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0442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50556.9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增加环形闸板的环形滤网系统和阀门,包括阀盖1、闸板2、环形滤网3,环形滤网3上设置滤网孔,环形滤网3的外表面的两端开设榫槽4,闸板2的内部开设榫头5,闸板2的顶部设置吊耳6,闸板2套于环形滤网3的外部,闸板2的榫头5安装在环形滤网3的榫槽4里,闸板2的吊耳6穿过阀盖1并与阀盖1连接。本发明能够在阀芯阀杆系统开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升降闸板来改变环形滤网有效通流面积,进而辅助实现阀门流量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6838509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438507.4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态氨相变冷却式混合动力热管理系统,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喷射器、液氨氢气供给系统、液氨共轨管、燃油共轨管、油箱,液氨氢气供给系统包括液氨储存罐、泵氨系统、分流系统、进出氨系统,燃油共轨管分别连接油箱和喷射器的单向进油口,液氨共轨管分别连接进出氨系统和喷射器的单向进氨口,进出氨系统内布置有进氨管和回氨管,泵氨系统包括液氨储存分流器、低压泵、高压泵,分流系统包括储存罐、进氨控制阀、安全阀、回氨控制阀。本发明一是可有效解决寒冷条件下发动机冷启动问题,二是减小了压缩机的功耗,实现余热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同时本发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氨燃料应用路径,实现一氨三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403849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0232861.8
申请日:2020-03-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563 , H01M10/656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联式可控型动力电池风冷热管理实验系统,包括电池模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换热器、内循环风机、加热器、外循环风机,其组成电池散热模块、制冷模块、风冷内循环模块、风冷外循环模块、环境模拟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电池充放电模块等。本发明为混联式动力电池风冷热管理实验系统,可实现对动力电池热管理实验研究过程的主动控制,混联式风道优化可以提高电池模组的温度均匀性,本发明便于动力电池热管理实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415125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74401.X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液氨‑柴油双燃料一体化喷射器,包括喷射器体、液氨喷射部分、柴油喷射部分,液氨喷射部分、柴油喷射部分位于喷射器体里,液氨喷射部分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增压模块、第一蓄压谐振限流模块、超磁滞电磁控制执行器、相变可控超雾化喷嘴模块,柴油喷射部分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二蓄压谐振限流模块、副增压模块、压力平衡式电磁控制执行器、针阀偏心自调节喷嘴。本发明结合热管理体系,最大效率的保障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为氨等低碳燃料提供了一个可实施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415124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74145.4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双阀协同控制氢气助燃液氨‑柴油双燃料喷射系统,燃油共轨管分别连接电控喷油器和油箱,液氨共轨管分别连接液氨喷射器、进出氨系统,进出氨系统里布置进氨管和回氨管,泵氨系统包括液氨储存分流器、低压泵、高压泵,分流系统包括储存罐、进氨控制阀、安全阀、出氨控制阀,液氨储存罐的出口依次连接低压泵、高压泵、液氨储存分流器、储存罐、进氨控制阀,进氨控制阀通过进氨管连接液氨共轨管,液氨储存罐的进口依次连接回氨控制阀、安全阀,安全阀通过回氨管连接液氨喷射器,液氨储存罐分别连接氢气储存罐和氮气储存罐。本发明为液氨作为燃料应用于发动机中,提供了一个可实施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415124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74415.1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M2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双阀协同控制氨燃料喷射器,包括喷油器体、增压模块、蓄压谐振限流模块、压力平衡式电磁控制执行器、相变可控超雾化喷嘴模块,喷油器体上设置单向进氨口、进油管路,增压模块、蓄压谐振限流模块、压力平衡式电磁控制执行器位于喷油器体里,并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相变可控超雾化喷嘴模块位于压力平衡式电磁控制执行器下方。本发明谐振块通过改变压力波波动的相位,调整波动频率,以及波峰、波谷的对应关系,实现压力波耦合过程的可控。压力平衡式电磁控制执行器结构采用平衡阀控制方式,由于整体泡在高压燃油内,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从而减小了整体阀件的质量,即减小了电磁力需求,又增加了控制相应。
-
公开(公告)号:CN11415124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74132.7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M2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单体泵控制式多阀氨燃料喷射系统,包括电控单体泵、直接控制式氨燃料喷射器、氨共轨管、液氨储氨罐,液氨储氨罐的出口通过低压泵及风机连接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分别连接电控单体泵、直接控制式氨燃料喷射器,液氨储氨罐的进口分别连接溢流阀、安全阀、温度控制器,溢流阀、安全阀分别连接低压泵及风机、温度控制器之间的管路。本发明通过蓄压腔结合谐振块结构,改变压力波波动的相位,调整波动频率,以及波峰、波谷的对应关系,实现压力波耦合过程的可控;将氨燃料高压液态喷入气缸中,实现充分燃烧;喷射过程结合热管理设计,从压力和温度两方面调节,控制氨燃料的相变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1133244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10232848.2
申请日:2020-03-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H21/20 , B63H21/38 , B60L58/26 , B60L58/27 , B60L50/10 , B60L50/40 , B60L50/75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蓄热‑冷却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船舶氨‑电混合动力系统,包括氨燃料发动机、可逆电机、柴发机组、蓄电池、电容、燃料电池、螺旋桨、液氨存储供给装置、变电装置变压装置、船舶主流电网、船舶负载、整船冷却系统、余热系统。本发明能够实现氨燃料发动机与电机的混合推进与柴发机组与储能单元的协调供电,同时实现储能单元与发动机冷能的多级利用,余热系统能够实现多级热能利用并且与冷却系统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403851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32869.4
申请日:2020-03-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35 , H01M10/656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液氨的直冷式动力电池极耳散热系统,包括:电芯、正极耳、负极耳、连接排、直冷板、液氨储存罐、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控制器、制冷电磁阀、喷液电磁阀、热力电磁阀、气液分离器、油气分离器。本发明充分利用液氨汽化潜热大的物理特性,采用直冷式动力电池热管理方式,对电池极耳进行散热,可以大大减小换热接触热阻,提高系统散热效率。本发明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能够大大降低系统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140384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32850.X
申请日:2020-03-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H01M10/656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正压直吹式风冷优化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模组、集气腔、射风孔、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内循环风机、外循环风机,加热器。系统采用正压直吹式射风,冷风在集气腔内温度一致,集气腔内开有射风孔,出风孔正对电芯最大面,可平衡传统风冷温度沿流动方向逐渐积累的效应,提高温度均匀性;压缩机组采用制冷、热旁通、喷液冷却三种回路结合的方式,配合智能控制器,对压缩机组气路各段进行温度、压力主动调节;内循环回路设有加热器,可集成散热和预热功能;电池箱内装有导流板,可减小风阻,增强扰流,强化换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