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2479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0782759.4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应变能评定取向硅钢加工性的方法,1)对检测样品进行拉伸试验,采集试样在测试过程中的应力σ和应变ε数据,并获得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2)应力应变数据进行微分处理获得σ关于应变ε的微分曲线,3)εa为弹性变形结束时对应的应变;弹性变形阶段结束后,dσ=0时缩颈开始,εb为缩颈开始时对应的应变;当dσ<0时材料进入缩颈断裂阶段;4)选取应变量ε处于[εa,εb]范围内的测试样品拉伸曲线数据,多项式拟合曲线;5)对拉伸变形高于临界应变值段积分处理,计算真实塑性变形曲线的面积:S大小表征塑性变形到缩颈阶段材料所能承受裂纹的能力。本发明更准确地评价材料的冷轧加工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74546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404874.3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解决取向硅钢热轧板晶粒粗大的方法,在取向硅钢的成分设计中减少固溶温度较高的MnS的含量,降低铸坯加热温度,同时计算实际取向硅钢成分中γ‑相含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依据计算结果设计取向硅钢的热轧工艺,可以保证20%~30%的γ‑相数量,成功解决取向硅钢热轧板晶粒粗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7454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04874.3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解决取向硅钢热轧板晶粒粗大的方法,在取向硅钢的成分设计中减少固溶温度较高的MnS的含量,降低铸坯加热温度,同时计算实际取向硅钢成分中γ‑相含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依据计算结果设计取向硅钢的热轧工艺,可以保证20%~30%的γ‑相数量,成功解决取向硅钢热轧板晶粒粗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9635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758844.8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低铁损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0.15~0.35mm厚成品取向硅钢为原料,制备工艺路线为:第一次冷轧→高温退火→第二次冷轧→再结晶退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不但可解决取向硅钢极薄带加工困难的问题,更可通过合适的冷轧压下率和退火工艺的匹配来保证高斯织构遗传,通过提高取向硅钢极薄带的磁感(B8=1.78-1.86T)来大幅降低铁损,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取向硅钢极薄带。
-
公开(公告)号:CN111440931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54576.3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抑制剂析出量的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高磁感取向硅钢质量百分比成分为C 0.05%-0.06%,Si 3.10%-3.30%,Mn 0.16%-0.20%,P 0.01%-0.02%;S 0.005%-0.007%,Al s0.025%-0.034%,N 0.004%-0.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常化工艺为两段加热+缓冷+水冷,第一段加热温度为1050~1150℃,时间为40~60s,第二段加热温度为920~950℃,时间为120~250s,缓冷:以30~50℃/s的速度缓慢冷却至720~780℃,水冷:喷水冷却至100℃以下。本发明在不添加任何合金元素的条件下,在传统常化工艺的快速冷却过程中增加缓冷平台,控制抑制剂的析出温度和时间,优化抑制剂的析出数量和尺寸,增加先天有效抑制剂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726670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24665.2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短流程中薄板坯制备高磁感取向硅钢的方法,包括铁水预处理→冶炼→LF炉外精炼→中薄板坯连铸连轧→常化酸洗→冷轧→脱碳退火及涂MgO→高温退火→热拉伸平整及涂绝缘层→重卷包装;钢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1~0.1,Si2.5~3.5,Mn0.05~0.20,P0.005~0.02,S0.005~0.03,Als0.005~0.02,N0.006~0.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热轧后工序综合成材率提高5%以上,磁感B8提高到1.88T以上,铁损P1.7降低至1.20W/kg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564930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010597098.5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工钢表面耐蚀性检测方法,通过在样品表面形成一个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环境,利用腐蚀剂中的鞣酸与铁氧化物反应生成黑色鞣酸铁,使腐蚀点可用肉眼准确观察;通过腐蚀过程中的观测和对腐蚀后样品的检测,得出反映电工钢表面耐腐蚀能力的特征参数,从而实现对样品表面耐腐蚀能力的评判。本发明检测方法简便易行,可同时对批量样品进行检测,腐蚀点易于观察,表征参数科学。通过在取向硅钢使用前,检测其表面耐蚀性,避免采用取向硅钢制作的产品因表面腐蚀而出现质量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02560048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010597079.2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普通取向硅钢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为:冶炼→连铸→热轧→酸洗→一次冷轧→中间退火→二次冷轧→表面处理及涂MgO→高温退火→涂绝缘层及热拉伸平整。通过提高中间退火温度、增加气氛露点等方式,使中间退火过程具备脱碳退火的部分功能,钢板在此时可完成脱碳。另外,由于增大了一次冷轧压下率,在退火时可形成细小的初次晶粒,增加高温退火时二次再结晶形核位置。高温退火升温过程中向钢中渗氮,使钢板中形成一批新的细小A1N,保证Goss晶粒形核时有足够的抑制力,使Goss取向二次晶粒发展完善,提高GO钢磁性能。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使成品取向硅钢磁感B8增加0.02T,铁损P1.7降低0.1W/kg,相当于提高取向硅钢的一个牌号,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534364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010597244.4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普通取向硅钢磁性能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为冶炼及连铸→热轧→酸洗→一次冷连轧→常化酸洗→二次冷轧→中间火→三次冷轧→脱碳退火及涂Mg0→高温退火→涂绝缘层及热拉伸平整退火。本发明无需添加其他合金元素,通过在钢中残余适量Als,即可实现板坯低温加热技术;热轧板预处理与常化工艺配合,使最终产品磁性能大幅提高;板坯低温加热及热轧板一次冷连轧,可提高生产成材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60236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010597255.2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通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为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连轧→常化→可逆冷轧→脱碳退火及涂MgO→高温退火→热拉伸平整及涂绝缘层。本发明采用冷连轧方式对热轧板进行预处理,改善热轧板组织;热轧板预处理与常化工艺配合,提高产品磁性能,铁损P1.7平均降低0.1W/kg,磁感B8平均提高0.08T。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