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隧一体防落石柔性钢网明洞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2688907U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20261468.2

    申请日:2012-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隧一体防落石柔性钢网明洞结构。山区内一般山坡陡峭、场地狭窄,不具备接长隧道洞门设置防落石结构的条件,受洞口工程条件的限制,桥台进洞或桥隧相邻现象较为常见,常用洞门结构不能适用。本实用新型设置多榀外罩在桥梁本体结构上方、与线路方向垂直的钢拱架,每榀钢拱架之间设置沿线路方向的钢绞线,钢绞线上方设置覆盖钢拱架及钢绞线的环形网,环形网的上方设置与环形网密贴的格栅网,相邻两榀钢拱架底部之间设置交叉撑杆。本实用新型制作安装方便,可以与桥梁设为一体,抗冲击能力强,强度大、重量轻、美观,而且能够将外界环境与行车环境的相对隔离,从而使洞内环境和外界互不影响。

    一种便于清理的排水管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559523U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21282569.7

    申请日:2024-06-05

    Abstract: 一种便于清理的排水管,包括管体、主轴、螺旋输送杆、支撑件、粉碎机构、清理机构和过滤机构;支撑件设置在管体内,主轴设置在支撑件上,过滤机构设置在管体的内侧壁,且过滤机构套设在主轴外侧,螺旋输送杆、粉碎机构和清理机构均设置在主轴上,粉碎机构用于粉碎过滤机构一侧的堵塞物,清理机构位于过滤机构的另一侧,用于清理过滤机构。本实用新型中的撞击球和粉碎刀在隧道水流运输系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们能够有效地对较大的杂质进行破碎处理,保证了水流运输,避免了管体因较大杂质堵塞的情况发生。

    一种快速搭接的瓦楞型隧道防、排水板

    公开(公告)号:CN213899008U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22445863.3

    申请日:2020-1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搭接的瓦楞型隧道防、排水板,所述防、排水板的板体面向衬砌的一面为衬砌侧,呈平面结构,面向围岩的一面为围岩侧,该面间隔设置有条形的凸棱,凸棱之间形成条形的导流槽;板体一端的连接部设置有凸起的公扣,另一端的连接部设置有内凹的母扣,公扣和母扣分别位于板体的两面,彼此插接实现连接。本实用新型为围岩中地下水的排出提供了流动路径,加快了排出速度;瓦楞型结构增加防、排水板强度,不易被刺破,强度较高;采用将公扣直接卡入母扣的卡扣搭接形式,将现有技术先布置热熔垫块,再用电热压焊器进行焊接的施工工艺简化为直接利用公扣卡入母扣的搭接方式,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防水性能。

    一种软土富水大断面隧道群下穿构筑物的加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605199U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21049055.1

    申请日:2018-0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土富水大断面隧道群下穿构筑物的加固结构,包括隧道上方既有构筑物和其下方的暗挖隧道洞群结构;隧道上方既有构筑物两侧的暗挖隧道端部施做有横向成排的垂直地层加固柔性桩,垂直地层加固柔性桩的加固宽度延伸到隧道开挖线外一定距离;隧道上方既有构筑物底部设置有水平的托底管棚;暗挖隧道两侧和拱顶设置有水平地层加固止水桩,端部与垂直地层加固柔性桩搭接;暗挖隧道外圈设置有暗挖超前管棚。本实用新型在软土及饱和富水地层中施工方便、防漏水性强,有利于暗挖隧道的安全施工,同时对控制隧道上方构筑物的沉降变形也十分有效,可以保证构筑物的正常使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大变形围岩条件下隧道的消能支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439059U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20022522.0

    申请日:2017-0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大变形围岩条件下隧道的消能支护结构。大变形围岩条件下隧道通常表现为围岩变形量大,容易发生坍塌等安全事故。本实用新型包括隧道开挖轮廓线内的钢拱架,钢拱架的节段之间设置有受压阻尼器;隧道围岩内环周设置有多个受拉锚杆,受拉锚杆端部通过受拉阻尼器固定于钢拱架的翼缘。在钢拱架容易产生变形、错台、扭曲等不利情况下,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受拉锚杆、受压阻尼器和受拉阻尼器与钢拱架的共同作用,在围岩压力释放的初期,达到边放边扛的效果,在围岩压力释放到一定程度后达到增加钢拱架自身刚度的效果,确保隧道安全,并满足净空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