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5819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42095.3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种分离方式的业务化立方星构型及装配方法,属于卫星设计领域。解决了现有立方星分离方式单一、搭载机会少问题。它包括整星框架、可展开太阳翼、舱内单机、舱外单机和分离组件,舱内单机设置在整星框架内部,可展开太阳翼、舱外单机和分离组件均设置在整星框架的外部,可展开太阳翼设置两组,分别安装在+Y单机板和‑Y单机板上;舱内单机包括飞轮、推进、陀螺、星敏、大综电系统、蓄电池和相机组件;舱外组件安装在+Z单机板上,+Y单机板的前后两端设置两根分离导轨,‑Y单机板的前后两端设置两根分离导轨,分离组件安装在分离导轨或‑Z单机板上。本发明创造适用于多种星箭分离方式,增加卫星搭载发射机会。
-
公开(公告)号:CN11877057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41768.8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4G1/22 , F16F15/315 , B64G1/44 , B64G1/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多敏感载荷和多扰振源的卫星自适应微振动抑制系统及其隔振频率调节方法,涉及航天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卫星平台以及安装在该卫星平台上的激光通信载荷隔振系统,光学相机隔振系统,飞轮隔振系统和中心机;该系统还包括:SADA隔振系统以及通过SADA隔振系统连接在卫星平台上的太阳翼。本发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隔振频率可调、能源消耗较小的优点。通过调整系统不同部分的隔振频率,可使整星在发射段时敏感载荷和扰振源满足发射段的动力学响应要求,同时还可使整星在轨段时满足敏感载荷的微振动抑制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35265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42367.X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于批产的模块化机热一体化业务立方星系统,属于卫星技术领域。解决了了现有立方星存在的研制、总装周期长、功能单一、可扩展性差、散热难、不适于批量化生产问题。它包括平台部分和载荷部分,平台部分包括结构分系统、热控分系统、姿轨控分系统、测控数传分系统、电源分系统和大综电分系统,载荷部分包括主载荷和搭载载荷,结构分系统包括七块单机板,七块单机板由螺钉紧固组成整个立方星系统的主承力框架;主载荷包括相机本体、弹出遮光罩和遮光罩展开熔断器,测控数传分系统包括测控数传一体机、测控天线和数传天线;电源分系统包括蓄电池、±Y侧太阳翼。本发明适用于批量生产且组网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15870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42094.9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热一体化立方星主承力结构及装配方法,属于立方星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卫星主承力结构难以满足立方星业务化组网需求及散热的问题。所述主承力结构为长方体框架结构,它包括+Y单机板、‑Y单机板、+X单机板、‑X单机板、+Z单机板、‑Z单机板和中心承力板,所述中心承力板设置在长方体框架结构的底部中心处,所有单机板均为镂空板;+Y单机板的前后两端为两根分离导轨,‑Y单机板的前后两端为两根分离导轨,在+Y单机板、+X单机板和‑Z单机板上分别设有多个热控散热面,所述热控散热面为在散热蒙皮上喷有热控白漆。本发明适用于立方星的承载。
-
公开(公告)号:CN1193124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67133.2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用于筛选航天器扰振源的微振动集成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程序及存储介质,涉及航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筛选航天器扰振源的微振动集成模型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如下:S1、建立航天器扰振源的经验模型的步骤;S2、建立航天器结构的动力学模型的步骤;S3、建立航天器光学系统的模型的步骤;S4、建立微振动模型的步骤,输出结果的步骤。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微振动集成模型的航天器扰振源筛选方法考虑到实际航天器结构与扰振源之间的动力耦合,而且可对扰振源产生的扰振的6个分量进行综合评价,避免出现个别扰振分量满足要求而其余分量不满足要求的情况。适用于航天器上扰振源的筛选,例如飞轮、控制力矩陀螺、SADA等。
-
公开(公告)号:CN11900396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89921.X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批量化生产的光学遥感卫星的扰振源快速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得到扰振源产生的扰振F(t)与相机像移p(t)之间的传递函数H(s);得到扰振源产生的扰振与相机像移间的频率响应函数H(ω);得到像移X(ω)、Y(ω)的幅值的关系;得到每个频率ω处的扰振力和力矩;得到每个频率ω处的扰振力和力矩的容限;将测得的扰振源产生的扰振与上一中的结果进行对比,判断该扰振是否满足该卫星微振动指标要求。本发明的面向批量化生产的光学遥感卫星的扰振源快速筛选方法,不仅适用于单颗卫星,更适合于面向批量化生产的卫星,且扰振源不限于飞轮,对控制力矩陀螺、SADA等同样适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02549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54910.3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4G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搭载业务的卫星平台构型,属于卫星结构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满足多类型载荷的安装需求、搭载效率低、研发周期长以及研发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位于中部的碳纤维承力筒,设置在碳纤维承力筒一端部的相机安装板,光学载荷安装在相机安装板上,并位于碳纤维承力筒内;设置在碳纤维承力筒上侧面的搭载板;关于卫星平台构型质心对称设置在碳纤维承力筒左侧面和右侧面的两个太阳翼帆板;安装在左舱板和碳纤维承力筒上的平台单机;安装在搭载板的搭载区的多个搭载单机;安装在碳纤维承力筒右侧面的高功耗单机;安装在碳纤维承力筒下侧面的分离机构;以及安装在碳纤维承力筒下侧面的推进器。
-
公开(公告)号:CN11872375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16011.0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6C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跨距和角度的交叉梁吊装,属于卫星起吊技术领域,包括上吊装部,其上端与天车吊钩相连接;下吊装部,其下端与被吊物体连接;支撑架,其被配置为分体式结构,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承载块组件,所述上吊装部和所述下吊装部均通过吊环连接于所述承载块组件形成起吊点。本发明的一种便于调节跨距和角度的交叉梁吊装结构简单,专用吊装通用化,使得专用吊装可重复利用性大为提高、使用大量标准件,相比于传统吊装大量减少了焊接工艺的使用,便于后期维修维护,降低了吊装的研发和制造维修成本,且能够完全拆卸,便于收纳,占地空间小,零件互换性强,易损件可定期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1637420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12491.2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结构热控一体化设计适用于批产的框架式卫星结构,包括不同材质和结构的飞行前向+X安装板、飞行后向‑X安装板、太阳翼+Y侧安装板、太阳翼‑Y侧安装板、+Z侧安装板、‑Z侧安装板以及中心承力板。本发明的框架式卫星结构采用七块安装板进行载荷的合理安装,缩小星体包络,提升了结构利用率,增大了功能密度;七块安装板采用不同材料和结构形式,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基础上,能够满足热控散热等需求,并极大程度减轻整星结构质量,七块载荷安装板均可以独立进行载荷安装、热控实施和线缆敷设,再进行整星框架拼装,合理安排装配时间,适合卫星批产,为快速组网提供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3212815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597929.7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不同结构形式太阳翼的地面展开装置,属于航天器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太阳翼地面展开装置局限性较大,易受太阳翼尺寸及折数限制的问题。包括太阳翼悬吊组件、水平轨道组件、斜拉调节组件及竖直连接调节组件,其中所述水平轨道组件、斜拉调节组件及竖直连接调节组件呈三角形布置,且每相临的两个组件之间均为转动连接,通过调节斜拉调节组件的长短实现水平轨道组件的水平度调节,太阳翼通过太阳翼悬吊组件吊挂至水平轨道组件下方,且太阳翼悬吊组件的上端沿水平轨道组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适应不同结构形式的太阳翼地面展开需求,保障太阳翼地面展开顺利进行,结构更简单、安装更方便,适用范围更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