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92225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206608.6
申请日:2011-07-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40/00 , B82Y30/00 , C01B32/186 , C01B2204/0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具有原子级平整度解理面的绝缘基底上生长石墨烯纳米带的方法,属于低维材料和新材料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解理绝缘基底得到具有原子级平整度的解理面并制备单原子层台阶;第二步以具有规则单原子台阶的绝缘基底直接生长石墨烯纳米带。本发明利用了石墨烯在原子台阶和平整解理面上成核功不同的特点,通过调节温度、压强、活性碳原子过饱和度等条件使石墨烯仅沿台阶边缘生长,生长成为尺寸可调的石墨烯纳米带。主要应用于新型石墨烯光电器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353911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254095.6
申请日:2011-08-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R33/035 , G01R15/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扰动补偿的环境场下高灵敏度磁测量装置及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由第二积分器、低通滤波器、第二反馈电阻和反馈线圈构成的第二反馈支路和基于该支路形成的第二磁通锁定环路,实现环境磁场低频扰动补偿。基于该方法构建的超导磁传感器可同时实现对环境场的高通响应频率特性和对电路噪声的低通响应频率特性,保证在不影响微弱信号测量的前提条件下,抑制环境场扰动对SQUID磁测量的影响,避免溢出现象发生。该方法基于超导磁传感器,适用于待测磁场信号频率高于环境场扰动频段(直流-30Hz)的应用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1993065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593157.1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规模化制备石墨烯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氧化石墨均匀剥离成氧化石墨烯悬浮溶液,然后,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包括喷雾热解干燥和喷雾冷冻干燥,使氧化石墨烯溶液雾化后去除溶剂得到氧化石墨烯粉体,最后采用无膨胀热处理氧化石墨烯得到无团聚石墨烯粉体。喷雾技术的连续制备过程以及无膨胀热处理过程保证了石墨烯粉体的规模化制备。所制备的石墨烯粉体,包括中间产物氧化石墨烯粉体,没有团聚,在溶剂中分散性能好。其应用领域包括作为填料制备高强度复合材料、导电复合材料、新型气密性和阻燃性复合材料以及新型纳米器件等。
-
公开(公告)号:CN105137374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410242678.0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分辨率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将被检样品放置于磁场梯度源与纳米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的作用范围内;采用静磁场源对被检样品施加静磁场,采用射频源对所述被检样品施加核磁共振射频脉冲以激发所述被检样品使其发生核磁共振;采用所述纳米超导量子干涉器件与被检样品直接耦合以探测所述被检样品产生的核磁共振波谱信号;根据探测得到的核磁共振波谱信号与磁场梯度源的空间分布信息建立被检样品的图像。本发明利用纳米超导量子干涉器件作为探测器,可实现纳米级别分辨率的磁共振成像,测量不会受到振动和电场信号的干扰,样品可与探测器直接近距离耦合,成像范围加大,且可以在强磁场条件下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4928649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510189745.1
申请日:2015-04-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25/186 , C01B32/186 , C22F1/08 , C23C14/165 , C23C14/35 , C23C14/5806 , C23C16/0227 , C23C16/0281 , C23C16/26 , C23C16/455 , C23F17/00 , C25D3/12 , C25D5/34 , C25D5/50 , C25D7/0614 , C25F3/22 , C30B25/12 , C30B25/165 , C30B2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局域供碳装置及局域供碳制备晶圆级石墨烯单晶的方法,方法包括:提供局域供碳装置;制备镍铜合金衬底,将镍铜合金衬底置于局域供碳装置内;将放置有镍铜合金衬底的局域供碳装置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系统的腔室中,在局域供碳装置中通入气态碳源,从而在镍铜合金衬底上生长石墨烯单晶。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石墨烯晶畴结晶性好,制备条件简单、成本低,生长所需条件参数的窗口较宽、重复性好,为晶圆级石墨烯单晶在石墨烯器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基础。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943513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410189194.4
申请日:2014-05-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336 , H01L21/28 , H01L21/2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衬底上制备石墨烯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1)提供一柔性衬底,将所述柔性衬底粘附至一硬性衬底,并在所述柔性衬底上形成石墨烯导电沟道;2)采用电子束曝光图形化形成源、漏电极图形,沉积金属并剥离在所述石墨烯导电沟道的两端形成源、漏金属电极;3)采用低温沉积工艺在步骤2)获得的结构表面沉积形成栅介质层;4)刻蚀所述栅介质层暴露出石墨烯导电沟道两端的源、漏金属电极;5)采用电子束曝光图形化形成栅电极图形,沉积金属并剥离在所述石墨烯导电沟道之间的栅介质层上形成栅电极;6)形成接触电极;7)将柔性衬底从所述硬性衬底上揭下来。
-
公开(公告)号:CN105070347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510504332.8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石墨烯作为接触电极的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以石墨烯作为接触电极的器件结构技术领域,以干法转移的方法形成h‑BN—石墨烯—超导/半导体材料—h‑BN的新型器件结构,可以避免湿法转移工艺及图形化刻蚀、金属沉积工艺等对材料晶格造成的污染与破坏;以h‑BN作为衬底及封装层,有利于维持石墨烯载流子迁移率,并保护器件避免吸附空气中的O2、H2O及微粒,以提高器件电学性能;此外采用石墨烯作为接触电极,沉积金属与石墨烯截面形成一维的线接触,将大大降低超导/半导体器件的接触电阻。
-
公开(公告)号:CN104894639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510316129.8
申请日:2015-06-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20 , H01L21/324 , C30B25/02
Abstract: 本发明的基于石墨烯场效应管微区加热的原位材料生长的方法,包括步骤:首先,制备基于石墨烯的场效应管,所述石墨烯具有窄边微区结构,所述场效应管的背面设置有背栅;然后,在所述石墨烯两端的电极之间加电压源或电流源,通过调节背栅电压来调制所述窄边微区结构的电阻,使所述窄边微区结构产生高温;接着,通入反应源,调节背栅电压,使石墨烯加热到材料生长需要的温度,实现石墨烯微区加热的原位材料生长。本发明基于石墨烯场效应管的微区加热原位生长材料方法操作简单,可以实现基于不同尺寸的微区高温加热的前提下,原位生长半导体材料,材料生长区域形状可控。另外,微区加热原位生长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与现有的MOS工艺兼容,便于大规模阵列及图形化制备,均匀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02506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52773.X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43/065 , H01L39/12 , H01L39/126 , H01L43/04 , H01L43/10 , H01L4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量子霍尔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1)提供一衬底,在所述衬底表面形成第一超导薄膜层;2)在所述第一超导薄膜层表面覆盖第一介电薄膜层;3)然后在所述第一介电薄膜层表面形成具有预设图形的石墨烯层或半导体薄膜层;4)在所述步骤3)形成的结构表面自下而上依次形成第二介电薄膜层和第二超导薄膜层;5)在所述衬底表面形成金属电极,所述金属电极与石墨烯层或半导体薄膜层接触。本发明基于二维材料和微电子加工工艺,在该器件中采用两层超导薄膜,利用超导材料对磁场的屏蔽特性,控制作用于器件的磁场大小,当超导薄膜较薄时,屏蔽部分外加磁场,剩余的磁力线形成周期磁场作用于超导薄膜,使其工作在正常态向超导态转变的区间,形成量子器件,在实现量子器件高速低功耗的同时,降低器件制备的技术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779964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345428.9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蒸气辅助快速生长少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制备铜镍合金衬底;然后提供一金属片,将所述铜镍合金衬底和金属片进行清洗后置于化学气相沉积腔室内,其中,所述金属片位于所述铜镍合金衬底表面上方预设距离处;最后往所述化学气相沉积腔室内通入Ar和CH4的混合气氛,并且设置在一定压强和温度下,在所述铜镍合金上生长获得少层石墨烯。本发明利用高温下金属片产生的大量金属蒸气,在铜镍合金衬底表面形成一层富金属层,同时利用铜镍合金快速生长高质量石墨烯的特点,通过调节优化生长参数,达到快速生长层数可控石墨烯的目的。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可重复性好,为双层石墨烯在光电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和工业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
-
-
-
-
-
-
-
-