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17756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423329.1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Cu合金化深冲双相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该钢板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为:C:0.015~0.030%,Si:0:10~0.30%,Mn:0.10~0.30%,Cu:0.40~0.60%,Ni:0.30~0.50%,P≤0.020%,S≤0.0030%,N≤0.0040%,Ti:0.010~0.02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残存杂质元素。该方法是按设计成分进行常规冶炼与浇铸,然后经酸洗冷轧轧至目标厚度,随后在连续退火生产线进行退火,通过控制退火过程中的再结晶与相变,使铁素体晶粒充分再结晶长大与降低固溶碳,获得较高的r值。产品抗拉强度≥390MPa,延伸率≥25%,r≥1.40。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操作可行,能满足汽车覆盖件及对成形性要求较高的复杂结构件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09355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462624.8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22C33/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14 , C21D1/26 , C21D1/74 , C21D8/02 , C21D9/573 , C23G1/08 , C23G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焊接性能优异的高强塑积Q&P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冷轧汽车用钢生产技术领域。该钢板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为:C:0.17~0.21%,Si:1.80~2.20%,Mn:2.10~2.40%,Nb:0.03~0.05%,Ti:0.008~0.020%,Als:0.025~0.045%,P≤0.020%,S≤0.003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残存杂质元素。制备方法包括炼钢、连铸、热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本发明Q&P钢力学性能优异,屈服强度≥600MPa,抗拉强度≥1000MPa,延伸率≥20%,强塑积≥22GPa%。本发明采用较低的配分温度获得高强塑积Q&P钢,对工艺装备要求较低,适合于现有连续退火生产线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894551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311527.9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B21H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减轻车轮立式轧制中辐板拉薄的方法,属于车轮轧制成形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现有车轮立式轧制工艺基础上,在轧制中期车轮扩径速度较大时,通过上下定心辊位置下移,使车轮轮心降低到主辊水平轴线以下20-60mm,促使轧制变形区金属更易于流向辐板,减轻辐板拉薄程度;轧制末期当轮辋内径接近目标值时,上下定心辊位置抬高,使车轮轮心高度与主辊水平轴向保持一致,直至轧制结束。轮心高度的调整通过液压缸控制上下定心辊的位置实现。本发明不但可以减轻辐板拉薄程度提高车轮轧制成形精度,还可以改善轧制咬入条件,防止“轧卡”现象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3983506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29626.X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模拟实验材料组织性能的检测方法,属于材料检测领域。该检测方法是在热模拟实验中,将材料做成长度为L0、直径为d0的圆柱状试样并置于热模拟试验机中,控制试样轴向的温度梯度在中间获得长度为l0的均温区,对均温区进行控制变形和控制冷却,实验后的试样中间部分为鼓形;可将实验后的试样做成金相、拉伸、冲击等检测试样,既可以观察不同工艺条件下材料的组织特性,又可以检测其强度、硬度与塑韧性指标。本发明可以解决热模拟实验后材料强度与塑韧性能测量困难的问题,为材料研究和热加工工艺制定提供一种准确可靠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952626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99364.7
申请日:2014-05-12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贝氏体非调质紧固件用钢性能的调控方法,属于钢的控轧控冷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高线轧制设备制备所述贝氏体非调质紧固件用钢,高线轧制的粗、中和预精轧阶段采用常规轧制温度,精轧阶段采用低温轧制技术,将奥氏体变形温度控制在750℃~900℃,变形量≥40%,变形后控制冷却,控冷分单冷以及分段冷却两种,单冷速度为3℃/s~5℃/s,分段冷却贝氏体相变前采用快冷,快冷速度≥5℃/s,然后以0.5℃/s~2℃/s缓冷。本发明通过参量的调整可实现贝氏体非调质紧固件用钢强度和硬度的在线调控,在不同强度、硬度条件下获得良好的塑性,提高钢的冷加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252433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202762.5
申请日:2013-05-28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难成形半挂车车轴轴头的轧制成形装置和方法,属于钢管热缩径成形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通过轧制时调整轧辊轴向位置,减少轧辊型腔中的变形区数目,降低推轧负荷,防止轧辊型腔外的空心轴坯应力过大而产生的失稳变形,从而可以对难成形轴头进行一次轧制成形。在线调整轧辊轴向位置的关键在于,轧辊两端装有可轴向移动的轴承,并且在非进料侧轴端安装液压机构,液压机构一端安装在轴承座上,另一端安装在与轧辊轴固定连接的凸台上。该发明不但可以进行一般轴头的成形,还可实现难成形轴头的一次轧制成形,从而避免了二次轧制引起的成本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114519B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010550248.7
申请日:2010-11-1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B21K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车车轮预成形方法。该方法在初锻时使用定径环限制轮辋部位金属径向自由流动,强迫轮辋部位的金属沿定径环侧面与上模侧表面、下模侧表面构成的空腔向上、下流动,增加轮辋部位的高度;在终锻过程中,轮辋部位金属在高度方向上大压缩变形,强迫金属充满轮辋模腔。该发明通过初锻时的定径环对轮辋部位的高度方向上的拉长和终锻时在高度方向上的大压缩,提高轮辋部位的金属累积变形量及变形均匀性,从而细化轮辋部位晶粒组织并提高晶粒尺寸的均匀性,提高轮辋的力学性能;由于初锻中定径环的作用,有效抑制由于坯料温度不均或摩擦系数不均等因素造成的偏心;由于终锻中轮辋在高度方向上的大压缩,使得轮辋金属填充型腔质量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601200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58036.6
申请日:2012-03-0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B21D2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材梯温拉深成形方法及设备,属于板材温成形技术领域与专用装备。该成形方法是:在模具闭合前加热压料板和凹模然后将加工好的毛坯放置到模具中,模具闭合后,通过模具和板料间的热传递使板料升温;通过在凹模和压料板与板料的接触面上加工f1mm~f8mm的小孔,使板料和模具单位内接触面积从凹模圆角至凸缘边缘呈上升趋势分布;凸模开始下行,板料冲压成形,开模后取出工件。本发明所提供的板材梯温拉深成形设备通过在和板料接触的模具表面上加工许多f1mm~f8mm的小孔,达到提高板料成形性能的目的。本发明易于实现,并且与板料等温拉深相比,能显著提高板料的成形性能,发挥温度对板料成形性能提高的潜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129673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10423065.X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800MPa级高强塑积Q&P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冷轧汽车用钢生产技术领域。该钢板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为:C:0.38~0.42%,Si:0:10~0.30%,Mn:0.80~1.20%,Al:2.80~3.20%,P≤0.020%,S≤0.0030%,N≤0.006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残存杂质元素。制备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连续退火时将冷轧板加热到830~860℃;随后缓慢冷却至700~730℃;最后以40~60℃/s的冷却速率快冷至350~400℃进行过时效配分处理。本发明Q&P钢板力学性能优异,屈服强度≥480MPa,抗拉强度≥800MPa,延伸率≥25%,n≥0.20,屈强比≤0.75,冷成形性能良好。本发明对工艺装备要求不高,适合于现有连续退火生产线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093552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462624.8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22C33/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14 , C21D1/26 , C21D1/74 , C21D8/02 , C21D9/573 , C23G1/08 , C23G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焊接性能优异的高强塑积Q&P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冷轧汽车用钢生产技术领域。该钢板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为:C:0.17~0.21%,Si:1.80~2.20%,Mn:2.10~2.40%,Nb:0.03~0.05%,Ti:0.008~0.020%,Als:0.025~0.045%,P≤0.020%,S≤0.003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残存杂质元素。制备方法包括炼钢、连铸、热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本发明Q&P钢力学性能优异,屈服强度≥600MPa,抗拉强度≥1000MPa,延伸率≥20%,强塑积≥22GPa%。本发明采用较低的配分温度获得高强塑积Q&P钢,对工艺装备要求较低,适合于现有连续退火生产线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