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124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67133.2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用于筛选航天器扰振源的微振动集成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程序及存储介质,涉及航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筛选航天器扰振源的微振动集成模型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如下:S1、建立航天器扰振源的经验模型的步骤;S2、建立航天器结构的动力学模型的步骤;S3、建立航天器光学系统的模型的步骤;S4、建立微振动模型的步骤,输出结果的步骤。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微振动集成模型的航天器扰振源筛选方法考虑到实际航天器结构与扰振源之间的动力耦合,而且可对扰振源产生的扰振的6个分量进行综合评价,避免出现个别扰振分量满足要求而其余分量不满足要求的情况。适用于航天器上扰振源的筛选,例如飞轮、控制力矩陀螺、SADA等。
-
公开(公告)号:CN11900396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89921.X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批量化生产的光学遥感卫星的扰振源快速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得到扰振源产生的扰振F(t)与相机像移p(t)之间的传递函数H(s);得到扰振源产生的扰振与相机像移间的频率响应函数H(ω);得到像移X(ω)、Y(ω)的幅值的关系;得到每个频率ω处的扰振力和力矩;得到每个频率ω处的扰振力和力矩的容限;将测得的扰振源产生的扰振与上一中的结果进行对比,判断该扰振是否满足该卫星微振动指标要求。本发明的面向批量化生产的光学遥感卫星的扰振源快速筛选方法,不仅适用于单颗卫星,更适合于面向批量化生产的卫星,且扰振源不限于飞轮,对控制力矩陀螺、SADA等同样适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7332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483148.9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竖直起吊方法,该方法给卫星支腿增加转接块,拆装均通过转接块上的螺纹孔,起到保护支腿自身螺纹的作用,确保后续星箭对接工作顺利进行;通过测力计测量四个卫星吊点的受力情况,再根据测量结果调整花篮螺栓,从而使卫星达到较为精准的竖直状态,可以实现卫星与L型翻转工装之间的连接螺钉顺滑拆卸,确保整个竖直起吊过程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6717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94377.5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S19/23 , H04M1/72412 , H04W4/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面用卫星太阳翼展开时间测试系统,属于卫星制造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测量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和不确定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地面用卫星太阳翼展开时间测试系统包括手机终端以及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太阳翼上的展开测试终端和到位测试终端;所述展开测试终端和到位测试终端分别通过自身的蓝牙通讯模块向所述手机终端传输信号;所述展开测试终端和到位测试终端结构相同,至少包括触控开关和蓝牙通讯模块,通过展开测试终端的触控开关获得展开起始信号并通过蓝牙通讯模块传输至手机终端开始计时,通过到位测试终端的触控开关获得展开到位信号并通过蓝牙通讯模块传输至手机终端结束计时。
-
公开(公告)号:CN1183729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97169.6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SAR卫星平台结构及装配方法,属于卫星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舱体结构,所述舱体结构整体呈目字型,其包括:对接板,所述对接板上方安装有+X外板、‑X外板、+Y外板和‑Y外板;对接板上方中部间隔连接有一对隔板;所述舱体结构内安装有飞轮和多个单机设备,舱体结构上方安装有载荷安装板,其顶部外沿处安装有多个载荷天线支座;所述‑Y外板的外表面固定有太阳翼;所述载荷安装板上方中部设有多个高导热薄膜材料结构,每个所述高导热薄膜材料结构四周均设有多个电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本申请通过机热一体化设计及低应力装配,具有较高的地面总装试验力学稳定性、发射入轨力学稳定性、在轨微振动稳定性及在轨热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8872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17914.4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F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隔振导热一体化装置,属于卫星活动部件的隔振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小孔位机械接口的卫星载荷无法隔离冲击同时实现热传导的问题。本发明多组结构相同的隔振机构以及一个导热垫;每组隔振机构包括:相对卫星载荷的机械接口的构型外包式的隔振外壳;设置在隔振外壳内位于隔振外壳和机械接口之间的减振垫;减振垫包括分体式的减振垫上段、减振垫中段和减振垫下段,减振垫上段、减振垫中段和减振垫下段一侧分别贴合在隔振外壳内部空间的上壁、侧壁和下壁;以及连接螺栓,连接螺栓依次穿过隔振外壳的上壁、减振垫上段、机械接口、减振垫下段以及隔振外壳的下壁;导热垫与多个隔振外壳的上臂侧面形成的空间间隙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4148551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111587220.5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超大幅宽高分辨遥感卫星的星载一体化构型,属于航天技术领域,本发明设置光学相机;所述光学相机具有用于承载有数传系统的相机遮光罩和用于与所述相机遮光罩固定连接的相机后框架;所述相机后框架周向侧部和对天面集成有其他分系统单机设备,且所述相机后框架对天面还装设有推进系统和成像处理系统,本发明通过将各电子分系统单机设备集成在相机后框架上,从而使有效载荷和分系统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具有功能完整、结构紧凑、有效载荷质量占比高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95515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1420838.2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堆叠式卫星的星箭连接装置,涉及航天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卫星层,所述的每一层卫星层包括2颗A构型卫星、2颗B构型卫星、第一环带和第二环带,所述的A构型卫星和B构型卫星相互交错排列,第一环带和第二环带通过爆炸螺栓A连接,第一环带和第二环带内侧设有夹块,所述的夹块用于固定A构型卫星和B构型卫星;适配器,所述的适配器设置在卫星层的下方,并通过第一环带和第二环带与卫星层连接;立柱,所述的立柱通过连接件和卫星层连接;支座,所述的支座与适配器连接,并通过爆炸螺栓B将支座与立柱固定,所述的轴贯穿立柱和支座,轴的两端设有卷簧A和卷簧B。该装置在轨释放过程中,不产生多余物,适用于低中高轨道发射。
-
公开(公告)号:CN11802549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54910.3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4G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搭载业务的卫星平台构型,属于卫星结构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满足多类型载荷的安装需求、搭载效率低、研发周期长以及研发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位于中部的碳纤维承力筒,设置在碳纤维承力筒一端部的相机安装板,光学载荷安装在相机安装板上,并位于碳纤维承力筒内;设置在碳纤维承力筒上侧面的搭载板;关于卫星平台构型质心对称设置在碳纤维承力筒左侧面和右侧面的两个太阳翼帆板;安装在左舱板和碳纤维承力筒上的平台单机;安装在搭载板的搭载区的多个搭载单机;安装在碳纤维承力筒右侧面的高功耗单机;安装在碳纤维承力筒下侧面的分离机构;以及安装在碳纤维承力筒下侧面的推进器。
-
公开(公告)号:CN11772384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171939.8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间二维高频天线指向精度地面标定方法、设备及介质。属于航天器系统技术领域。所述标定方法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在微波暗室环境标定电轴指向与棱镜坐标系关系,在微波暗室,采用平面近场测试系统标定天线电轴矢量和天线棱镜坐标系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在洁净室标定天线棱镜坐标系和基准棱镜之间的关系,将四台经纬仪分为两组,建立测量站,分别建立驱动器基准棱镜坐标系和天线棱镜坐标系。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卸载地球重力对天线变形的影响,以较高的精度标定天线指向误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