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铁路高压全电缆贯通线路的在线故障定位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802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80164.9

    申请日:2015-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高压全电缆贯通线路的在线故障定位系统和方法。其中的系统包括:系统主站和分布式设置在线路沿线的多个采集终端;所述采集终端,采集并存储工频电压和行波数据;当所采集的工频电压小于预设的电压阀值时,将当前时刻前后2个周波的工频电压和行波数据锁定并通过远动通道发送给所述系统主站;所述系统主站,根据各个采集终端发送的工频电压和行波数据确定故障位置。通过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高速铁路高压全电缆贯通线路的在线故障定位系统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高速铁路全电缆贯通线路在线故障定位。

    一种变电所进线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09390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310261633.7

    申请日:2023-03-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牵引供电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备自投动作信息和第二备自投动作信息;根据第一备自投动作信息和第二备自投动作信息确定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牵引变电所的主供电源进线断路器、第一牵引变电所的联络线电源进线断路器、第二牵引变电所的主供电源进线断路器和第二牵引变电所的联络线电源进线断路器的实际开关情况;根据第一信息判断第一牵引变电所与第二牵引变电所所有的进线断路器闭合情况,得到判断结果;根据判断结果设置合环闭锁或合环保护对第一牵引变电所和第二牵引变电所的进线合环进行保护,本发明实现了“手拉手”牵引变电所的电网合环闭锁与合环加速保护的设置,提高了“手拉手”牵引变电所运行的安全性。

    一种铁路机车的卫星定位完好性实时判别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7038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58331.4

    申请日:2024-0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机车的卫星定位完好性实时判别方法及装置,涉及综合铁路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根据第一信息求解双机状态一致性判别模型得到第一判别结果;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构建间距一致性判别模型,求解间距一致性判别模型得到第二判别结果;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三信息构建速度一致性判别模型,求解速度一致性判别模型得到第三判别结果;若第三判别结果中的速度大小一致性结果和运行方向一致性结果均满足预设条件,则判定当前时刻卫星定位完好性正常。本发明基于前侧接收机、后侧接收机与速度传感器的采集数据,设计了定位状态一致性、接收机间距一致性与速度一致性等准则,性能可靠且易于运用。

    一种工业控制系统网络流量无线监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88086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75690.3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控制系统网络流量无线监测方法及相关装置,涉及工业控制网络监控技术领域,包括从工控子网交换机监听端口实时获取网络数据包,将网络数据包的发送时序重组得到应用层报文;根据多种类别的工控协议规范解析应用层报文,以生成元信息序列;实时监测元信息序列的报文流量,并利用预设的规则库判断元信息序列中是否存在协议异常,得到协议异常识别结果;利用自适应阈值法判断元信息序列中是否存在负载异常,得到负载异常识别结果;将报文流量的监测结果进行图形展示,并基于协议异常识别结果和负载异常识别结果发送报警信息;本发明可实时检测网络流量并识别网络异常事件,有效保障工控系统网络安全。

    一种工业控制系统入侵防御效果的评估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6115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42791.9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控制系统入侵防御效果的评估系统及方法,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主控机、攻击发生器、攻击机与入侵检测设备;所述主控机用于控制整个评估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发送攻击强度的控制指令、评估攻击效果与采集目标机状态;接收控制指令的攻击发生器,所述攻击发生器根据强度控制指令生成用于攻击目标的数据包;接收数据包的攻击机,所述攻击机利用数据包攻击工业控制系统中的目标机;入侵检测设备,所述入侵检测设备与工业控制系统交换机连接,用于检测网络中的攻击事件并生成感知强度,本发明用于解决当前的评估方法主要为离线式评估,评价指标不够精准,主观性较强,缺乏系统化的入侵防御效果评估框架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