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4028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47638.4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M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M1/307
Abstract: 一种工字型接触轨绝缘支撑装置,由绝缘体、连接板、上卡爪和下卡爪构成,所述连接板固定在绝缘体的左端面上,所述上卡爪和下卡爪对称固定在绝缘体的右端面上,且上卡爪和下卡爪上的卡槽相对设置;所述绝缘体呈圆柱形,且其左端面上具有环状伞裙。本发明在保证机械、绝缘性能前提下,满足小限界安装要求,并且施工安装便捷、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5909034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425613.9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电工保定制品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总公司
IPC: E04H1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化铁路技术,具体而言,涉及气密式防腐接触网钢管支柱及其制备方法。该钢管支柱柱体的顶端密封固定有第一法兰盘,第一法兰盘可拆卸式密封连接密封盖,密封盖上设置两个气嘴,气嘴上设置密闭阀门;柱体的底端密封固定有镀锌板,镀锌板上设置排液孔,排液孔小于钢管支柱的横截面内径,排液孔配有密封板。本发明将待镀锌钢管支柱的两端设置密封盖、密封板,热浸镀锌完成后,通过将内部空气抽出并充入氮气或不与锌、铁发生氧化反应的气体,以达到降低内部氧气及水分含量,极大降低其内部氧化速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89802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80164.9
申请日:2015-05-2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高压全电缆贯通线路的在线故障定位系统和方法。其中的系统包括:系统主站和分布式设置在线路沿线的多个采集终端;所述采集终端,采集并存储工频电压和行波数据;当所采集的工频电压小于预设的电压阀值时,将当前时刻前后2个周波的工频电压和行波数据锁定并通过远动通道发送给所述系统主站;所述系统主站,根据各个采集终端发送的工频电压和行波数据确定故障位置。通过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高速铁路高压全电缆贯通线路的在线故障定位系统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高速铁路全电缆贯通线路在线故障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95679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55304.1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善乐 , 秦建伟 , 孔勇 , 魏宏伟 , 于素芬 , 张鹏 , 胡祥杰 , 王爱竟 , 赵常伟 , 武帅 , 李乾 , 崔敬轩 , 杨康 , 闫旭阳 , 盛亚鸣 , 王春新 , 董鸽 , 刘博阳 , 姜博 , 曾维 , 郭培峰 , 彭博 , 伊金浩
IPC: B60M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双承力索吊弦线夹,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线夹主片、线夹副片以及固定装置,所述线夹主片设置在承力索的下方;所述线夹副片设置在所述承力索的下方,所述线夹副片与所述线夹主片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线夹副片与所述线夹主片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线夹主片与所述线夹副片上,所述固定装置用于与承力索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线夹主片与线夹副片并将其固定连接,替换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的螺纹副连接固定,有效的降低了维护保养频次。
-
公开(公告)号:CN11609390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310261633.7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牵引供电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备自投动作信息和第二备自投动作信息;根据第一备自投动作信息和第二备自投动作信息确定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牵引变电所的主供电源进线断路器、第一牵引变电所的联络线电源进线断路器、第二牵引变电所的主供电源进线断路器和第二牵引变电所的联络线电源进线断路器的实际开关情况;根据第一信息判断第一牵引变电所与第二牵引变电所所有的进线断路器闭合情况,得到判断结果;根据判断结果设置合环闭锁或合环保护对第一牵引变电所和第二牵引变电所的进线合环进行保护,本发明实现了“手拉手”牵引变电所的电网合环闭锁与合环加速保护的设置,提高了“手拉手”牵引变电所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7038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58331.4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机车的卫星定位完好性实时判别方法及装置,涉及综合铁路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根据第一信息求解双机状态一致性判别模型得到第一判别结果;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构建间距一致性判别模型,求解间距一致性判别模型得到第二判别结果;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三信息构建速度一致性判别模型,求解速度一致性判别模型得到第三判别结果;若第三判别结果中的速度大小一致性结果和运行方向一致性结果均满足预设条件,则判定当前时刻卫星定位完好性正常。本发明基于前侧接收机、后侧接收机与速度传感器的采集数据,设计了定位状态一致性、接收机间距一致性与速度一致性等准则,性能可靠且易于运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88086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75690.3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控制系统网络流量无线监测方法及相关装置,涉及工业控制网络监控技术领域,包括从工控子网交换机监听端口实时获取网络数据包,将网络数据包的发送时序重组得到应用层报文;根据多种类别的工控协议规范解析应用层报文,以生成元信息序列;实时监测元信息序列的报文流量,并利用预设的规则库判断元信息序列中是否存在协议异常,得到协议异常识别结果;利用自适应阈值法判断元信息序列中是否存在负载异常,得到负载异常识别结果;将报文流量的监测结果进行图形展示,并基于协议异常识别结果和负载异常识别结果发送报警信息;本发明可实时检测网络流量并识别网络异常事件,有效保障工控系统网络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8421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36730.6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L23/14 , B61L27/70 , B61L15/00 , B61L25/02 , B61L21/06 , H04W4/029 , H04W4/021 , H04W4/42 , H04W4/44 , H04L67/52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融合UWB定位通信的车地协同自动退行系统和方法,涉及铁路技术领域,包括区域控制器、UWB单元、车载ATO、车载ATP和联锁主机。区域控制器和联锁主机均安装在车站设备室,连接线路骨干网;UWB单元包括UWB服务器、UWB基站、UWB发送模块和UWB接收模块,UWB基站安装在车站站台轨行区;UWB发送模块和UWB接收模块均安装在列车内部,通过数据总线与车载ATO和车载ATP互相连接;UWB服务器连接线路骨干网;车载ATO和车载ATP安装在列车内部。在列车与区域控制器通信异常中断的情况下,本发明通过UWB单元建立列车与区域控制器的通信连接,实现列车退行控制,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3441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458298.6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善乐 , 秦建伟 , 孔勇 , 张鹏 , 胡祥杰 , 王春新 , 王爱竟 , 武帅 , 董鸽 , 刘博阳 , 闫旭阳 , 杨康 , 李乾 , 曾维 , 姜博 , 盛亚鸣 , 崔敬轩 , 郭培锋 , 彭博 , 伊金浩 , 汪吉健 , 魏宏伟 , 于素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绝缘子,包括:芯棒、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和硅胶伞裙;所述上连接件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芯棒的上端固定在第一凹槽内;所述下连接件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芯棒的下端固定在第二凹槽内;在芯棒的外表面上,上连接件的底面与下连接件的顶面之间形成环向槽;所述硅胶伞裙的中部具有通孔,通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环向槽相匹配的凸块;所述硅胶伞裙套接在上连接件的下部、芯棒和下连接件的上部的外侧,且其凸块卡接在环向槽内。应用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瓷绝缘子整体重量较重,容易发生瓷件破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6115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42791.9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控制系统入侵防御效果的评估系统及方法,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主控机、攻击发生器、攻击机与入侵检测设备;所述主控机用于控制整个评估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发送攻击强度的控制指令、评估攻击效果与采集目标机状态;接收控制指令的攻击发生器,所述攻击发生器根据强度控制指令生成用于攻击目标的数据包;接收数据包的攻击机,所述攻击机利用数据包攻击工业控制系统中的目标机;入侵检测设备,所述入侵检测设备与工业控制系统交换机连接,用于检测网络中的攻击事件并生成感知强度,本发明用于解决当前的评估方法主要为离线式评估,评价指标不够精准,主观性较强,缺乏系统化的入侵防御效果评估框架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