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8905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15194.9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 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H5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轴类零件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类相位凸轮定位结构。本发明的轴类相位凸轮定位结构包括母凸轮和公凸轮,母凸轮内部设置有第一凸轮孔,公凸轮插接在第一凸轮孔内,第一凸轮孔的内壁上按圆周均布有若干偏心设置的弧形定位槽,公凸轮外壁上按圆周均布有若干偏心设置的弧形定位凸起,弧形定位槽与弧形定位凸起数量相同,且一一配合。本发明的轴类相位凸轮定位结构通过具有多个定位点的弧形定位槽和弧形定位凸起配合定位,弧形定位槽和弧形定位凸起均偏心设置,通过加工偏心圆的方式,实现配对轴类零件的周向定位以及轴向定位,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371943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314486.7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洞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使用液氮介质实现风洞降温的喷射排架装置。该喷射排架装置安装在大型低温设备动力段的上游,采用若干个喷射排架竖直平行布置的方式,每个喷射排架安装若干个可单独控制的喷嘴,喷嘴布置空间位置、流量以及数量均进行优化布局,通过喷嘴喷射液氮的方式控制洞体降温。大型低温设备运行时,通过开关阀组件控制喷嘴开闭,通过调整液氮喷射点截面分布,实现洞体气流温度均匀性要求。为了实现液氮喷射流量的快速响应,开关阀组件安装在喷射排架内部,开关阀及喷嘴能够适应风洞低温环境。氮气气源、控制系统等常温设备布置在外部空间,便于进行集中管理和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43576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398374.4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型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跟踪仪靶点扫描的吸盘式行走机器人。车架和车盖组成车体;驱动电机、驱动轮、从动轮、履带,组成2组履带轮系,形成机器人行走能力;吸盘、软管、真空泵组成4组抽真空吸盘系统阵列布置在车架底部,形成接触面吸附能力;智能电臂、靶球组成6自由度扫描端,通过转盘轴承安装在车架中心,形成扫描能力;电池、控制模块、摄像头固定在车盖内,形成控制及通信能力;电池通过电源线缆分别与驱动电机、真空泵、控制模块、智能电臂、摄像头连接提供动力;控制模块通过信号线缆分别与驱动电机、真空泵、智能电臂、摄像头连接实现程序和动作控制。能够满足大型风洞复杂型面精度无人操作测量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25527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52649.0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飞行拖拽的软索主动张紧装置。主动拨轮A、动轮支架、被动压紧轮A、压紧杆A、弹簧、预紧螺栓、调节螺母、导向筒A组成第一套张紧系统,固定在车架上;导向筒B、压紧杆B、被动压紧轮B、主动拨轮B、弹簧、预紧螺栓、调节螺母、驱动电机组成第二套张紧系统,也固定在车架上;软索约束在主动拨轮A与被动压紧轮A、主动拨轮B与被动压紧轮B形成的卡槽内,弹簧提供软索的横向压紧力;驱动电机通过键驱动主动拨轮B旋转,再通过同步带将旋转运动传递给主动拨轮A,实现两套张紧系统同步旋转;主动拨轮A、主动拨轮B同步旋转时交替拨动软索,始终对软索提供沿出绳方向的拉力,实现软索主动张紧。
-
公开(公告)号:CN11585725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310148279.7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温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深冷环境的一体化摄像照明装置。该一体化摄像照明装置的法兰盘中心设置有石英玻璃窗,外圈通过螺钉Ⅰ固定在深冷装置壁板上,内圈通过螺钉Ⅱ固定封闭的保温箱;在保温箱内,壁面上安装电加热片,空腔中安装云台,云台上安装摄像头,云台上靠近石英玻璃窗的位置布置一圈LED组合光源,云台控制摄像头、LED组合光源同步进行水平转动或者上下俯仰运动;在保温箱上,安装进气管和排气管,进气管外接常温氮气源,还安装航空插头,通过航空插头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云台、摄像头和LED组合光源的外部控制。该一体化摄像照明装置适用于深冷装置进行深冷试验,还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试验照明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85390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1132581.0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中浙高铁轴承有限公司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 武汉善福重型机床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彬 , 马斌 , 周荣田 , 郭晓玉 , 赖欢 , 郑小宝 , 陈万华 , 王晓博 , 胡锐 , 杨晓峰 , 邓继溪 , 范崇奎 , 卢航 , 何佳恒 , 刘益庆 , 孙家辉 , 郭帅 , 姜艳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温域低温剖分型外圈自润滑关节轴承加工工艺,该工艺包括轴承的内圈、外圈加工流程,轴承剖分外圈合体加工方法、轴承剖分外圈合体后的拆分方法和轴承锁圈装配方法。采用本发明,通过合理安排轴承套圈的加工流程,提高了轴承的加工精度和轴承配组率;通过工艺锁圈将两个双半外圈固定在一起,解决了剖分外圈外径以及球面尺寸精度不易保证,成组率低等问题,解决了因工序原因所产生的材料缺失造成外圈锁圈槽不圆,剖分外圈外径和球面尺寸精度差等问题;采用工艺锁圈和拆卸工装相结合,提高合体剖分外圈拆卸效率,避免锁圈拆卸时损伤外圈;通过轴承装配工装的设计,解决了不易定位,易压伤轴承或锁圈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35764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98374.4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型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跟踪仪靶点扫描的吸盘式行走机器人。车架和车盖组成车体;驱动电机、驱动轮、从动轮、履带,组成2组履带轮系,形成机器人行走能力;吸盘、软管、真空泵组成4组抽真空吸盘系统阵列布置在车架底部,形成接触面吸附能力;智能电臂、靶球组成6自由度扫描端,通过转盘轴承安装在车架中心,形成扫描能力;电池、控制模块、摄像头固定在车盖内,形成控制及通信能力;电池通过电源线缆分别与驱动电机、真空泵、控制模块、智能电臂、摄像头连接提供动力;控制模块通过信号线缆分别与驱动电机、真空泵、智能电臂、摄像头连接实现程序和动作控制。能够满足大型风洞复杂型面精度无人操作测量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25527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52695.0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中拖拽释放回收装置。装置包括软索放线系统、排线随动系统、软索主动张紧系统、放线引导系统和剪线器。当飞行中出现小幅度颠簸振动时,放线引导系统在脉动冲击下沿缓冲滑轨滑动,抵消软索震荡,实现缓冲功能;当飞行中遇到负载超过额定值的紧急情况,驱动端电磁离合器通电,将主驱动电机与卷筒脱开,制动端电磁离合器通电,将盘式刹车轮与卷筒啮合,卷筒进入飞车模式,依靠盘式刹车轮机械耗能实现过载缓冲;当负载恢复正常后,驱动端电磁离合器将主驱动电机与卷筒啮合、制动端电磁离合器将盘式刹车轮与卷筒脱开,软索放线系统恢复正常工作模式;剪线器能够快速完成剪索动作,实现应急抛物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7380415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86078.9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洞喷管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宽温域环境的柔壁喷管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柔壁喷管包括喷管框架和安装于喷管框架内侧的柔板,还包括驱动件、可调收缩框架和喉块框架;柔板从入口至出口至少依次包括可调收缩部、喉道部和下游部,所述可调收缩框架至少通过一个第一连杆安装于所述可调收缩部的背部,该可调收缩框架至少通过一个驱动件与所述喷管框架连接;所述喉块框架至少通过一个第一连杆安装于所述喉道部的背部,该喉块框架至少通过一个驱动件与所述喷管框架连接,所述喉块框架的一端与所述可调收缩框架转动铰连接;所述下游部至少通过一个驱动件与所述喷管框架连(56)对比文件US 2560634 A,1951.07.17虞择斌;刘政崇;陈振华;张世洪;陈万华.2m超声速风洞结构设计与研究.航空学报.2013,(第02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750884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76154.0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5D1/26
Abstract: 一种相变储能材料承载容器及制作方法,所述承载容器包含碳纤维容器本体、聚四氟乙烯内胆和聚四氟乙烯套;所述碳纤维容器本体具有内外薄壁以及由内外薄壁围成的密封储腔,所述密封储腔内填充有甲酸,内壁围成一个承载槽,承载槽内布置有与所述承载槽相配合的聚四氟乙烯内胆,外壁包覆有与所述外壁相配合的聚四氟乙烯套,聚四氟乙烯内胆的边缘与聚四氟乙烯套边缘焊接连接,用于将碳纤维容器本体包覆。所述制作方法包含碳纤维容器本体制作;甲酸注入;注入孔封堵;聚四氟乙烯膜封装。本发明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适应于超低温环境使用,可应用于机器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