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振导热一体化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8872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17914.4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隔振导热一体化装置,属于卫星活动部件的隔振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小孔位机械接口的卫星载荷无法隔离冲击同时实现热传导的问题。本发明多组结构相同的隔振机构以及一个导热垫;每组隔振机构包括:相对卫星载荷的机械接口的构型外包式的隔振外壳;设置在隔振外壳内位于隔振外壳和机械接口之间的减振垫;减振垫包括分体式的减振垫上段、减振垫中段和减振垫下段,减振垫上段、减振垫中段和减振垫下段一侧分别贴合在隔振外壳内部空间的上壁、侧壁和下壁;以及连接螺栓,连接螺栓依次穿过隔振外壳的上壁、减振垫上段、机械接口、减振垫下段以及隔振外壳的下壁;导热垫与多个隔振外壳的上臂侧面形成的空间间隙配合。

    一种卫星薄膜线缆与单机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3299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22714.6

    申请日:2024-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卫星薄膜线缆与单机连接方法。本发明先将各单机的供电和需要传递的信号接引出来,并集成封装,形成很薄但面积较大的电路层,为卫星总体电路设计提供了很大便利,避免了重复使用的信号需要反复接线的问题。薄膜线缆可固定在结构表面,单机可以直接坐落在电路层上,同时设计特殊的连接器,类似插头与插座,分别设置在单机底部和电路层上,在单机安装完成后,电气关系也接入整星电缆网中。本发明可减轻卫星电缆网的重量和体积。这样,在卫星总装时,先将薄膜线缆提前与结构件进行装配,然后进行单机安装。尽量避免结构、单机安装和电缆安装交替进行,提高效率。

    卫星地面试验柔性支撑零应力悬吊装置及悬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8828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19939.0

    申请日:2022-06-02

    Abstract: 卫星地面试验柔性支撑零应力悬吊装置及悬吊方法,涉及航天器试验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验证卫星关键部件力学性能方法中,由于柔性支撑受到额外应力而导致试验测试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的悬吊方法中,通过装配体A和装配体B分别将光学载荷和卫星平台吊起,分别通过装配体A和装配体B上的调平部件,使所述光学载荷、卫星平台都处于水平姿态;通过装配体A调整光学载荷与卫星平台的相对位置,完成光学载荷与卫星平台的柔性支撑结构的连接,通过力传感器监测每个柔性支撑结构所承受的外力,调整装备体A、装备体B,使得每个力传感器采集的力信号均在‑10mN~10mN之间完成悬吊。本发明适用于卫星地面试验。

    一种适用于批产的轻量化开放式卫星构型

    公开(公告)号:CN11806225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84036.8

    申请日:2024-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批产的轻量化开放式卫星构型,包括主承力结构;安装于所述主承力结构中的光学相机载荷;太阳翼,其包括固定太阳翼和展开太阳翼;安装在所述主承力结构上的卫星分离支座;星上单机,所述主承力结构与所述展开太阳翼之间形成所述星上单机的安装舱,通过所述展开太阳翼的展开或压紧形成对所述星上单机的安装空间或工作空间。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批产的轻量化开放式卫星构型通过星载一体化设计,大幅降低了卫星的包络尺寸和重量,敞开式安装面可大幅提升结构利用率,有效实现各系统之间的解耦,有效缩短总装周期,适用于卫星批量生产。

    卫星地面试验柔性支撑零应力悬吊装置及悬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88280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0619939.0

    申请日:2022-06-02

    Abstract: 卫星地面试验柔性支撑零应力悬吊装置及悬吊方法,涉及航天器试验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验证卫星关键部件力学性能方法中,由于柔性支撑受到额外应力而导致试验测试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的悬吊方法中,通过装配体A和装配体B分别将光学载荷和卫星平台吊起,分别通过装配体A和装配体B上的调平部件,使所述光学载荷、卫星平台都处于水平姿态;通过装配体A调整光学载荷与卫星平台的相对位置,完成光学载荷与卫星平台的柔性支撑结构的连接,通过力传感器监测每个柔性支撑结构所承受的外力,调整装备体A、装备体B,使得每个力传感器采集的力信号均在‑10mN~10mN之间完成悬吊。本发明适用于卫星地面试验。

    一种超大平板卫星金属框架结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4247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73539.9

    申请日:2024-10-22

    Abstract: 一种超大平板卫星金属框架结构优化方法。涉及大金属结构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超大平板卫星金属框架结构优化技术领域。其解决了单机质量覆盖范围广、工况复杂的大尺寸平板卫星整星金属结构拓扑优化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整星有限元模型,设置单元格边长;S2、尺寸优化确定结构基础厚度;S3、拓扑优化确定最小质量约束;S4、整体设计区域内面向整体指标的拓扑优化;S5、局部设计区域内面向局部指标的拓扑优化;S6、减小单元尺寸优化;S7、建立整星有限元详细模型,去除结构的刚度冗余;S8、形状优化;S9、验证指标。采用分批次优化方法得到满足结构连续性要求的轻量化结构形式。该方法缩短卫星结构研制周期,降低结构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