内波浪的三维形貌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44622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754257.1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B64U10/14 , B64U10/20 , B64U10/25 , B64U10/70 , B64U30/295 , B64U30/297 , B64U30/40 , B64U40/10 , B64D1/10 , B64D1/12 , B64D1/00 , B63C11/52 , B64U101/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上无人机及水下探测器投放和回收方法,涉及水上无人机领域,所述水上无人机包括:机身和固定在机身两侧的机翼,其中,机身下表面固定有浮筒,机身尾部固定有垂直尾翼,垂直尾翼上可转动地连接有水平尾翼,两侧机翼下方对称固定有至少一个电机舱,电机及螺旋桨可转动地安装在电机舱前方,每个电机舱均安装有一可折叠收纳于电机舱内以及可展开伸出电机舱外的机械臂,机械臂上安装有用于投放和回收水下探测器的夹取机构,本发明将水上无人机与水下探测器结合,使得水下探测器的投放和回收实现无人化安全操作,以及将水上无人机与水下探测器的结合进行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353306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110820547.6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风洞水压试验洞体结构变形量及应变量测量方法及装置,涉及风洞设计与测试技术领域,本方法采用立体视觉成像系统记录洞体结构变形过程中标识图案,通过图像块匹配方法,和立体视觉三维重建,可以一次性计算出洞体结构变形场,提高了风洞水压试验洞体结构变形量的测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8997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75244.0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M9/06 , G01M9/08 , G06V10/24 , G06V10/36 , G06V10/52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766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洞体漏冷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风洞检测领域,基于温度场图像对漏冷区域进行初步定位,得到初步漏冷区域;基于洞体可见光图像对初步漏冷区域进行精准定位,得到准确漏冷区域;对准确漏冷区域进行过滤筛选,得到高置信度漏冷区域。本发明利用双光相机同时采集洞体表面纹理图像和温度场图像,采用RefineDet构建深度模型检测器,进行基于红外图像的漏冷区域初定位;采用改进ResNet‑50模型构建基于可见光图像的漏冷异常结霜区域识别精定位;采用波峰阈值法对RefineDet、ResNet‑50模型检测出的区域的目标进行再次判定,确保洞体漏冷漏液位置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0930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117280.9
申请日:2022-02-0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诱导透明冰体发出荧光的荧光边界线提取方法,该方案对图像进行亮度分割,将图像分割为较亮、较暗两个区域;根据激光器的位置,选取靠近激光器一侧的亮、暗交界区域,作为荧光边界线粗定位区域;在荧光边界线粗定位区域,计算图像的梯度,根据梯度计算亮、暗分界线的方向y;根据方向y,设置m*d的采样区域,在采样区域内,计算图像的边界E;该方案可有效提取激光诱导荧光边界线坐标,再根据系统标定结果,即可完成透明冰体轮廓线测量,结合三维扫描装置,通过三维点云拼接,即可完成冰形三维形貌测量,解决了现有线结构光提取方法,不能用于激光诱导荧光透明冰体三维形貌测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52306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522860.0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B25J9/16 , G06V20/50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学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层强化学习的物体排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顶层智能体从当前场景中根据当前物体的分布情况确定下一时刻要移动的物体,并以文本指令的形式发送给底层智能体,底层智能体收到文本指令后,对目标物体进行抓取,并确定放置锚位,实现将目标物体放置于合适的位置,改变物体的排列状态,在对目标场景中的所有物体均放置于对应的锚位后便实现对物体的排序。该方法能够高效地完成形状、颜色、大小等多种规则下的物体排序任务,为机器人解决类似的动态复杂任务提供了可行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252306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522860.0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B25J9/16 , G06V20/50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学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层强化学习的物体排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顶层智能体从当前场景中根据当前物体的分布情况确定下一时刻要移动的物体,并以文本指令的形式发送给底层智能体,底层智能体收到文本指令后,对目标物体进行抓取,并确定放置锚位,实现将目标物体放置于合适的位置,改变物体的排列状态,在对目标场景中的所有物体均放置于对应的锚位后便实现对物体的排序。该方法能够高效地完成形状、颜色、大小等多种规则下的物体排序任务,为机器人解决类似的动态复杂任务提供了可行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