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05690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1711438441.X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靴型基座拱形结构无仰拱型衬砌,减小甚至消除地下水对隧道衬砌底部结构的作用,有效解决岩溶或地下水发育地区隧道仰拱上浮变形或隧底结构开裂破坏的问题,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的稳定及安全性。拱墙二次衬砌结构两侧边墙底部设置与之固结为一体的基座,基座断面为具有靴内空腔的靴型结构,基座作为拱墙二次衬砌结构的承载结构,靴内空腔作为隧道纵向排水通道。两侧所述基座之间设置填筑于隧底开挖表之上的透水性级配碎石基层。排水系统包括拱墙范围排水系统及隧底排水系统、拱墙范围排水系统、隧底排水系统与靴内空腔相连通。(56)对比文件刘泽敏;吕诗辉;宋金涛.中小型隧洞混凝土衬砌地下水处理方式的技术.云南水力发电.2017,(第02期),147-148.张学明;周立杰;廖春泉;王芳.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的控制.西南公路.2008,(第01期),31-34.
-
公开(公告)号:CN115680695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919200.1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D9/14
Abstract: 一种高地应力软岩地层隧道大变形控制系统及施工方法,以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能力,解决高地应力软岩地层隧道大变形控制难、工程投资大、施工效率低等技术难题,同时需具有普遍适用性、施工便捷性、良好经济性等特点。隧道大变形控制系统包括岩体主动剥离区、表层支护和锚注系统,表层支护施作于隧道洞壁上,岩体主动剥离区位于表层支护与围岩深部承载区之间,该区内沿隧道纵向或径向布设岩体挖除孔动态主动消除岩体主动剥离区内一定量岩体扩容体积。锚注系统施作于岩体主动剥离区,将其加固转化为隧道周边加固区,且与表层支护联合控制围岩深部承载区的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481766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65239.8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四川华控智能交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6/904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大隧道施工交通地图显示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认获取到在GIS地图显示隧道施工交通网络中车辆运行信息的指令信息时,获取隧道施工交通网络的CAD格式地图数据;将CAD格式地图数据转换成GIS地图数据,在显示界面显示GIS地图数据;实时获取隧道施工交通网络中的车辆运行数据,在GIS地图数据上显示车辆运行信息。应用本发明的长大隧道施工交通地图显示方法可直观的让用户获知各个车辆的运行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261310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57356.7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隧道底鼓段隧底荷载的计算方法,为合理确定整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使整治措施更为合理、经济和有效。按如下步骤进行:①确定衬砌结构计算力学模型,对底鼓段隧道衬砌荷载分布进行修正,除拱墙承受围岩荷载外,仰拱承受均布荷载,方向竖直向上;②确定计算所需要的基本参数,包括围岩重度、围岩级别、开挖跨度、侧压力系数、围岩弹性抗力,根据相关规范和地勘成果合理确定;③计算拱墙衬砌受承受的荷载;④建立结构计算模型;⑤计算不同围岩级别、跨度、矢跨比和厚度工况下,仰拱最大底鼓量;⑥拟合得到仰拱最大底鼓量计算公式;⑦得到底鼓段隧底荷载计算公式如下:
-
公开(公告)号:CN111016559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911402052.0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黎旭 , 陶伟明 , 汪辉武 , 匡亮 , 郑长青 , 周路军 , 粟威 , 曹彧 , 朱勇 , 杨翔 , 方钱宝 , 孙其清 , 陈锡武 , 焦康杰 , 吴林 , 唐思聪 , 肖辉 , 王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公铁两用车进行特长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的方法,事故列车驶入紧急救援站,救援列车运输至少一辆公铁合用摆渡车至隧道洞口并脱离所述公铁合用摆渡车,所述公铁合用摆渡车采用铁路模式沿正线隧道行驶,行驶至所述紧急救援站外转换为公路模式,通过横通道驶入安全隧道,到达被困人员待避区域附近,所述公铁合用摆渡车运输被困人员至所述洞口并连接于所述救援列车,所述救援列车驶出事故区域,完成救援疏散。在特长隧道内空气流动性低,造成空气氧气含量消耗快,人员行动困难,采用所述公铁合用摆渡车避免了旅客长距离行进,保证疏散的有效性,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59750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25502.4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参考椭球面的铁路中线测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铁路线路的起点信息、终点信息和各交点信息;S2:利用几何分析法计算曲线综合要素;S3:根据曲线综合要素计算曲线各主点里程;S4:比较各测点的里程与曲线各主点里程的数值大小,确定各测点的所属线段;S5:计算各测点的椭球面坐标;S6:根据各测点的椭球面坐标进行铁路中线测设。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直接使用铁路中线各点在参考椭球上的经纬度进行测设,可使得测量计算结果无投影变形或变形达到最小。而且参考椭球面上计算得到的数据可以根据各种投影法则得到各种投影面上的结果,使计算数据具复用性和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56754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62620.8
申请日:2020-04-0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D9/14 , E21D11/10 , E21F17/103 , E21D11/38 , E21F16/02
Abstract: 一种左右分隔隧道辅助坑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提高单一辅助坑道运营期间使用率,减少救援站段辅助坑道数量,从而解决复杂艰险山区辅助坑道选址困难的问题,同时减小工程规模,降低工程造价。隧道辅助坑道的衬砌结构由拱墙初期支护结构、拱墙模筑衬砌结构和底板结构构成,隧道辅助坑道内设置将其断面左右分隔成人员疏散通道、排烟通道的钢筋混凝土竖向分隔墙,该钢筋混凝土竖向分隔墙的上端与拱墙模筑衬砌结构拱顶部固结,下端与底板结构固结。钢筋混凝土竖向分隔墙的纵向施工缝处埋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
-
公开(公告)号:CN111396088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90872.1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变形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约束桩、用于控制隧底变形的整体式结构及施工方法,其中约束桩包括钢管和若干主筋,钢管和主筋的轴向均沿约束桩延伸方向设置,若干主筋分布固定在钢管外侧;施工隧道时,依次进行仰拱初支、仰拱二衬及仰拱填充施工,其中仰拱二衬与仰拱填充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通过约束桩将仰拱结构与隧道底部紧密连接,防止仰拱上浮,约束变形。本发明一方面将原仰拱填充与仰拱二衬结构合为整体,都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从内部条件增强了仰拱结构的刚度和抗裂性能;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约束桩连接仰拱与隧道底部,抵抗下部应力,从外部条件增加了仰拱结构的抗拔能力,并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降低隧底变形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1655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402052.0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黎旭 , 陶伟明 , 汪辉武 , 匡亮 , 郑长青 , 周路军 , 粟威 , 曹彧 , 朱勇 , 杨翔 , 方钱宝 , 孙其清 , 陈锡武 , 焦康杰 , 吴林 , 唐思聪 , 肖辉 , 王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公铁两用车进行特长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的方法,事故列车驶入紧急救援站,救援列车运输至少一辆公铁合用摆渡车至隧道洞口并脱离所述公铁合用摆渡车,所述公铁合用摆渡车采用铁路模式沿正线隧道行驶,行驶至所述紧急救援站外转换为公路模式,通过横通道驶入安全隧道,到达被困人员待避区域附近,所述公铁合用摆渡车运输被困人员至所述洞口并连接于所述救援列车,所述救援列车驶出事故区域,完成救援疏散。在特长隧道内空气流动性低,造成空气氧气含量消耗快,人员行动困难,采用所述公铁合用摆渡车避免了旅客长距离行进,保证疏散的有效性,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886883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32934.X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断面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包括第一导坑支护结构、第二导坑支护结构、第一侧墙结构、第二侧墙结构、主洞上部上台阶支护结构、主洞上部中台阶支护结构和主洞下部支护结构,沿隧道的纵向,第一导坑、第二导坑均与隧道断面部分重叠,第一侧墙结构设置于第一导坑内,第一侧墙结构位于隧道断面外,第二侧墙结构设置于第二导坑内,第二侧墙结构位于隧道断面外。该大断面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具有能防止隧道侧向变形、底部隆起变形,保证隧道后期衬砌质量,且能够有效控制大跨段、大断面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风险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