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氮化镓晶体的方法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44182A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710138204.1

    申请日:2007-07-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29/406 C30B25/183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一种生长氮化镓晶体的方法,包括步骤:在基底基板(U)上部分地形成掩膜(M),其抑制晶体的外延生长;通过气相淀积,在上面形成了掩膜(M)的基底基板(U)上外延生长晶体,其中在外延生长晶体的步骤中,晶体是在第一生长条件下生长的,其中以μm/h为单位表述的生长速率Vj和以绝对温度表述的生长温度T被表示为(a1/T+b1)<Vj<(a2/T+b2),其中使用系数a1=-4.39×105,b1=3.87×102,a2=-7.36×105和b2=7.37×102。这样,晶体中的位错密度减小。

    氮化物单晶和其生产方法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21584A

    公开(公告)日:2006-01-18

    申请号:CN200410069892.7

    申请日:2004-07-15

    Abstract: 一种生产氮化物单晶的方法包括在氮化物晶体(11)的表面上形成含有稀土元素的化合物的材料运输介质层(12)的步骤和和使种晶(13)、和材料运输介质层(12)接触在种晶(13)上生长氮化物单晶(14)的步骤。材料运输介质层(12)包含稀土元素的化合物和选自由铝化合物、碱土化合物和过渡金属化合物组成的组中至少一种化合物。用这个生产方法,得到晶体尺寸至少为10mm的大的氮化物单晶。

    半导体发光装置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94272A

    公开(公告)日:2005-11-09

    申请号:CN200510066894.5

    申请日:2005-04-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半导体发光装置,其中在活性层中自发电场的产生减小,从而能够提高亮度。半导体发光装置(1)装备有n-类型包层(3);安置在n-类型包层(3)上的p-类型包层(7);以及由氮化物构成并安置在n-类型包层(3)与p-类型包层(7)之间的活性层(5),其中其特征在于通过正交于n-类型包层(3)和活性层(5)之间的界面的轴与活性层(5)的c-轴形成角度,以及通过正交于活性层(5)和p-类型包层(7)之间的界面的轴与活性层(5)的c-轴形成的角度,每个所述角度都大于零。

    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单晶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5515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80080797.3

    申请日:2022-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单晶基板,其具有圆形的主表面,上述主表面具有定位边或者凹槽,并且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一基准线,上述第一区域比第一假想线更靠内侧,上述第一假想线穿过从外周向内侧离开5mm的位置,上述第一基准线为从主表面的中心朝向定位边或者凹槽的方向上的、从主表面的中心延伸至第一假想线的假想线段,在合计九处测定点测量粒径为0.079μm以上的颗粒的个数并计算出的上述个数的标准偏差和平均值满足标准偏差/平均值≤0.9的关系,上述合计九处测定点为:主表面的中心这一处;相对于第一基准线分别具有0度、90度、180度以及270度的角度并从上述中心延伸至第一假想线的四条假想线段的中点这四处;相对于第一基准线分别具有45度、135度、225度以及315度的角度并从上述中心延伸至第一假想线的四条假想线段的终端点这四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