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
    5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70542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905899.6

    申请日:2015-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97 H01M8/04119 H01M8/04201 H01M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包括多个燃料电池堆;氧气体供给路径,其用于向所述发电单元供给氧化剂气体;以及氢气供给路径,其用于向所述发电单元供给燃料气体;微孔水氧加湿极板、微孔单氢加湿极板的微孔的孔径控制在0.4um~0.8um之间;所述燃料电池还包括一组歧管通道,该歧管通道被布置在氢流道与氧气流场板的通孔之间,其中部分歧管将氢气供给到氧气流场板的通孔之间,另一部分歧管依靠压力传感器将通道中存在的物质循环。本发明的一种燃料电池,在不增加通道尺寸的前提下,提高改善燃料电池的能量输出密度。

    折叠舵面及应用该折叠舵面的防空导弹

    公开(公告)号:CN104422350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381324.X

    申请日:2013-08-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舵面及应用该折叠舵面的防空导弹,该折叠舵面包括通过折叠机构连接的外舵面和中舵面,所述外舵面包括骨架和蒙皮,所述蒙皮蒙在所述骨架的外表面;所述骨架为网格结构,网格线所围区域为空心区域,所述骨架中设置有加强筋;所述中舵面为实心结构中形成有挖空部分,所述挖空部分位于所述中舵面中承力比较小的部分。本发明的一种折叠舵面及应用该折叠舵面的防空导弹,在减轻舵面重量的同时保证舵面强度。

    一种光泵测磁装置的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69373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31931.5

    申请日:2012-12-12

    Inventor: 陈友 王海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泵测磁装置的探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高频功率发生器经过匹配网络产生高频电压,通过激发光源激励光泵灯和吸收腔进行工作;所述光泵灯发出光泵浦源,将所述光泵浦源经过第一凸透镜后生成平行光;所述平行光经过红外启偏器生成偏振光;将所述偏振光经过波长片生成偏振光;所述偏振光进入吸收腔,再经过第二凸透镜与红外滤光片聚焦在光敏传感器上。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光泵测磁器的探测方法,通过光敏传感器上的电流变化实现检测目标磁场的目的,快速、连续测定所述特定频率得出外磁场值,该方法具有高效探测的能力,可以探测极微弱的信号,能够满足军事国防及地质勘查等高精度测磁的需要。

    一种数字矢量信号分析的补偿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571216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578046.3

    申请日:2010-12-08

    Inventor: 陈斌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数字矢量信号分析的补偿测量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数字矢量信号分析仪、调制度测量仪、相位噪声测量装置组成,数字矢量信号分析仪设置矢量信号分析解调参数;调制度测量仪输入信号采用单载波CW信号,用该信号的相位噪声测量偏离载频10Hz、100Hz、1kHz、10kHz、100kHz、1MHz并将这些频点记录表格内。本发明组成的补偿测量装置能够测量影响误差矢量幅度测量值的各个技术参量,得到理论估算的实际参数量值,有效的提高直接测量误差矢量幅度测量数据的一致性致信水平。在计量技术领域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并对技术研制和生产起到的指导性的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误差矢量幅度的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46036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578048.2

    申请日:2010-12-08

    Inventor: 陈斌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误差矢量幅度的补偿方法,该方法根据数字矢量的数字表达式,分析矢量解调误差矢量幅度(EVM)所涉及的技术参数、确定矢量解调后所产生的影响误差矢量幅度的参量、将影响误差矢量幅度的各个技术参数分别进行计算,得到影像误差矢量幅度量值的技术分量、通过方和根计算误差矢量幅度的理论估算值,实现了科学合理的误差矢量幅度补偿,对各类矢量信号分析仪测量误差矢量幅度的测量结果的评定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计量技术领域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并对技术研制和生产起到的指导性的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超微矩形电连接器0.28mm弹性绞线插针的加工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7681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0047734.X

    申请日:2022-0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微矩形电连接器0.28mm弹性绞线插针的加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进行铜丝清洗除油、铜丝预镀、绞线、校直工序;步骤二、进行激光切割、激光焊接工序;步骤三、进行鼓腰、整形、挑选、清洗除油、时效工序;步骤四、进行镀金及镀后检查工序;步骤五、进行检查外观工序;步骤六、进行插拔试力、挑选和检验入库工序。本发明可适用于0.635mm接点间距超微矩形电连接器0.28mm弹性绞线插针的加工,解决了针头熔焊点塌陷、褶皱、变形的问题,显著提升了针头表面镀层质量,采用本发明工艺方法加工的针头熔焊点饱满、圆润光滑,镀层连续致密且光亮,且耐硝酸腐蚀能力从原状态5min提升到17min,能满足宇航使用含氟导线等耐环境要求。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元器件数量识别及混批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73223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0204850.8

    申请日:2022-0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元器件数量识别及混批检测系统,包括:振动台、传输带、限高器、玻璃转台、摄像头、料盒、送料推杆、麦克风、电源开关、工控机;用户将元器件放置入振动台,振动台通过振动逐步将元器件振入传输带,传输带与玻璃转台同步步进;通过传输运动将元器件传入玻璃转台;传输带上安装有限高器,限高器能二次限制元器件不可叠放、竖放;元器件进入玻璃转台后,上下摄像头拍摄元器件表面,并获取元器件信息;当发现同一画幅下元器件的批次信息不一致时,工控机标注错误元器件;当检测完成后,通过送料推杆将玻璃盘上的元器件扫入料盒。本发明解决了当前元器件基础信息人工分拣工作量大、分拣周期长、可靠性下降等问题。

    下位机FPGA软件通用框架
    5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961243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111037489.6

    申请日:2021-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下位机FPGA软件通用框架,包括:通讯模块、执行模块;通讯模块向上经通讯接口芯片与上位机通讯,向下与软件内部的用于控制执行部件的执行模块通讯,进而控制各执行部件;通讯模块与通讯接口芯片的交互协议是底层协议,底层协议由通讯接口芯片与FPGA的交互时序决定;通讯模块与执行模块的交互协议属于顶层协议;上位机经过通讯接口芯片向FPGA发送的指令数据包由通讯模块解析,解析后的指令分发到相应执行模块执行,通讯模块从执行模块获得指令执行结果,由通讯模块组建回复数据包后通过通讯接口芯片向上位机的指令进行回复,每一条指令都对应一条回复。采用本发明使FPGA软件的具有统一的架构,增强了软件的可移植性,加速了研发。

    一种知识产权资源的推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86415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210644936.2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知识产权资源的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从数据源获取知识产权资源数据库;所述数据源包括现有的知识产权信息平台;步骤2:记录用户在所述知识产权资源数据库的操作行为,构建操作行为特征关系向量,所述操作行为包括用户的搜索行为及点击行为;步骤3:根据搜索行为及点击行为,生成用户遍历知识产权资源的“实体‑关系‑属性”三元组架构;步骤4:对所述知识产权资源的三元组架构进行实体对齐,生成本体模型,所述本体模型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指定实体确定推荐实体。

    批量化光电探测器宽温域下参数原位测试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0914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73385.X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批量化光电探测器宽温域下参数原位测试装置及试验方法,测试装置包括:光源、拆换法兰盘、滤波轮、隔热玻璃、高低温试验箱、测试板、三维运动模组、Y轴伺服电机、环境控制装置、X轴伺服电机、操作台。三维运动模组安装在高低温试验箱内部底座上,X轴伺服电机和Y轴伺服电机组分别与三维运动模组连接,测试板安装在三维运动模组的平台上。本发明通过创新性试验装置的设计,实现了宽温域试验条件下的原位测试,解决了传统光电探测器在进行宽温域变化的试验项目时,需要在多台设备间转移的问题;同时实现了测试板对待测光电器件一对多的控制,降低了试验成本,并通过试验方法设计,保证了对光电探测器批量化试验中测试条件的一致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