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66752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10018457.4
申请日:2009-09-2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糖基功能化细菌毒素分子印迹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能与细菌毒素合成糖基功能化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糖类化合物功能单体;制备糖基功能化分子印迹聚合物溶液;利用表面修饰技术,将糖基功能化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到玻璃管柱内表面上。本发明所述的检测细菌毒素的方法,是将按上述方法制得的糖基功能化分子印迹柱连接到化学发光分析仪,将化学发光体系溶液与样品溶液分别泵入化学发光分析仪,对样品中的细菌毒素进行检测。本发明所制备的糖基功能化细菌毒素分子印迹柱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大量样本的高通量筛选,减少了检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324540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810138510.X
申请日:2008-07-1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速度块、灵敏度高的痕量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分子印迹膜基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分子印迹膜基片,包括金石英晶体基片,在所述金石英晶体基片表面形成多层相互交替的纳米材料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分子印迹聚合物。该分子印迹膜基片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能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功能单体;制成分子印迹聚合物溶液;将纳米材料和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到金石英晶体基片表面上。本发明将表面修饰技术应用到分子印迹膜基片的制备当中,使得纳米增效的EDCs分子印迹膜基片的制备具有可控性。检测环境内分泌物方法,操作快速简单,反应及结果均由仪器自动完成和记录,有很好的重复性,便于现场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1308066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016699.5
申请日:2008-06-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黄加栋 , 裴梅山 , 于京华 , 汪世华 , 张瑾 , 王元秀 , 葛慎光 , 朱元娜 , 张丽娜 , 席志芳 , 矫强 , 李强 , 何文兴 , 宋晓妍 , 孙纳新 , 叶春江 , 刘月辉 , 王军 , 李红梅 , 李殿香 , 秦余香 , 张桂香 , 杨新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痕量真菌毒素分子印迹柱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功能单体;按一定摩尔比将真菌毒素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致孔剂、引发剂和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制成分子印迹聚合物溶液;制备出纳米溶液;将纳米材料和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到玻璃管柱内表面上。一种检测痕量真菌毒素的方法,将化学发光体系溶液与样品溶液分别泵入化学发光分析仪,对样品中的真菌毒素进行检测。本发明分子印迹柱的检测灵敏度高和准确性高。本发明所得到的纳米增效的痕量真菌毒素分子印迹柱连接到化学发光分析仪用于检测真菌毒素,可以实现样本中真菌毒素的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25650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48507.X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12N15/115 , C12N15/113 , G01N33/569 , C12Q1/6825 , C12Q1/682 , C12Q1/68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链置换和双向PER放大的大肠杆菌可视化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由适配体Apt和触发链T杂交获得的Apt‑T探针,由S1链和S2链杂交获得复合结构S1‑S2,发夹H,引物primer,Klenow酶,dNTP,H2O2和TMB;所述适配体Apt、触发链T、S1链、S2链、发夹H、引物prime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6所示;发夹H的第9、21、22位为2’‑O‑甲基鸟苷且第10位为2’‑O‑甲基胞苷。该传感器无需预处理,可以一步完成,操作简单,能够可视化观察到现象,更加直观观察到检测结果,为大肠杆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比色传感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6256412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98009.7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48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DNA四面体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包括A‑P探针,修饰捕获探针CP的金电极,环状模板CT,phi 29聚合酶,dNTPs,Mg2+,血红素,K+,H2O2;所述A‑P探针由适配体Apt和引物P杂交获得;所述适配体Apt、引物P、捕获探针CP、环状模板CT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所述捕获探针CP的5’端修饰‑SH。该传感器的制备方法简单,性能稳定,适用于食品和环境中OTA的检测;制备过程的工艺成本低,性能稳定,电极的重复性好,适用于产业化中价廉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10337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98000.6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12Q1/6825 , C12Q1/6888 , G01N33/569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CRISPR‑Cas系统的检测外泌体的荧光生物传感器,一种基于CRISPR‑Cas系统的检测外泌体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包括cas12a蛋白,phi29酶,三链体Aptamer,报告探针,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7所示的发夹H1链、发夹H2链、crRNA和环形模板CT;所述三链体Aptamer由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PD‑L1Apt和EpCAM Apt、Trigger链杂交形成。该传感器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检测限低、特异性高等优点,可以弥补外泌体现有检测方法的缺陷与不足,实现对肿瘤外泌体的快速、准确的定量检测,适用于肿瘤外泌体的检测和生物传感器产业化的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552103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10818406.0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CRISPR‑Cas系统的检测外泌体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当目标物存在时,PTK‑7 Apt和CD63 Apt与其特异性结合,从而释放Trigger,而trigger与linker链结合,fuel链进一步与linker链结合,被置换下来的trigger链重新进入循环,从而触发HCR反应,极大提高了其检测的灵敏度;利用Cas12a的“附属切割”活性切割体系中的荧光报告基团,产生可定量的信号。该传感器的构建简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性能稳定等优势;检测原理的主要过程均是在均相中实现的,提高了反应速度,降低了操作的复杂程度,实现了目标物的快速,简单,灵敏的检测。适用于肿瘤外泌体的检测和生物传感器产业化的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607351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1910891123.1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三通路结构驱动链置换反应及DNA walker技术驱动球形核酸酶的化学发光技术检测尿嘧啶糖基化酶。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检测尿嘧啶糖基化酶的方法存在操作复杂、灵敏度比较低、成本高的问题,一种基于三通路结构和DNA walker两种纳米技术的生物传感器利用球形核酸酶催化鲁米诺发生化学发光反应进行检测。制备方法:纳米金的制备;球形核酸的制备;均相中形成球形核酸酶用于催化鲁米诺的化学发光反应。利用了尿嘧啶糖基化酶对U碱基的特异性识别和切除,实现目标的特异性检测;同时采用DNA walker纳米技术实现目标的快速、高灵敏性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30491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1138341.7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64 , C09K11/06 , C09K11/02 , C12Q1/6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目标金属介导临近触发劈开金属DNAzyme催化裂解性能、催化发夹自组装放大反应的一种检测Hg2+的荧光生物传感器,还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利用了碱基T与Hg2+之间特异性结合的特性进行检测;利用了DNAzyme的裂解循环和催化发夹自组装扩增反应起到了信号放大的作用,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制备方法简单,性能稳定,适用于食品、土壤及饮用水中Hg2+的检测;制备过程的工艺成本低,适用于产业化中价廉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58413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20028.X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12Q1/6825 , C12Q1/682 , C12Q1/34 ,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Au@Ag检测UDG的比色生物传感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异性和灵敏度高、成本低、检测速度快的基于比色技术检测UDG的DNA生物传感器,包括:S1链、S2链、S3链,发卡探针H1、H2和H3,核酸内切酶Ⅳ、血红素、Mg2+、buffer、Au@Ag和H2O2;利用最开始形成的稳定三链结构封闭DNAzyme的活性构象,在有UDG存在的情况下产生酶切活性从而产生trigger,trigger进一步打开H1,H1继而打开H2,H2又会将H3打开,从而触发CHA反应,实现纳米材料颜色的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